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模糊语言的主要特征是词语所指范围边界的不确定性,因而具有很强的伸缩性与包容性.模糊语言的弹性空间是委婉与夸张两大派生功能的基础,因此,模糊语言的弹性空间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受其各自内部语言要素规范以及民族文化的渗透等影响,显现出多个层面上的差异性,由此,给英语汉译带来诸多障碍.而消除这些障碍有一个共适的原则--弹性原则.本文从词性、句子成份与句型结构、词义、修辞、文化习俗的转译方面具体分析了弹性原则在英语汉译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英语弹性思维 ,以心理学、语言学为基础 ,运用了“黑箱”理论和功能模拟方法 ,对英语语言弹性现象进行分析。笔者认为 ,英语思维的弹性主要产生或存在于歧义、同一词义的语义特征变化、故事情节、变异结构、弯曲和摆动、“省略”句、数量、模糊语言、艺术语言、人思维强烈的模糊性和心物场中的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省略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更是诗歌语言的一大特点,具有独特的诗学审美价值。从新的角度探析诗歌语言省略的功能及其弹性之美———语意之美、语形之美、语音之美。只有真正了解这种弹性之美,读者才能更好地领悟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口语,首先要了解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指出这一关系的首推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提出语言和言语的概念和区别.索绪尔认为,语言是指一个言语社团中为大家所共有的语言系统,而言语则是说话人在实际的情景中所说的具体的话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一论述:语言是代代相传的语言体系,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而言语则是说话者可能说的或理解的全部内容.语言是指语言的社会的约定俗成;言语则是个人的说话.简言之,语言是代码,言语是信息,是语言的运作,即说话者用语言中一定的词按照特定语言中的语法结构组合而成的话语.  相似文献   

6.
模糊语言的主要特征是词语所指范围边界的不确定性,因而具有很强的伸缩性与包容性。模糊语言的弹性空间是委婉与夸张两大派生功能的基础,因此,模糊语言的弹性空间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繁丰是一种文字细密、丰瞻的语言风格. 传统修辞学重简炼而轻繁丰.我们极容易找出许多推崇语言简炼的论述.清刘大櫆指出:“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①今人老舍也说道:“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也是最精炼的文字.”②但是,倘若要找几则推崇繁丰语言的论述,殊为难事.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师幼关系与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关系,并检验接受性语言能力和心理弹性在其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师幼关系量表、接受性语言能力测量、幼儿心理弹性量表和幼儿自我概念量表对911名学前儿童及其教师进行测量和调查。结果表明:1)师幼亲密性和依赖性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具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2)接受性语言能力和心理弹性在师幼亲密性与自我概念之间分别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接受性语言能力在师幼依赖性与学前儿童自我概念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接受性语言能力和心理弹性在两种类型师幼关系与学前儿童自我概念之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教师与学前儿童建立积极亲密的师幼关系将有助于促进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一直都非常重视语言问题,但传统的研究多把语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形式因素,故对于语言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其认识及评价就非常有限.朦胧诗在20世纪80年代的异军突起,很大程度上恢复了诗歌语言的敏锐,使其思维和表达充满弹性和活力.朦胧诗以其大胆的批评精神和新奇独异的语言特质,为诗歌及整个新时期文学开辟了新的景观.本文以朦胧诗的语言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朦胧诗的两个语言特质.  相似文献   

10.
规范与创新是法律语言的永恒主题,鉴于法律的特性,应当允许立法语言在吸纳新词汇时保持"慢半拍"的稳健姿态.普通语言被吸纳规范为法律语言的常见模式是欲弃之,渐进之;欲用之,慎择之;欲借之,赋新之.立法活动中语言表述应当正确处理如下关系刚性与弹性;宜粗与宜细;约定与俗成;简约与准确;借用与确指.  相似文献   

11.
“余秋雨式散文”以其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回味悠长的苦涩,成为当代的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本文通过 对余秋雨文学创作中的文体选择、个人生命体验与感悟、创作时对历史难题的两难选择等方面的分析,探析其散文创作中苦 与涩的形成原因,从散文创作的角度对余秋雨散文特色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文学语言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和思维活动,也是文学创作者通过自身的审美体验把客观现实的东西化为文学语言的一种特殊方式。文学作品则是通过自身的语言艺术魅力来吸引读者、打动观众,以思想美、情感美和形式美三者的美感联系形成文学作品的审美神经,从而产生了移情、共鸣的美感效果。  相似文献   

13.
英语之为美     
语言是一种表达的艺术,其中蕴含着审美因素。英语语言的美学意蕴体现在音韵、符号、修辞、内容、结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语言具有模糊性,文学作品在语篇层上往往具有模糊美。这种美是读者对语篇层中某些内容的逻辑关系及形象有几种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模糊朦胧的审美感受。语言的共性决定这种模糊美是可译的。译者针对这种模糊美的翻译策略应以直译为首选,从而把原作的这种模糊性所承载的美学价值传递给译语读者。英汉文学翻译涉及的典型的语篇层模糊美包括意合模糊美、比喻模糊美和意识流模糊美。这些模糊美可以用直译的方法在译作中最大程度的再现。  相似文献   

15.
试论英汉谚语的语言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民间文学语言的共同特点、语文艺术的审美特征以及美学原理方面论述了英汉谚语的语言艺术美。认为其主要表现在凝炼美、形象美、均衡美以及音乐美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水彩画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力争用鲜明的色彩与格调拨动欣赏者心灵深处的情弦。并通过水彩中水与彩的调和体现艺术的语言及其创作这种语言的目的和经历。  相似文献   

17.
通过随机抽取的语例分析,可见韩少功《马桥词典》的语言风格,具有“乡”气扑鼻的朴实美,同构连用的繁丰美,而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作者的社会阅历和文化接受有关。  相似文献   

18.
修辞行为是一种审美行为。审美主体、引起主体美感的对象与特征、话语媒介是其核心三要素。修辞行为审美,在"物理世界"求真,在"文化世界"求"俗",在"心理世界"求善,在"语言世界"求美。"得体美"是修辞审美在"四个世界"交融汇合中的高度统一,是修辞审美的最高准则与境界。  相似文献   

19.
英汉双语转换中音美与形美的缺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两者产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也不相同,因而在翻译中,原文的形式美制约着译文的形式美,导致某些审美品质的缺失.文章主要介绍了双语转换中形美与音美的缺失现象,简要分析了产生缺失的原因和弥补办法.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是令人尊敬的美的开发者,是合格的美的开拓者,在其身上和教学活动中,具有许多美的因素。文章着重论述了语文教师多种多样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