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世纪以来,欧洲传教士把有关中国的信息持续介绍到欧洲,并因而形成欧洲人对于中国文化的不同看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社会陷入一种混乱和焦虑之中,人们渴望用新的思想,为自己的迷失找到一条出路。德国作家德布林创作了《王伦三跳》,试图借助于中国哲学和宗教思想,为当时迷惘的欧洲人提供一条自我救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就顾炎武《日知录》一书对日本汉学的影响,从清代学术史、日本馆藏《日知录》版本、日本汉学家论顾炎武与《日知录》三个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形成注重以“仁”为本的儒家美学,力图建立情感、心理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品德高尚的理想人格;道家美学注重“道”,追求人与自然的诗意对话,达到物我合一的至高审美境界,成为儒家美学的有利补充,两者在相互冲突、同化中发展、创新,共同构成中国美学的主体,体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性。  相似文献   

4.
创办于1890年的《通报》是国际性权威汉学杂志之一,是法国为汉学界所做的一个重大贡献。本文对早期《通报》(1890—1944年)的创办背景、栏目内容等方面作了简要的介绍,通过分析早期《通报》关于中国科技的论文,探讨当时西方汉学界对中国科技史的介绍和研究,以期对人们了解和研究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的中西文化交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英国传教士詹宁斯的《诗经》译本,作为目前仅有的九种《诗经》英文全译本中出现较早的一部,在汉学传播史上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诗经》学与《诗经》翻译之间阐释与被阐释的矛盾运动关系入手,综合运用训诂学、比较文学等研究方法,深入考察詹宁斯《诗经》全译本的产生、思想特质及其在汉学传播史上的贡献。詹宁斯向英语读者介绍东方经典著作,十分重视传达原作的"深厚道德感"。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詹宁斯翻译《诗经》所依据的评注本,还基本上属于中国传统经学的范畴,因而这也决定了其《诗经》译本往往无法摆脱传统经学的羁绊。  相似文献   

6.
《帕切斯游记》是1625年前辑录早期汉学著作和英国地理发现资料的一部百科全书,极具史料价值,一直为国外学者所倚重,但国内学者对此鲜有研究。作者帕切斯通过对欧洲早期汉学作品的搜集、整理、节选、评注等方式向读者展示了当时欧洲社会中较为真实的中国形象。其严谨的现代研究方法脱离了英国旧有的单纯转译模式,成为英国汉学发韧之端。  相似文献   

7.
生死观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司马迁和《史记》更是无以回避。探讨分析了司马迁之生死观在《史记》中的体现及内涵,并略论了司马迁生死观对儒道两家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随着历史的发展,四家的命运迥然相异,其中墨学沉寂,法家逐渐式微,儒家崛起并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位置,道家紧跟其后,与儒学相配合,一张一弛,引领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这其中的原因只能结合四个学派的思维特质去分析才能得以明了。  相似文献   

9.
范宁的《论语》注,秉承古朴平实的汉学传统.注重训诂,对汉儒旧注加以精确审定,多有新见.义理阐发,现实性强;虽瑕瑜互见,但绝少受玄学影响,与魏晋玄学化注经的主流迥然相异.  相似文献   

10.
《三言》、《二拍》中的商人题材小说生动地展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商业活动及商业繁荣下的社会生活,可谓“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文章根据《三言》、《二拍》中涉及到的微商的相关故事,梳理出徽商在钱财方面的观念,阐释了他们在钱财的作用、如何获取钱财以及钱财的使用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由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版《五行》及郭店楚简版《五行》的差异,可以判定子思的思想与道家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由于各学派间的分化和对立,后世儒家学者对前辈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但与后世各家学派之间有目的、有计划的激烈斗争不同,儒家学派的初始成员对其他学说还是持一种包容和学习的态度.他们之间的误会,可归结为遭遇性的误会.而随着世新俗异、学派纷起,儒家被迫参与到各派的争鸣之中,并注意维护自身学说的权威性和强调自我继承的正统性.  相似文献   

12.
《吕氏春秋》集先秦各家思想之大成,关于诚信思想的论述非常丰富,其诚信思想与精气学说相结合,由精气流行贯通天地万物,通过天行有常的自然规律和天降灾祥的原始信仰,为诚信思想提供本体论基础;再从修身、养生、处世、治国及用兵等诸多方面论述诚信思想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效果,为诚信思想构建宏大的价值论体系;还从劝学、贵生和正法三个角度为诚信品质的养成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修养论路径。就诚信修养而言,接受诚信教育属于人的主观努力,尊重生命保养真性属于人对诚信行为的心理认同,而制定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则是构建整个社会诚信监督机制的外在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庄子》的有关记载中,发现《庄子》一书中的孔子既"具有道家思想的儒者形象",又有"道家的反面形象"。进而又从书中"以重言为真"的写作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儒道两家之间既互相矛盾又互相渗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葡萄牙在华耶稣会士安文思的《中国新志》1688年出版,成为欧洲汉学发展史上的标志性著作。英国作为欧洲大陆汉学圈的一员自然受到了该部著作的深刻影响。《中国新志》的英译本于同年出版。但国内外学术界对该译本的译者、版本问题存在着一些谬误,文章依据新发现的史料就此展开考证,以期还原一部分史实真相,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5.
《孟子》《庄子》中的寓言故事集中体现了孟子和庄子不同的思维方式。孟子和庄子作为先秦儒道两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的思维方式大致代表了先秦儒道两家的思维方式。以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直觉思维和类比性逻辑思维;以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16.
《夷坚志》《三言》中关于古代江右信仰故事为数不少,而信仰人群多为官吏和读书人。这些信仰的盛行是基于人们心理和精神的需要,便逐渐形成一种风习。其中值得称道的是:三教合一,信仰多元,解宿怨、释前嫌等故事的传播,有益于当时乃至当今社会和谐的构建;而革除传统顽习,变文人相轻为文人相亲,变同行是冤家为同行为知交契友故事的流传,有利于良好社会新风的形成;至于原本带有消极因素的命皆前定、鬼神观念、冤报业报等内容的故事,作者却拿来作为震慑人心的佐证资料以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对净化思想、发掘善心亦不无裨益,但须明辨是非、把握分寸和批判地接受。  相似文献   

17.
江藩撰写的《汉学师承记》历来被视为清代学术史的重要资料,但是在该书学术内涵的解读方面尚有待发之覆。此书的学术意义与作者的撰述动机密切相关。江藩撰写本书特别与阮元总辑《国史儒林传》一事有关,江氏的意图是要影响《国史儒林传》的编撰。由此江藩以正史的笔法和规模,在《汉学师承记》中构建了一个以“汉学”为正宗的清代儒学学术史,在此过程中他强化了汉宋门户之见,将主宋学者摒弃在外。正是因为其强烈的门户之见,《汉学师承记》才引起宋学者的激烈反对,但是因为具有正史的笔法和规模并得到阮元的支持,它得以对整个清代学术史的书写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太平经》看三字连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字连文是汉语发展史中特殊的词汇现象 ,以东汉道教典籍《太平经》为依据 ,从数量、结构、词性、语素、词序、成因六个方面考察三字连文的一些基本特点 ,探讨其兴衰原因。  相似文献   

19.
柯文的《历史三调》是其蕴含人本主义丰富内容的重要代表作。他对历史参与者经历和体验的重视、对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的尝试,都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也体现了他对普遍人性的信念和探寻。柯文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呈现出显著的"复调"色彩,但这种人本主义倾向将他和以解构为主旨的后现代主义史学家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20.
在《汉书?游侠传》中,班固虽然从儒家立场出发,对游侠进行了批判,但同时他也以非常客观的态度对游侠史和西汉游侠概况进行了总结。他对游侠的载录具有全面性和合理性,而少了司马迁的片面和理想化。游侠精神与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班固衡量游侠时,特别注重其自身所体现出的儒家思想。此外,他还对游侠与儒士两种不同的人生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