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国东北,疯狂掠夺煤炭资源,给煤矿工人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同时日本侵略者还公然违背国际法准则,将战俘和抗日根据地群众作为“特殊工人”运送到东北各煤矿从事奴隶式的苦役。战俘和抗日根据地群众不断掀起“反日斗争”,为东北各煤矿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单于 《中华魂》2012,(4):24-25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的东北军不抵抗,致使中国东北沦陷。打第一枪进行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个体行为肯定有,而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斗非“江桥之战”莫属。而领导此次战斗的,就是中华民国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  相似文献   

3.
设于重庆南岸王家沱的日本租界,是清朝末年外国侵略者在四川唯一的“专管租界”,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产物。在此后的数十年中,日本侵略者以此为基地,“建筑市街,设置巡捕,添造堆栈、码头,创办学校、工厂,并派遣兵轮游弋江面,常驻保护”,严然成了一个“国中之国”,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侵略者还以不平等条约为护符,横行不法,凌辱和迫害华人的事件不断发生,激起了重庆人民的强烈反抗,一致奋起为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神圣领土东北,以便进一步侵略全中国称霸世界。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东北广大人民莫不悲愤填膺,他们不甘心受异族统治,纷纷拿起武器,在白山黑水之间抗击侵略者,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辽宁省锦西县人民歼灭日军第二十七骑兵联队,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次人民爱国抗日斗争,  相似文献   

5.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宪兵和警察及罪恶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法西斯殖民统治固然以关东军为主要力量,而宪兵和警察也是维持其反动统治的重要力量。伪满的宪兵和警察分为日系和满系两个系列,他们是服务于同一目地的,却有着不同的地位,关系密切不平等,历史渊源也不尽相同,而相同的是:这两个系列都是日本侵略者的鹰犬,是摧残抗日力量的刽子手,是沦陷时期东北人民争生存、独立、解放和民主自由的死敌。并非如日本军国主义者美化的那样,它们是什么“建设满洲国的先驱”、“民族协和的核心”。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年之际,遵循江泽民同志“勿忘‘九—·八’”的教言,研究这方面的历史,揭露日本侵略者及其傀儡政权的滔天罪行。以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本文试就此略述。 一、东北沦陷时期实行法西斯专制统治的日伪宪兵 1.日本宪兵,即关东宪兵队  相似文献   

6.
近年日本右翼势力公开宣称日本在东北的殖民教育统治促进了“东北教育现代化”,这种“侵略有功论”抹煞了历史的真实,日本帝国主义在伪满洲国实施的文化教育是一种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目的在于建立以日本文化为本位的殖民地文化,培养忠于日本侵略者的顺民和为其掠夺资源的劳动力,使中国永远成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它摧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造成了中国一段时期内文化教育的落后。反思这段历史留给我们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一、“九一八”事变后历史的基本要求由于日本帝国主义预谋已久所发动的突然袭击,由于东北军队执行了蒋介石南京政府的不抵抗命令,日本侵略军在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以后,即迅速地侵占了东北铁路沿线的许多战略要地和重要城镇。日本侵略者野心勃勃,却深感统治力量不足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无比愤怒,各阶层人民纷纷起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要求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进攻。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与日本共产党联合发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宣言。接着,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提出党在这次事变中的中心任务。在东北,党发动工人群众深入农村,与广大农民结合起来开展游击战争,直接打击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影响和领导下,东北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英勇奋战长达十四年之久。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历…  相似文献   

9.
1946年初,车向忱按照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的指示,从延安回到了日思夜想的东北家乡,开始了在东北解放区的教育工作。一、领导教育工作,收拾旧教育的“烂摊子”东北地区教育的发展历程是极为曲折的。东北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大肆灌输奴化教育,光复后国民党反动派推行...  相似文献   

10.
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沦陷时期,为配合军事统治达到其长期霸占东北的目的,在东北实行一系列殖民思想统治和奴化教育措施,妄图变东北人民为奴隶,变东北大好河山为“日本领土”。然而,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在人民的反抗下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变该地区的图书馆为其殖民文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1937-1945年日本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进一步给中国国书馆事业带来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2.
一、劳动法令的制定过程和对势动力的疯狂掠夺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辽、吉、黑相继沦陷。随后日本帝国主义又把清朝废帝溥仪拉出来充当傀儡,成立了伪满洲国,变东北为日本帝国主义的独占殖民地。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其灭亡中国的罪恶计划,一方面加强“国防”,防御苏联,另方面疯狂的掠夺战略资源,把东北变成侵略战争的基地。为此关东军驱使众多的中国人民,其中大部分是山东和河北的劳动人民,沿中苏边界和在工场矿山从事艰苦的劳动。早在“九·一八”事变前,由于军阀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原因,就有许多贫苦人民到东北  相似文献   

13.
略论日本侵略者统治东北的主要手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巩固其殖民统治,炮制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以实行政治欺骗,建立殖民地经济以实行经济掠夺,进行军事围剿以镇压抗日活动。日本统治东北14年之久,欠下了中国人民一笔大大的血债。  相似文献   

14.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清朝北洋舰队同日本侵略者的联合舰队,在今辽宁海洋岛东北、大鹿岛西南海域,展开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决战。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甲午黄海海战。对于这次海战的战斗编队问题,曾经引起当时许多国家军事当局的重视。目前,我国史学界,对于北洋舰队的战斗编队问题,亦多有论述。我曾在《淡谈中日甲午黄海海战北洋舰队的战斗队形》和《浅析刘步蟾改阵》两文中指出:甲午海战北洋舰队的战斗队形  相似文献   

15.
对张作霖的评价,一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之一,看法不同,结论各异。有的说:“他的一生是反动的一生,祸国殃民的一生”;有的说:“张作霖在东北与日本互相利用有之,但张是不甘心当汉奸出卖东北的”。特别是对张作霖之死,到底是因为他失去了利用价值被日本帝国主义所抛弃而得到的“可卑的下场”,还是因为他与日本帝国主义相抗争“不容于侵略者而被害”,两种意见,针锋相对,各有史  相似文献   

16.
东北军是一支以驻地和官兵来源为名称的地方军队。它的前身是北洋军阀张作霖领导下的奉系军队。东北易帜后 ,东北军成为一支势力强大的地方实力派 ,即地方军事集团。在“九·一八”事变之前 ,东北军的政治作用主要表现为几次出兵制止军阀之间的混战 ,“九·一八”事变之后 ,东北军率先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 ,并在张学良将军的领导下和杨虎城将军及西北军发动了西安事变 ,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  相似文献   

17.
关东军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我东北的产物。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就妄图“并吞朝鲜中国及西伯利亚等地,而建大陆帝国”。甲午战争,满清政府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日本将其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向前推进了一步。早就觊觎我国东北的沙俄,导演了一出“三国干涉还辽”的丑剧。日本也明白,“俄国有使满洲东北部直至南部海岸由其控制的企图。”但迫于形势,到口的“肥肉”只得吐出。对此,日本统治集团并不甘心。当时明治天皇说:“不要急于夺取半岛。在这次战争中,了解了地理和  相似文献   

18.
自“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很快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日本对东北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日本在东北的统治是伴随着对东北人民的残酷屠杀、血腥逮捕、疯狂讨伐和野蛮奴役、迫害来进行的。14年中,东北人民生活于深深的苦难之中。 一、日军疯狂讨伐抗日武装力量 东北沦陷初期,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东北各阶层人民和东北军中的爱国官兵,纷纷组织了“自卫军”、“救国军”、“义勇军”等抗日武装,一些绿林武装也投入到抗日斗争中,这些反抗日本侵略的武装,被人民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最多时达30多万人。他们在东北各地展开抗日武装斗争,给日本侵略者以很大的打击。因此,伪满初期,关东军可谓倾其全力来讨伐义勇军。日军主要讨伐和镇压李杜、丁超等各部“吉林自卫军”;王德林的“国民救国军”;马占山的“抗日救国军”;苏炳文的“东北民众救国军”;东边道一带王凤阁的大刀会和唐聚五的东北民众救国军;辽宁三角地带的邓铁梅、刘景文等的抗日义勇军。日军讨伐的方式采取各个围歼击破的方式,在关东军飞机、大炮、坦克的武力进攻下,义勇军损失惨重。有的义勇军被日军残酷地割下头颅示众,有的被俘后,被日军用作练刺杀的靶子。至1933年9月15日“日满议定书”  相似文献   

19.
日伪“出荷粮”的掠夺本质郑素一所谓“出荷粮”,是“二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强制推行的一项旨在掠夺中国东北粮食的重要掠夺手段。“出荷”是日语,“运出或装出货物”的意思。“出荷粮”就是日伪政府强迫农民按照官定价格、数量售粮给它。名为“出售”,实质是日本利用伪...  相似文献   

20.
中共关于“抗日联军”的策略主张是在总结东北人民抗日斗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一策略主张的提出,对于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一策略主张的推广,使“抗日联军”的旗帜在关内外高高飘扬,在抗战初期,鼓舞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