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1966年春,中国形势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文化大革命"有一触即发之势。5月4日至2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没有参加会议,但整个会议议程完全是按照他的意图进行的。林彪在会上作了长篇讲话,大谈"政变经"和"天才论"。7月,毛泽东在给江青的一封信中说:"我的朋友(按:指林彪)的讲话,中央催着要发,我准备同意  相似文献   

2.
谢东明 《办公室业务》2013,(13):228+232
文章试图从美国一贯奉行的战争伦理观——"正义原则"的角度,确认正义战争的基本标准和构成要件,重新考察美伊战争的"正当理由"、整个过程及最终结果,进而对战争的非正义性进行全面分析,论证美国现实战争的非正义性与美国正义战争观背道而驰,提出战争伦理应承担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历史使命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08,(15):12-12
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审计"是国家财政的"看家狗",新任审计长刘家义是怎样看待审计的呢?在最近的多个会议上,刘家义一再强调了审计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这一观点。他指出,国家  相似文献   

4.
时政资讯     
《办公室业务》2012,(2):4-7
<正>胡锦涛发表2012年新年贺词新年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题为《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年贺词。他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5.
<正>1960年12月24日到1961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毛泽东在听取各省对农村情况的汇报中,逐渐形成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想法,他在闭幕会上发表了关于调查研究的讲话。在接着召开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希望这一年,1961年,成为一个调查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要在实际中去调查,在实践中才能认识客观事物。在毛泽东的大力倡导下,1961年3月广州会议结束后,除林彪外,中央常委全部下到农村搞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战争启示录     
蔡伟 《领导文萃》2010,(9):47-49
<正>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公司内部的一段讲话在企业界广受推崇。在这篇题为《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的讲话中他多次提起:"应该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后方配备的先进设备、优质资源应该在前线一发现目标和机会时就能及时发挥作用,提供有效的支持,而不是由拥有资源的人来指挥战争、拥兵自重。"  相似文献   

7.
李同成 《领导科学》2003,(14):40-42
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亲率代表团参加莫斯科会议。中苏双方在准备《莫斯科宣言》等重大问题上进行争论。毛泽东深知《莫斯科宣言》的核心问题是战争与和平、和平过渡问题。这也是中苏双方争论的焦点。赫鲁晓夫到克里姆林宫看望毛泽东时,毛泽东主动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对现代的战争是一反对,二不怕。”毛泽东看了赫鲁晓夫一眼,继续说:“现在有人很害怕战争,这一点不奇怪。打仗这东西实在是把人害苦了。战争还要带来饥荒、瘟疫、抢掠……为什么要打仗哟。应该防止它,打不起来再好不过。可是光顾怕,这不行。你越怕,它就越要落到你的头上。…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利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只有政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全球化才有意义我认为,目前的时代不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而是以和平发展的愿望为主题的时代。但要谈和平与发展,不能只用人们的善良愿望为尺度,而应以事实为依据;我们只能从具体问题中说什么是真理。科索沃战争之初,过惯长期和平生活的南斯拉夫人已不知战争为何物,一人戴一个靶星,站在桥头上,都是知识分子。他们认为西方讲人权,不会真打你,后来就没人出来了,因为他们看到打来的导弹是真的。所以我们要从具体问题而不是从人的善良愿望中谈真理,谈和平与发展问题。美国并不反对中国发展,但…  相似文献   

9.
<正>与林彪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林彪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没有朋友,除了谈工作,从不聊天。1959年林彪出任国防部长后,高等军事学院教员李德被选为秘书,与林彪朝夕相处五年。5年中林彪只吩咐秘书李德请过两次客,他自己没有出  相似文献   

10.
一、近读湖北大学《领导科学论坛》编辑部副主编王修和同志的论文集,论文集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黑格尔哲学的评说;二是领导科学方面他所写的论文。我浏览了他的哲学论文,深佩他的理论勇气。我记得毛泽东同志1955年曾有一段口头指示:“我同意在北京大学开设黑格尔的哲学课。”他甚而引申说:“可以出版蒋介石的文集。”他说:“这样做,可能会有人学了之后走入歧途。但更重要的成果,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信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的口头指示,表达了我们领袖对信念的坚定性,也完全符合列宁的教导。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说:那些认为:“只要学习共产主义小册子,学几句共产主义的简单结论,就能成为共产主义者的人,只能变成最愚蠢的夸大狂。”果不其然,中国“文革”前,林彪主使编写的“毛主席语录”,不仅使中国很多人成为愚蠢的夸大狂,而且受林彪的愚弄和蒙蔽,成为林彪阴谋实现篡党篡国野心的俘虏。回顾历史,我就深佩王修和的理论勇气。他研究黑格尔哲学,没有使他成为唯心论者,反而使他坚定地信仰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用马列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观察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指导他研究领导哲学和领导科学。我想,王修和的深厚的哲学底蕴和他的理论勇气与创新精神,恰恰是我们许多研究领导科学的学者,应当认真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赵楚 《领导文萃》2014,(18):40-44
<正>大历史风云中的三个将军假如要普通中国读者说出汉匈漫长战争史上三个最著名的将军,一般人都会选李广、卫青和霍去病。这三位名将的声名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是最显赫的,但他们的命运在从和平到战争的大转变中却天差地别。李广"难封",在崇尚军功的秦汉时代,他一生经历文帝、景帝和武帝三朝,服役40余年,他自己说,  相似文献   

12.
市场原则彻底地征服了战争,并从多个方面影响并浸润战争的全过程。当代战争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寻利倾向。指导经济活动的方法也自觉不自觉地搬到军事对抗的领域,最经典的就是风险和机会、成本和利益的评估。打不打?打什么?怎么打?如何回答这3个贯穿战争全过程的问题,都取决于机会与风险、收益与代价之间的比较。打不打:在风险与机会间权衡打不打?这一直是困扰最高决策当局的大难题。自在越南打了一场得不偿失的仗后,美国人对“打不打”的问题也更重视了。其中影响最深远的看法出自美国前国防部长温伯格。他在1984年的一次讲话中对“打不打”…  相似文献   

13.
讲话是人的本能,也是表情达意、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对领导干部而言,“讲话”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今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了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他在阐述“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时,强调“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以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4.
海艳娟 《领导文萃》2014,(13):62-64
正2014年2月4日,微软正式宣布,任命内部高管萨蒂亚·纳德拉为公司新任CEO。纳德拉因此成为继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之后,微软历史上第三位CEO,也是首位印度裔CEO。任命消息一公开,迅速地,超过20万条搜索结果指向同一个问题:谁是萨蒂亚·纳德拉?他戴黑框眼镜,光头,宽脑门,肤色接近深棕,身材瘦削修长,笑起来很腼腆,讲话时稍带印度南部口音。与比尔·盖茨的衬  相似文献   

15.
1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评战犯求和》、《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和平"》、《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个答案》、《南京政府向何处?》  相似文献   

16.
正从很多迹象看,东亚正走上一条通往冲突乃至战争的危险道路。无论是域外大国还是区域内较小国家,大都把中国的崛起视为"威胁"。于是,各方都打着"和平"的大旗来对付中国。美国大张旗鼓地"重返亚洲",说是为了通过"平衡中国"而维持区域和平。日本想通过"国家正常化"来抗衡中国力量,并在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是站在时代前列,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是一以贯之的。1986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天津发表讲话时说:“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江泽民同志指出:“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中央再次强调讲政治,并把它与讲学习、讲正气连在一起,在全国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新视野     
《领导科学》2012,(22):20-21
对政治发展思路的新阐述最近,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包含着许多理论创新观点。第一,首次提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的观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不是某一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伦敦 《决策探索》2005,(12):92-92
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9日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就中国发展方向等问题发表重要演讲。他明确指出,中国选择和坚持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永芳 《领导之友》2014,(12):51-52
正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其一生中与报刊有着不解之缘,不但喜欢看报,而且热衷于办报、买报及为报刊撰稿、题写报名等,无论是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都时刻关注着报刊,并利用报刊了解天下大事,指导工作。订报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全校只订了2份报纸,因为报少人多,毛泽东就自费订了1份。他的父亲知道后,说他"浪费",但毛泽东仍从牙缝里挤钱订报。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