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发展要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城镇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要深化农村改革,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切入,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采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克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应对全球共同问题的挑战以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紧迫性;论述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大农业投人力度,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力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难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13亿人口中有70%在农村,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而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根本途径。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意义作了系统阐述,并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一项新生事物和创新工程。经验证明,如果认识不到位或有所偏颇,将会引起实际操作偏离正确方向。文章对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内涵及其辩证关系。新农村建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以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的关系等几个认识问题进行了简略的探讨,以期对重庆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在全球视野内审视和把握中国式发展道路,要正确认识21世纪中国“三农”问题的新发展,要正确认识和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六字方针,必须着眼制度创新,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7.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现城乡统筹,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城镇化,继续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或缺.通过分析城镇化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若干问题,认为城乡统筹背景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应两端推进,建立产业、空间、就业、帮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新农村的内涵,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从统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概括,就是要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生活宽裕、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农村。  相似文献   

9.
对马克思主义城乡经济关系理论的演变进行了回顾与疏理,在此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三个方面的政策设计:财政支出持续向农村倾斜,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通过制度反哺,重构资源分配和利益分享格局;通过推进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农业、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强化城市在政策包容性和城乡产业一体化方面对农村的责任,解决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问题和农民就业机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马克思主义城乡经济关系理论的演变进行了回顾与疏理,在此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三个方面的政策设计:财政支出持续向农村倾斜,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通过制度反哺,重构资源分配和利益分享格局;通过推进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农业、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强化城市在政策包容性和城乡产业一体化方面对农村的责任,解决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问题和农民就业机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模式。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准确地反映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城乡统筹的新农村建设路径探讨——以陕西咸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咸阳为例,阐述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实施统筹城乡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在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应从规划、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农村三个文明等六个方面的路径抓起,并要抓住树立城乡一体化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创新体制机制三个关键。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东营市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模式问题,创造了城乡统筹的“东营模式”。本文将介绍其城乡统筹的成就、措施、经验,以及城乡统筹制度在东营能够建立并顺利实施的内在原因。最后指出,东营模式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在城乡统筹条件下通过营造良好的基本环境、强化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激发主体能动性,促进农民转变因袭传统、知足常乐、因循守旧、农民"身份化"等旧观念,逐步确立和强化创新、变通、进取、自主等现代思想意识,有助于真正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从而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快车"提速.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本文分析了福建城乡发展差距及原因,进而提出符合省情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横向比较,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教育程度、公共卫生、文化建设等差距明显在扩大。其原因主要有:自然地理、思想文化、人力资本、财政政策、制度、新"剪刀差"等因素。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需构建和谐城乡发展关系,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平台;从制度环境、金融支撑、要素流动机制等入手,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南京郊县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南京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路径.掀起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和延续,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及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也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机遇,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可以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最终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研究我国城乡发展差距的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重要标志和关键所在。只有妥善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也才能建立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