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毛远明教授新著<汉魏六朝碑刻校注>210余万字,8开,正文10册,总目提要1册,于2008年12月由线装书局出版,是现今汉魏六朝碑刻语言文字研究方面材料最翔实、成就最高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全面收集碑碣1417通,制作成拓片图录1 500幅;据图录准确释文,并加上现代标点;广集众本,精心校勘;对碑铭中的疑难词语简要注释和考辨,并辅以提要.  相似文献   

2.
碑刻文献研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研究形式多样、研究成果丰硕。出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碑刻文献研究的历程应该清理,研究的成果值得检讨,研究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缺陷需要总结。《碑刻文献论著叙录》系统清理了碑刻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发展脉络,揭示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为学界整理、研究碑刻文献以及利用碑刻文献进行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线索、丰富的学术信息和具体的研究方法,必将有效拓展碑刻文献研究的领域,把碑刻文献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汉魏六朝碑刻校注》一书的出版结束了此时期碑刻无注释的历史.此书内容宏丰,注解涉及广泛.但万密难免一疏,就其文字的注解方面,指出了《元思墓志》中“迷”、《慈香、惠政造像记》中“遥”、《王浚妻华芳墓志》中“留”等字的误释情况,最后依据实例总结了在释读古文献的过程中,应注意从语境、材料、本校他校、事理推断等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碑刻作为出土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我国碑刻文献异常丰富,记录内容十分广泛,文献真实可靠,产生时间、地点可考,能为多学科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我国碑刻文献整理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材料散碎、原始,全面搜集、整理不够;研究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碑刻文献学理论和碑刻文献学史的研究欠缺等问题。因此,应该在碑刻文献的搜集与整理、碑刻文献学学科建设、碑刻文献专项、专题研究等方面不断着力,以将碑刻文献整理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碑刻作为珍贵历史文献的载体正在加速消失。经过湖北现存近二千块碑刻搜集整理,发现其对于进一步揭示湖北历史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助于重新认识湖北地方社会宗教传播、农林水利、生态环境与商业发展,而且可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宗族自治为核心的地方治理以及明清大规模人口迁徙的历史。该碑刻为湖北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史料,其价值弥足珍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碑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形式,靠其保真性和持久性等一系列特点,占据着其他形式的文献所不可取代的学术地位。要想使碑刻文献的学术价值得到科学的发掘和利用,首先必须解决好碑刻的分类问题。碑刻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而采取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果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碑刻文献,就必须以碑刻的文献性质为分类的主要依据。按照碑刻的文献性质分类法,可以将碑刻分为志墓碑等7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现存的奚族碑刻共有7件,其中有唐代碑刻、墓志各1件,辽代碑刻1件、墓志2件,金代墓志2件。这些石刻史料是研究奚族的第一手的宝贵史料。本文对这些碑刻的出土情况、形制、内容、著录情况等略加说明,并阐述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唐代碑刻异构字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碑刻文献是研究语言文字的珍贵材料,唐代碑刻数量多,字体以楷书为主.在新出土的唐代碑刻文献中存在大量的文字异体现象,异体字从构形上可分为异构字和异写字.根据汉字构形理论研究唐代碑刻文字,分析碑刻文字中的27组异构字,分为造字方法不同的异构字和造字方法相同、构件不同的异构字.两类异构字中后者占绝对优势,表明唐代碑刻文字异构字以构件的变化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钓鱼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钓鱼城各类刻石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筑城抗蒙之前的碑刻、钓鱼城之战后正面讴歌民族气节的碑刻、争议王立和熊耳夫人功过的碑刻、宋元以后的其它诗作与楹联题刻、反映抗日战争史实的题刻五类,它们都具有相当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钓鱼城文物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现存及见于文献著录(或发表)的有关民族碑刻文献,在吉林省碑刻文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吉林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吉林地处边陲,属于开发较晚的边疆省份,文化相对落后,文献典籍留存不多,研究地方文化常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叹,而这些已经发现的地方碑刻文献正好填补此项空白,为东北边疆史以及地方文献的研究提供了权威性的第一手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白族古代碑刻形式多样,反映了白族人民的民间文化、宗教信仰、政治理想以及美学追求.当今学界对于白族古代碑刻更多的是重视其史料价值,从文学与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则不多.《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一书从文化的角度对白族古代碑刻进行观照,建构起宏博的研究体系,全面深刻地阐释其文化意蕴,细致地分析其艺术特色,拓展了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推进了白族文化与文学的研究,是一部颇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著作.  相似文献   

12.
河南境内商业会馆的现有研究中,会馆碑刻的文献价值已被广泛认可,但尚无专文对碑刻本身加以探讨。依据田野考察与文献记载,展现河南现存商业会馆的分布,对馆内碑刻的数量、年代、类型进行梳理,分析其所呈现的特征,有助于学界利用碑刻推动会馆史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考量了碑刻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碑刻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方式、意识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碑刻成为人们表达情感,记录德、功、事、言的重要媒介;碑刻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从萌生、孕育、诞生、发展、成长、壮大、繁荣,历经3 000多年而不竭,昭示着其强劲的生命力;指出碑刻是古代将认知信息与审美信息完美结合的最佳传播媒介,它独特的优势是古代其它传播媒介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4.
天下四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位于衡阳城北石鼓山上,书院历史悠久,地势独特。摩崖碑刻历代不绝,在全国书院独树一帜,是石鼓书院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文章在查阅历史文献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石鼓书院唐代摩崖碑刻进行整理,并对其中存有歧义的“东岩西谿”、“太和题名”、“刺史蒋防碑刻”及“昌黎诗刻”等四种摩崖碑刻予以考释,以期丰富书院文化史研究。  相似文献   

15.
碑刻文本里的16世纪潮汕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碑刻资料为中心 ,结合其他民间文献 ,有助于了解 1 6世纪潮汕社会史的两个重要问题 :地方官绅关系和家族史建构。运用碑刻资料研究地域历史应该注意把不同碑文视为不同作者对某一事件的不同解读和阐释 ;碑刻资料也不能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6.
历史时期,洪洞、介休两地留下了一定数量的水利碑刻。这些水利碑刻的内容显示,当时官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公示祭祀方式、水利约定,无非就是要起到其对民间社会的有效社会控制,因此,水利碑刻也就具有了一定规范意义。从某种角度说,水利碑刻的这种规范意义与习惯法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汾河流域水利秩序与社会管理的特有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实地调查所获取的历代护林碑刻资料,绥宁县护林碑刻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风水培植、定界息讼、封山育林、保护歇凉古树四类,从立碑的主体上看主要有官府的山林封禁碑、村寨的育林规约碑、家族的山林分界碑、会社组织的护树告示碑等类型。护林碑刻不仅蕴含丰富的生态信息与历代护林思想,还体现出当地少数民族在人工林经营上的制度性选择。其功能主要体现为传承生态维护理念,稳定宜林地边界,宣示毁林的惩罚规制。  相似文献   

18.
秦岭佛教碑刻之于中国佛教史抑或佛教中国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以秦岭所见佛教碑刻为考察对象,以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宏大背景,就其在建寺弘法及译经、宗派创立及流传、区域发展及流布、造像功德及信仰等方面的学术价值,进行了初步说明和归纳。由此提出,学界应注重秦岭佛教碑刻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河南地处中原,回族历史悠久,在中国回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多种原因,河南回族史料见于正史、志书、文集等著述中颇少,给研究带来很大困难。近年,笔者在研究河南回族史过程中,接触了大量河南回族碑刻资料。今就其略作评述,以供回族史家参考并补正。 一、碑刻资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河南回族碑刻资料比明清时期的汉文译著更贴近现象形态宗教,是活生生的、现象形态的河南伊斯兰教的一种反映。任何一部河南回族史书,若抛弃这些碑刻资料,都不能算佳作。河南回族碑刻资料较多,须分类才有利于研究。据已搜集抄录到的碑文,就其内容精略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别:  相似文献   

20.
一、蒙古学金石碑刻研究特点及基本概况金石碑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数量繁多。其不仅以独特的载体形式保存了大量的书法篆刻艺术,而且也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物史料。蒙古学是研究蒙古民族和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宗教、哲学及语言文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金石碑刻无疑对蒙古学研究及史学考证弥足珍贵。近年来,蒙古学金石碑刻及其研究成果,正在日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