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文在鲁迅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文学归属、文体特点、文体选择等方面对近十五年的鲁迅杂文文体研究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2.
从“杂感”到“杂文”——鲁迅杂文的文体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鲁迅杂文的创作动机和现实环境影响出发,从体制、内容、表现、风格等方面分析鲁迅杂文的文体属性及特征,提出了鲁迅杂文作为新型的文学体裁的文体依据  相似文献   

3.
鲁迅曾以文体改革大师的宏伟气魄,冲破传统美学观念和文学教科书偏见的束缚,踏着先人的足迹勇敢地开拓杂文领域,为杂文“侵入高尚的文学楼台”立下丰功伟绩。鲁迅的伟大人格、硬骨头精神、深邃思想、强烈忧愤、崇高情怀、渊博知识、精湛艺术。都凝聚在杂文里,形成了严峻的战斗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创造性地建构起一座垂范后世的杂文丰碑;并且率领一批锐意创新、勇于进取的作家开辟了广阔的杂文新天地。田仲济步入杂文领域正是现代杂文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的30年代初期,这时鲁迅的杂文创作亦发展到了极高层次。田仲济不仅“喜欢起杂文来,尤其是鲁迅的杂文”,认为鲁迅“杂文的内容是那么丰富,光芒是那么灿烂”;并且也“逐渐明白了写杂文的素养要求各方  相似文献   

4.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是鲁迅使杂文成为独立于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之外的新型文体。然而对于鲁迅杂文艺术本质的界定,至今仍是一个严峻的命题。杂文究竟算不算“创作”?能不能进入“文艺之林”?实际的情形是,杂文这种文体早已随着鲁迅的名字而理直气壮地“...  相似文献   

5.
现代传媒与鲁迅杂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以来逐渐兴盛的报刊杂志等现代传媒 ,为鲁迅杂文提供了最便捷最有效的生长空间。由于现代杂文同报刊杂志等现代传媒的广泛而密切的依存关系 ,决定了杂文的报刊文件性质 ,从而让鲁迅以独具创造性的文体形式与表现风格 ,确立、发展了现代杂文文体 ,并使之达到成熟。于是 ,现代杂文因为鲁迅的执着探索和不断实践 ,以审美的艺术形式直指人心 ,成为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著名品牌  相似文献   

6.
鲁迅杂文无论是写作目的 ,还是“诗史”性的思想与情感的表达 ;无论是“类型”形象的创造 ,还是总体的艺术风格 ,以及一贯性的文体意识 ,都呈现出显明的整体性。本文从内容和艺术两个方面 ,论述了鲁迅杂文的整体性特征。并指出这种整体性 ,不但是鲁迅杂文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殊规范之一 ,而且也是鲁迅杂文之所以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关于鲁迅杂文文体研究的学术论文较多,本文试从鲁迅杂文的艺术渊源角度,另辟蹊径,进行比较分析,论证鲁迅的杂文扎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沃土上;取法和借鉴外国文学的艺术经验;在现实斗争中萌发、成长与发展壮大,从而开辟了一种中国文学的特殊文体:杂文。  相似文献   

8.
世纪末的杂言:2000年中国杂文关键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人在经历了耻辱与血泪、光荣与梦想之后 ,走进了世纪之末 ,中国杂文在走过了辉煌———消沉、沉寂———繁荣之后 ,来到了世纪之末。处于世纪更替之际的杂文创作一方面令人感到欣慰 :由鲁迅开创的这一现代文体 ,继续顽强地表现着自己的精神和风骨。一方面又让人为之忧虑 :杂文文体仍然没能如鲁迅先生所愿而“速朽” ,这表明作为杂文对立面而存在的保守、封闭、蒙昧、迷信、集权、专制等还没有彻底从中国大地上消失  相似文献   

9.
(一) 鲁迅不愧是中国现代有数的语言艺术大师之一。这在他的丰富的杂文创作中是表现得格外鲜明的。杂文篇幅较短,这种文体尤其要求语言的简约,凝炼,而容不得半句废话。我以为鲁迅杂文的语言是完全具备简练这一特点的。他的文章,尽管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但用以表述这种思想内容的语言却绝无罗罗嗦嗦、拖泥带水之弊。相反,它们  相似文献   

10.
对鲁迅先生杂文艺术的认识,历来就有分歧。早在三十年代就有人给先生取个绰号,叫做“杂感专家”。对此,瞿秋白同志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专’在‘杂’里,显然含有鄙视的意思。可是,正因为一些蚊子苍蝇讨厌杂感,这种文体就证明了自己的战斗意义。”(《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的,鲁迅杂文的战斗作用与艺术价值是得到了世界公认的。国际主义战士史沫特莱曾经这样评价先生从事的杂文创作:“他把他的笔只当成一种武器——简直是一枝匕首——用来批评政治。……通过这些政治批评,畅流着中国的和西方的二支文  相似文献   

11.
鲁迅作品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民的一笔珍贵的文化思想财富。鲁迅在短篇小说、散文、历史小说、杂文等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作品既是个性的表达,又是审美的创造,更是作家人格魅力和生命力的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12.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杂文作家,是我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鲁迅在他的一生中共创作了七百多篇杂文,这是他留给我们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按照习惯的提法,鲁迅的杂文是匕首和投枪,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以为,把鲁迅的杂文说成是匕首和投枪是不够的,鲁迅的杂文是我国近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指南,是生活的教科书。鲁迅在他的杂文中极其深刻地总结了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鲁迅的杂文存在着我们迄今尚未完全认识到的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鲁迅杂文文体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是在"短评"基础上产生"杂感",又是在"杂感"基础上产生"杂文"的,梳理"杂文"的这一形成过程,可见其有"短评"和"杂感"不具备的特征.这种情况更主要体现在鲁迅前期创作中,后期虽有所延续,但三种不同文体各自的特色在他的杂文中又常常融为一体得到表现,这在他1933年杂文文体创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鲁迅30年代中期为"杂文"正名,与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存在认识上的差异,针对的又是其时京、海派联手在文坛上掀起的"小品热",由此而有他对杂文功能和作用更为确切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2015年的中国鲁迅研究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有关鲁迅的综合研究除了对鲁迅的“人”学思想、左翼文学信念、后期思想等的关涉,更多的是集中在心理、学术、艺术观等方面。对鲁迅创作的研究大多围绕小说、杂文、散文诗等文体和内容与艺术形式的专题进行。对鲁迅的比较研究在古今中外的多维度对照中广泛展开。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和杂文大师的鲁迅,实际也是纪实文学大家。他的纪实创作不但几乎占其全部创作的一半,而且也体现出“主体虔敬”“题材庄重”与“守真求实”等特色。他在这方面所开创的传统,与其小说、杂文等一样,不但为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奠定了基础,而且给后世以深远影响。我们应高度重视鲁迅精神在当今纪实“大文学”中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在纪实文学创作与理论建构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秦似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杂文家。从艺术辩证法的角度来看 ,他的杂文之所以获得成功 ,就在于他在创作中能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艺术性地处理各种不同因素之关系。从内蕴和艺术这两个层面看 ,其杂文中真与假、偏与全、情与理、景与情、直与曲、形与神、庄与谐、纯与杂等诸因素辩证结合 ,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7.
周作人杂文创作的成就不能与鲁迅相提并论 ,但在杂文文体建设上的贡献不逊色于鲁迅 ,其在杂文文体独立过程中 ,在杂文文体思想特色和艺术手法形成过程中 ,在形成风格流派促进文体繁荣过程中 ,都有重要的贡献 ,这一点应该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18.
舒芜在 194 0年代的杂文创作以个性解放的启蒙理路契解民族解放的时代主题 ,在批判传统文化和针砭现实政治中表露出走向人民的时代诉求。他的杂文秉承了鲁迅杂文风骨和胡风文艺思想 ,体现出七月派的文学特质和桐城派的文章意态 ,代表着 194 0年代杂文创作的实绩  相似文献   

19.
鲁迅杂文研究的新镜角新拓展──评《新文化先驱的文体选择──论鲁迅杂文文体精神》龙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杂文是一种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创新文体。鲁迅杂文研究和鲁迅的其它门类的研究相比又是一个薄弱环节,而且很难出现出类拔萃的新拓展和新突破。李德尧先生经多...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是中国现代文坛上最伟大的巨星之一。他的文章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尤其是杂文 ,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无情地揭露了反动派的罪恶行径。杂文 ,虽古已有之 ,但作为一种文化批判、思想批判 ,像投枪、像匕首似的战斗武器 ,则是由鲁迅所创造而又由他发展成一个成熟高峰的特定文体的。鲁迅杂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集大成者和最高成就。鲁迅从 1918年开始写杂文 ,他的前期杂文 ,内容十分丰富 ,始终贯穿着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和要求科学与民主的思想。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 ,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 ,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