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应用文写作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这就对应用文写作者的必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与时代同步的写作者,应当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厚度";具备对国家政治背景,国际环境等过去与时政的"深度";具备知识、文学修养、科学文化知识的"广度".同时具备"三度"的写作者,才能与时代同发展,共进步.  相似文献   

2.
写作建构论     
一写作的奥秘在哪里,这是一个人类自古关心的古老课题。人类曾试图对之作出各种解释:当人们强调写作奥秘在于写作有丰富的生活,具有了源头活水时,这实质是强调了客体能量系统;当人们强调写作的奥妙在于写作者总是敏于掌握和创造写作技巧、具有极强形式感的时侯,这实质是强调了形式(或符号)能量系统;当人们强调写作的奥秘在于写作者思想和情感很有质量、主体具备创作的潜能和个性时,这实质是过分强调了主体能量系统。实际的情况是“独木不成林”。令人困惑的是,片面地强调某一侧面的现象却总在写作理论史上交替发生。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写作作为一种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内驱力的写作新模式,它与非主体写作的现实分野在于言语创造性。言语创造力赋予主体性写作主体突围的内在力量和个性化的言语表现,是主体性写作的现实基点。而言语意识、自由与游戏精神和灵性悟性则赋予写作主体言语创造力的灵感、精神和素养,让言语创造力的养成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写作主体意识是指写作者自觉地、充满兴趣与激情地从事写作及与写作有关的一切活动并写出有深度有创意作品的主动性。具备写作主体意识是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动力源泉。培养写作主体意识,必须对学生进行体系化理论教学与系统化写作行为训练,必须有教师自我主体意识的引导,也必须加重阅读教学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写作者为认知主体的高度主体化循环式的动态认知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这三个阶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写作过程的动态和认知特性,从而指导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6.
高校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与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目前高校应用写作的教学状况却不甚理想,存在教学对象缺乏主体性、写作课程的内容设置缺乏科学的训练性等问题,认为应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三个方面对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相关研究已证实元认知知识在二语写作中的重要性。因此,自觉提高写作者的元认知意识,加强元认知知识的运用,无疑能更好反作用于二语写作。文章从认知主体出发,探讨了如何在二语写作中有效地对元认知知识加以调节和监控。最后得出只有在自我监控与外部监控、宏观监控与微观监控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写作者的元认知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二语写作。  相似文献   

8.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对客观现实间接、概括的反映。应用文是写作者思维的产物,应用写作需要作者具有完善的、综合的知识结构与智能结构。在智能结构诸要素中,思维力处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核心地位,贯穿于应用写作的全过程。要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思维能力,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维力的培养,强化思维定势养成训练、思维品质训练和思维纠错训练,以引领、促进其它写作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现代应用文写作发展的几种基本趋势,如多语化、主体内容经济化、写作格式规范化等,并说明了现代应用文写作的重要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0.
哀祭文作为应用文的一大类别,它在材料的选择、感情的抒发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一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其它应用文体所不具有的特殊要求。从哀祭文写作的特殊性,可以推知应用写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刘勰的哀祭文写作理论给我们一个极其重要的启示:尽管应用文都具有实用的功能,但由于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体现不同的目的,因而需要或“全任质素”或“杂用文绮”的写法。一句话,应用写作并不一概拒绝文学的手法!把应用文一概视为“简易通俗”,这是未能深入地认识应用文写作规律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法国新小说派作家认为,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将是能够表现20世纪时代特征的新小说.新小说的"新"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注重写物、迷宫式的情节、零度写作与读者参与.新小说派作家对现实、物化、以及主观性和客观性等问题也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新小说从它诞生之初就有人宣告它的死亡,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新小说派作家却仍然在创作…….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史意识、文学史观的形成必然受制于历史、现实与个体,文学史著作因而具有天生的主观性,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学史对象的选择、诠释和文学历史文本建构的主观性、个人性,刘云若的文学史命运和绘形,便是此主观性的具体体现.文学史著选择、过滤众多史料时,不可舍弃深刻影响作家创作内在生成机制及其心理构成的部分;文学史家在书写时应高屋建瓴地透视对象的作品,深层次把握作家创作的灵魂.只有这样,能在史实和史识的博达洞见中,与对象作有价值的、心灵深处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被文学史遗忘的《小说季报》集中彰显了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文学的嬗变.基于鸳鸯蝴蝶派作家的“共和”语境体验,他们将“导世牖民”作为办刊宗旨,与此同时,却又认同于传统小说观念和娱乐化的写作方式,这使其创作呈现出多元面相.《小说季报》中的老派鸳蝴作家在现代语境的压力下,悖论式地解构了他们营建的古典文学世界,而新生代鸳蝴作家则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这些嬗变特征的发掘可以修正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唯娱乐化的笼统印象.  相似文献   

14.
冯积岐所秉持的是一种独立的写作姿态,其写作方式及其作品所再现的生存经验与某一时期的写作主流是疏离的,他所讲述的"西部"也和主流批评界所想象的"西部"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他的写作价值并没有被文坛、主流批评界、大众读者所真正认可.当代文坛存在着大量的像冯积岐这样的地方作家,他们的生存方式、写作方式、写作经验比较特殊,同样没有进入主流批评家的视野,在一种时代的"共名"状态下,他们的创作与存在往往被忽略或遮蔽.本文以冯积岐为个案,试图把一种地方性写作纳入自己的考察视野,其意义在于考察地方性的经验和记忆如何与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和记忆相链接,并以此反思当代文坛和批评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约瑟夫·海勒的成名作,《等待戈多》是英国后现代主义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成名作。在这两部著作中,海勒和贝克特都采用“黑色幽默”的创作手法,以诙谐讽刺的语调,深刻反映了人生的痛苦和世界的荒诞,探究了人类存在的意义。通过比较这两部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创作形式解读了文本中黑色幽默的后现代艺术创作手法,揭示了作品中黑色幽默所反映的西方后现代社会人孤独、焦虑和无助的心理,并阐述了黑色幽默的警世意义。这两位作家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深刻洞察及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忧虑,对解决现代人精神领域出现的问题极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冯积岐所秉持的是一种独立的写作姿态.其写作方式及其作品所再现的生存经验与某一时期的写作主流是疏离的,他所讲述的“西部”也和主流批评界所想象的“西部”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他的写作价值并没有被文坛、主流批评界、大众读者所真正认可。当代文坛存在着大量的像冯积岐这样的地方作家,他们的生存方式、写作方式、写作经验比较特殊,同样没有进入主流批评家的视野,在一种时代的“共名”状态下,他们的创作与存在往往被忽略或遮蔽。本文以冯积岐为个案,试图把一种地方性写作纳入自己的考察视野,其意义在于考察地方性的经验和记忆如何与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和记忆相链接,并以此反思当代文坛和批评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也谈宝贝作家与身体写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体写作”是“宝贝作家”卫慧、棉棉创作的主要特点 ,宝贝作家所谓的“身体写作”是指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生命去经历生活 ,体验生活 ,然后把这种最本质最真实的经历和体验用文学的手段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作为自先锋文学开始就为文坛所瞩目的作家,苏童与毕飞宇虽分属于20世纪80和90年代的文学阶段,但两者在诸多方面的共同之处,决定了他们可以作为考察自先锋文学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脉络的代表作家。在考察两者生存空间与创作历程之后,如何介入历史叙事、展现创作技巧和写作题材,以及适应为时代而进行写作的转变,构成了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并产生了证诸文学历史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福克纳与金庸小说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克纳和金庸是两位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作家,但他们的小说创作却有着某些精神上的相似.在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和后江湖世界、种族歧视与民族斗争、人与自然风光、探寻普通人的命运等四个方面,都表现出了这种精神上的相似与细微差异.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创造性处理,使他们成为伟大的文学家.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以前的几个世纪里,英国女性已介入写作,初步而曲折地展现女性对世界的体验和需求,力图表现女性作为特殊创造者所具有的特质。尽管她们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文学话语权,没能摆脱男性菲勒斯主义,解构男性逻各斯,但她们的写作体验及成就对于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的勃发具有巨大的昭示与累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