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抱朴子内篇》记载了葛洪一系房中术的大概内容。葛洪鼓励人们配合金丹术而修炼房中术。葛洪认为房中术能够养生的主要原因是交而节宣,使身体不受损害。在房中术的传授形式中,葛洪最重口诀。葛洪记载了两首阴丹术口诀,其内容盖继承了《周易参同契》及五行之道。葛洪将阴丹术与服日月精术、守真一术、守玄一术、存神术等一起修炼,颇怀疑葛洪的阴丹术也与符咒术同时修炼,同时使用,互为护佑。  相似文献   

2.
事物序变的抛物线运动是整个世界普遍的历史发展规律。新旧事物的更替是事物整体序变中无序变化和有序变化相互交替沿抛物线运动轨迹相互转化的结果。有序变化和无序变化是同时并存、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 ,当事物肯定方面为事物矛盾主要方面 ,有序变化在序变矛盾中为主要方面 ,决定事物整体呈有序变化 ;当事物否定方面为事物矛盾主要方面 ,无序变化就成为序变矛盾的主要方面 ,决定事物整体呈无序变化状态。有序变化和无序变化所能达到的程度和所持续的时间是由事物自身的性质和基本情况决定的 ,并且这两种变化也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整理并探讨了葛洪的人体结构医学思想,病因分析医学思想,治疗学思想,预防养生医学思想,性医学思想和医学道德思想。认为葛洪的道教医学思想与现代医学的很多方面是一脉相承的,研究葛洪的道教医学思想对现代医学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4.
《太平圣惠方》是宋政府编纂的医方大全,反映了宋太宗时期中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的最高成就,书中所记载的内容对中国医学,乃至对世界医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贡献。书中关于抑制巫术迷信、导民向医的科学宗旨,为君之道,贵在救民、志在救人等医学伦理学思想对后世医学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已知的文献资料,可以把阿那克西米尼的哲学看作以气为最高根据去说明一切的气一元论哲学。气、气的性质、气的形态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一切事物的基本模型。阿那克西米尼的哲学在有记载的西方哲学史上首次揭示了量的原则在事物形成中的作用,但也因此产生了某些逻辑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气禁术是东汉后期出现的流传于吴越地区的一种独特巫术.在六朝时期,气禁术经历了深刻的转型,由地区性的少数民族巫术,逐渐传入汉族社会,经过葛洪的整理,变为传统行气法的一种,被纳入道教和医学双重范畴,开始广泛传播.隋唐时期,气禁术正式为官方医学所承认,由此而成为我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葛洪是丹阳句容人,晚年隐居并卒于罗浮山,但葛洪的出生地并非句容,埋葬地也并非罗浮山.葛洪幼年一直和宦游在外的父亲葛悌在一起,所以葛洪很可能出生在葛悌的任职地洛阳或肥乡,而洛阳的可能性最大.至今葛洪的埋葬地共有三种说法.葛洪虽然卒于罗浮山,但罗浮山只留有葛洪的衣冠冢,他没有真正埋在那里.关于杭州西湖葛岭的抱朴子墓旧闻,源自元代诗人吴莱一首诗中的文学虚构.魏晋时期盛行归葬习俗,葛洪卒后归葬到了家乡句容,因此关于葛洪墓在句容的史料记载最为可信.确定葛洪的出生地以及真正埋葬地,对于研究葛洪的生平和思想,具有重要的坐标意义.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的宏著《史记》在行文中体现了历史发展过程变与常的观念。《史记》所讲的变有两层意思:一是反映事物自身运动趋势的变动,一是一事物改变另一事物的更改;而《史记》所言历史之常则包含了更丰富的内容。先秦时期的德经历了由政权转移的直接决定因素向无足轻重地位的转变,其自身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具有阶段性。这便是《史记》变中有常、常中有变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虞翻易学卦气体系承接孟喜而来,在诠释方法中表现出新的韵味:六十四卦通过旁通、卦变、消息相互紧密地勾绾起来;卦气通过各种象数形式展示了天道气候的变化,七十二候以爻的运动为基础符示,通过连动使气候卦象连成一体。这些易例的结合,深刻表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阶段性、对立统一和体用不二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中的感通论包括感应论和变通论两部分。感应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中人们对同类相感、异类相感、显感、潜感等进行了探讨,并把感应的机制分为气类感应和存在感应。变通论是感应论的进一步深化。变是过程,通是结果。通是在事物与事物之间呈现出来的。通具有存在论、认识论、实践论三层意义。感通论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与源出于西方的近现代科学技术思想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在张载的哲学逻辑中,“太虚”是散而未聚的“气”,万物是“气”在“聚散”过程中所表现的暂时形态。“聚散”是广义的“生成”,“动”与“静”、“化”与“变”、“神”与“神化”等都是 “聚散”的范畴。“气之聚散”诠释了审美关系的生成,人通过“变化气质”成为审美主体,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感而生则聚而有象”,审美客体便当下生成。张载“气之聚散”思想为美学思考的生成视野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 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的观念是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这种整体观念是以时间和空间纵横交错的变化来体现的。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所谓年、月、日、昼夜、四时等划分,源于太阳、地球、月亮、星辰之间的相互运动,从而产生自然界阴阳的消长和变化,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由于人与天地之气息息相通,人体的生理病理也随之发生变化;由于生理病理的变化,也决定了时间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之间的密切关系。《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与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这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得出的自然与人体关系的朴素而精辟的结论,说明人居于天复地载、阴阳升降的“气交变”之中。日月星辰的往来,春夏秋冬的变迁,旦暮昼夜的更替,子午卯西的推移,人体的阴阳气血亦随之起伏波动。所谓“时间就是生命”,这不但说明人的生命随时间流逝而消亡,更说明时间的变化与人体生命活动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由于祖国医学的时间观念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所以几千年  相似文献   

13.
气范畴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最基本范畴之一,产生于先秦时期的气论哲学,不仅是我国古代第一次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说明,而且也基本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路径和基本模式。中国古代天文学、医学、文学、哲学的发展受气论哲学影响最深、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在他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中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着巨变的历史进程,"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然而,"变"是否是世界发展永恒的乐章,高等教育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是否也存在诸多"不变"的要素?从"巨变"中区分"不变"的事物,无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变",有助于加深对高教本质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事物的发展变化无不服从于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性。为什么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会发展变化?它们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是什么?在这些问题上历来存在着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对立和斗争。毛主席指出:“共产党人的任务就在于揭露反动派和形而上学的错  相似文献   

16.
先秦“元气”论认为,“气”是宇宙演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和动力,“气”也能解释人的生命现象。而到汉代“元气”论被发扬光大了,在“元气”论中,哲学与自然科学进一步交融渗透,“元气”论被借鉴和引进到汉代天文学、医学、音乐学之中,“元气”论被王允引入文学理论也就构成了他的禀气论,曹丕将“元气”论和禀气论融入文学批评,构建了他的“文气”说。  相似文献   

17.
事物发展过程的阶段,有些是属于量变过程中部分貭变的范疇,有些是属于貭变过程中阶段性的范疇。如果籠統地把事物发展的阶段性,都当做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貭变,就混淆了量变过程中部分貭变和貭变过程中阶段性的界綫,也就否定了有过渡阶段的貭变形式的存在。关于量变过程中部分貭变和較长的貭变过程中的阶段性的区別問題,吳江同志在《新建設》61年第12期发表的文章中已提出过,可是,他沒有加以闡述。而目前,在好些論述量变过程中部分貭变的文章中,存在着籠統地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諸阶段都当作  相似文献   

18.
杨俊峰 《东方论坛》2016,(3):120-126
作为儒学思想形态,朱子理气论不仅是为了说明世界之存在,更重要的是为儒家道德修养实践提供依据与基础.因此,他一方面要将理作为现实世界之本体,从理出发对世界万物作为解释;另一方面又要坚持理之纯粹性,从而保证儒家的价值定向.这两方面的不同考量导致了其思想中宇宙论与价值论两种不同视角之重叠.从宇宙论视角看,理气从来都是"一体浑成",而决非"两元对立";理不仅从理论上说是气运动变化的根源,而且也实际地具有着主宰与制约气之作用.从价值论视角看,纯粹之理自身则总与那未完全实现理的实然之气或具体事物间表现出某种差距,从而产生了"理气为二""气强理弱"的种种观感.朱子对宇宙论与价值论两重视角之存在亦未有明确之自觉与区分,于是造成了后世对理气关系的种种困惑.  相似文献   

19.
葛洪对在历史和民间拥有广泛影响的吕尚提出了严厉批评,主要因为吕尚曾有过杀戮隐士的行为。葛洪认为,吕尚诛杀隐士的行为与一屠夫无异,并且这种没有眼光的恶举为齐国的统治埋下了祸根。葛洪不惜与人们的偶像吕尚为敌,一方面是为隐逸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张目,另外一方面也与他一向秉持的道家无为治国的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20.
葛洪奉行的人生哲学经历了从前期的"务实"到中后期"尚虚"的转变,即其思想发展轨迹从服膺儒学到神游于儒道,最后皈依玄道。研究者普遍认为玄学思潮、政治变故及其人生经历是导致葛洪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但笔者认为葛洪家族渊源也是导致其思想发生转变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