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其形式包括三个密切相关的方面 :音韵、外形、节奏。诗歌翻译传达的不仅是字面意义而且是审美情趣。所以 ,在对同一首诗进行翻译时 ,译者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阐释 ,但总的一条规则应是 :在不损害原诗内容的前提下 ,尽量摹写原诗的形式 ,即 :重“意合”求“形合” ,以诗译诗。这样做能够较为真实地再现原诗风貌 ,引导读者体会其原汁原味。I .WilliamWordsworth :TheSolitaryReaper9Nonightingaledideverchant10Morewelcomenotesto… 相似文献
2.
陶慕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
一翻译,就其通常的作用来说,乃是一种信息的中转或转递,至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则是一番再创作的过程,以原作的形式与其内容谐和的再现为指归。这与创作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以花木嫁接为喻,译作之与原作,犹如砧木之与接穗。嫁接外来品种,目的是将异域奇葩移来本土,以求接穗枝头开放新花,呈其本身的精神风采。移花接木,其砧木之与接穗,有主、宾位置及上、下安置的区分,翻译文学作品,在形式与内容方面,必须受制于上述的根本要求,反之,如果不分主宾,将砧木与接穗任意处置,就很难呈异域奇葩之精神风采。为此,有的同志曾经提出:“诗歌翻译”,则“应方求保持原作的艺术风格和它本国的民族形式”(见《诗刊》1977年11月号)。这一说法,引起另外一些同志的不同议论,例如 相似文献
3.
诗歌独特的艺术形式使诗歌翻译成为翻译艺术的巅峰,诗歌翻译要求译者要独辟蹊径,大胆尝试和探索新的表现手法进行再创作,从而对不同的读者产生大致相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晓生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6-72
五四新诗革命是如何受到外国诗歌翻译的影响?当时的翻译者主要选择了泰戈尔、歌德、惠特曼三位诗人进行翻译,目的就是为正在展开的新诗革命寻找理论资源和合法性。徐志摩的征求译诗事件,反映了对翻译实践探索的自觉,更说明了对新诗创作探索的成熟。从他们的翻译实践中,可以知道用中国传统的古体诗去翻译国外的自由体诗,只能是削足适履。这从另一个侧面为新诗革命的白话自由体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诗歌独特的艺术形式使诗歌翻译成为翻译艺术的巅峰,诗歌翻译要求译者要独辟蹊径,大胆尝试和探索新的表现手法进行再创作,从而对不同的读者产生大致相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国新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1)
形式是翻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论题,是原文风格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翻译中,如果只传达原文的内容,而没有形式的传达,那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完美的。因此,在翻译中,要在忠实地传达原文内容的前提下,完整、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形式,才可能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神似和形似兼顾,再现原文的神韵。 相似文献
7.
形式与意义,谁主沉浮?——对诗歌翻译形式与意义对等争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诗歌翻译中形式对等和意义对等的对立立场为基础,从语言是形义结合的体系的角度,讨论了形式与意义的辩证关系.从基本原理出发,我们认为形式和意义既有对立也有统一.由于形式是表达意义的手段,故形式代表意义,并参与意义的建构.我们的结论是,诗歌翻译既要反映主题思想,又要给文体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林玉鹏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69-74
诗歌是否可以翻译,历来聚讼纷纭.实际上诗歌是可以翻译的.中外文学理论和翻译理论及实践都证明,意象处理是诗歌翻译的灵魂.因此,发现和移植诗种,即确定和翻译主要意象是诗歌翻译的关键,是保持原诗风格和艺术感染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马君武与近代诗歌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转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2):72-73
近代诗歌翻译在近代翻译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虽然诗歌翻译作品在整个翻译文学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在译介外国作品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外国革命性强的作品的译介。作为近代译诗"三式"之一的"马式"创始人马君武,在译介外国诗歌方面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而马君武的翻译风格在近代诗歌翻译中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黎定平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1):87-90
把诗歌翻译看成是一种语义对等、信息同一的媒体符号对另一语言符号的文本阐释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翻译观。诗歌翻译标准是由诗的意向结构中的意蕴与审美价值所决定的。至近而意远,意境成了诗歌翻译的灵魂。境生于象外,使象与象之间互相规范涵盖,互相融通生发并超越自身的限定性而获本真的生命。这一本真生命之象流光溢彩,“意味生”而“神境出”,无画处皆成妙境。 相似文献
12.
韩兆霞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25(4):57-60
诗歌文本具有双重性质,它开放的同时又有着定向功能,这就为多元阐释提供了可能性,而不同的阐释又会有不同的译文。多元的阐释和翻译应该不违背知识的客观性、理解的合理性和解释的普遍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朱晓菁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1):24-25,30
诗是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的有机统一体。诗歌的翻译尤为困难。本文试图探索诗歌翻译的方法和途径 ,以使译诗不仅能准确传达出原诗的内容 ,也能尽可能相似地模拟原诗的形式 ,达到以原诗风格与神韵的再现。 相似文献
14.
韩秀莲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
诗歌是一种极其独特的文学样式。诗人的志,寓于意象;诗人的言,协乎声律。选择一种格律,其诗作者绝不是盲目地乱点鸳鸯谱,而是为其诗的内容情调服务的。正如自然界中的花木,伫立在冰雪中的梅花显得苍劲,盛开在暖风中的玫瑰显得柔媚,而古朴萧疏的秋景正好表现菊花的性格。所以说,在诗歌翻译中,排除形似来讲求神似是不可能的。所谓形,实际上又分形象与形式。许多人往往误以为形似就是在形象上与原诗相似。 相似文献
15.
论诗歌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本文讨论了英汉诗歌的互译问题。笔者认为,诗歌创作关键在于遣词用字,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诗歌的格律与音韵,如英诗的抑扬,汉诗的平仄。因此,译诗,无论是汉诗英译,还是英诗汉译,对选词的要求都极为严格。文章指出:在忠实传达原诗主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原诗的意境、音韵和结构形式臻于完美,便可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原诗的意象性、视觉性和空灵感 相似文献
16.
孙学堂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2)
唐寅诗歌中有不少佳作真切地表达了他的人生体验、生活感受和高逸情怀,且以传统面貌出现,极好地继承了唐宋优秀诗歌的风神情韵,又不像前后七子一样停留于形貌的模仿.这类作品足以使他跻身于明诗名家之列.他有些抒怀寄意之作却过于浅俗、世俗乃至俚俗,为他的诗名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贺建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诗歌语言是充分发挥着形、音、义诸性能的多维体。格式、韵律与意象等乃是情思的同步而不同形态的呈现,其心理力的结构性质同一,“三合一”地表现着情思。诗歌形式并非外在的容器或装饰,既是意义的载体,也是心理力的图式,具有表现性。因而诗歌的内容同形式有着一定程度的不可易性,成功的诗作是内容同形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洪堡特的语言观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诗歌翻译也有重要的启示。语言既同一又有差异的观点揭示了诗歌的可译性;语言具有创造性说明诗歌翻译是译者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语言的相关性理论说明诗歌翻译是一种复杂的活动,需要译者深入了解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9.
丁建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24(2):114-118
在汉语诗歌的英译过程中 ,由于中英诗歌的语篇特点不同 ,原文与译文在诗意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出入。本文将原文与译文视为不同的语篇 ,从语言学角度出发 ,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和语篇功能理论 ,对《望庐山瀑布》及其两种英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 ,探索较为客观的诗歌翻译批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晓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986-991
译者的翻译风格、翻译策略与译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译者的文化教育背景、以及译者的个人兴趣和审美风格密不可分。查良铮诗歌翻译研究主要从文本分析层面探讨其翻译风格与翻译策略,以及译者的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的互动联系。翻译家查良铮认为诗歌翻译不应完全拘泥于"以顿代步"的译诗原则,而应该在原诗的基础上,遵循"牺牲"和"补偿"的原则,充分运用注释在翻译中补充说明的功能,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诗歌翻译应遵循"以诗译诗"的原则,译诗应在风格和内容上保留原诗的意象与意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