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者》2005,(9):30-3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究竞走向何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认为,建立医保个人账户,明确了个人在医疗保障中的责任,强化了个人对不合理医疗消费的约束,具有很强的积极意义。对于个人账户管理的两个障碍:参保人不愿受管和管理成本偏高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改变参保人的错误观念,另一方面要及时完善制度,以灵活的办法来化解矛盾,例如近两年,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就采取“先入统筹、暂不设个人账户”的办法。无论如何,“个人账户”变成购物卡肯定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养老保险实行的是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为核心的部分积累制基本养老制度,个人账户是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而以个人账户对账为代表的管理活动是养老保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缴费年度结束后,应根据《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录,为每个参保职工打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对账单》,发给职工本人,由职工审核签字后,依年粘贴在《职工养老保险手册》中妥善保存。”《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至少每年向缴费个人发送一次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通知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人社部2013年度统计公报显示,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已积累3323亿元(平均每个账户沉淀约1200元)。专家预计该数字2014年度即将突破4000亿元。
  沉淀从哪来
  个人账户资金大量沉淀,与政策设计有关。我国职工医保采取“统账结合”模式,即由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组成,保费由职工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大约为职工工资水平的8%。我国大部分地区个人账户一般只用于支付起付线以下的门诊费用,以及在药店购药的费用,只有极少部分地区允许将个人账户资金用于支付门诊大病统筹费用,以及住院起付线以下费用。  相似文献   

4.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6,(1):41-42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工作部署,在总结东北三省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以下简称个人账户)试点经验基础上,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扩大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扩大试点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记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将每个参保人员的每次个人缴费额及属期、每次单位缴纳转入个人账户额、每次按记账利率计算的个人账户利息额、每次异地转入和异地转出额、每次个人账户养老金支付额以及其累计结余额,记录清楚、核算正确,使参保人员随时可以了解自己个人账户中各项情况,使各有关部门都能及时掌握个人账户中各种数据。记实个人账户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从核算上做实个人账户。笔者就记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对策谈点浅见,与同行们探讨。记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政策设计上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为两部分,即,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在实际运行中,个人账户资金的管理工作量大.管理成本高,以及对医保制度所造成的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李健  葛开明 《劳动世界》2009,(12):21-25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缴费制度一直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改革虽取得重大成效,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在个人账户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学者在探究做实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和保值增值上的研究,以使人们全面了解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研究现状,为完善个人账户制度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政策设计上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为两部分,即,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在实际运行中,个人账户资金的管理工作量大,管理成本高,以及对医保制度所造成的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决策,奠定了养老保险的基本制度框架.形成了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担养老费用的责任机制。目前,虽然每个参保人员都建立了个人账户.但由于统筹层次低,个人账户管理分散.缺乏系统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导致个人账户管理尚不完善.个人账户记录不及时、记录不准确.个人账户转移不规范.个人账户对账方式单一,侵害参保人员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
维权信箱     
《劳动者》2005,(12):45-46
性骚扰事件私了后受害人还能否起诉要求赔偿?;我应如何解除劳动关系?;住院医保费晚交,出事故后保险公司是否应理赔?;动物伤人,主人是否有责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劳动》2012,(6):42
近日,江苏省人社厅下发通知,就江苏省参保人员死亡后,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继承有关事项做了明确规定。通知明确,个人账户余额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的累计本息(包括2006年6月30日前按规定从单位缴费中划转记入个人账户部分的本息)。参保人员死亡时,没有供养直系亲属的,如个人账户有余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方案公布,中国养老“双轨制”正式终结,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开始按个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按个人缴费工资4%缴纳职业年金。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待遇是否下降?工资水平是否会上涨?企事业职工“待遇差”是否会缩小?并轨的钱又从哪里来?一系列问题引发关注。  相似文献   

13.
信息港     
辽宁:个人账户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辽宁省从2001年7月开始,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规模由11%调整为8%并做实,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分别管理。几年来,做实个人账户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并取得较好效果,基金上解率和账户记清率均达到100%。具体做法是:一是制定做实个人账户管  相似文献   

14.
择业观总是随着时代而变化。如今已经进入90后的时代,对于择业,90后和父母辈的选择相去甚远。企业是否够大?薪酬福利好不好?是否稳定?这些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在90后眼中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川劳社发[2006]17号),经研究,2006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年记账利率为2.52%,按此利率计算的利息并入个人账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冬季来临,你是否经常感到忧郁?是否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家庭、工作、友谊似乎没有一样让你顺心?近日,美国某新闻网站盘点了7种对付冬季忧郁症的方法,让你远离困扰,尽情享受冬日的美好!  相似文献   

17.
刘佳  新空间 《劳动者》2005,(12):20-2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就“十一五”期间我国劳动保障政策有关问题披露,从2006年1月1日起,养老基金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这项涉及我国养老金制度的重大变化引起了媒体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陈群 《劳动世界》2010,(10):48-50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是医疗保险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支付、约束和积累的功能。随着苏州市医疗保险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积累额较大的人群,如何充分发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功能,提高使用效率,杜绝医疗欺诈行为,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试从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节余因素及释放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昕门 《劳动世界》2016,(22):60-61
7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6年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发布会上,有记者就“有人认为延迟退休会使自己的养老金待遇降低?”进行提问。对此,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这个问题我们也做过深入研究。基本结论是:延迟退休并不会减少个人养老金的待遇。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养老金的待遇无非是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总的计发办法是长缴长得、多缴多得。基础养老金的确定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缴费的基数;二是缴费时间长短。从缴费基数来说,延迟退休后,工资上涨的概率大。从缴费时间来说,延迟退休后缴费时间延长,基础养老金数额自然是增加的。从个人账户养老金来说,主要影响因素就是个人缴存额的多少、月除数(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是多少。养老保险有关文件规定,50岁退休的月除数是190,55岁退休的月除数是175,60岁退休的月除数是139。假如一个人5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是10万,我们可以算出他每个月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大家可以看出,月除数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小的,越推迟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就越会增加。总体来看,延迟退休年龄对个人养老保险待遇不会有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于完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制度,应健全多缴多得的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制度,这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同时,为健全个人账户激励机制,必须按照多缴多得的原则,落实企业职工缴费基数的申报、核定制度,完善、规范个人帐户记账利率调整制度,建立个人账户基金保值增值工作制度。并加强个人账户管理,做好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的缴费核算,记账利率记录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