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孟谦 《社区》2014,(15):1-1
现在中小学生假期作业中有一项内容叫“社会实践”,即要求孩子在假期中去社区做些公共服务,然后到社区居委会盖章确认,这也被称为“社区作业”。据社区工作人员讲,如果孩子没能做到,临近开学家长便直接去社区居委会要求通融一下,把这个章盖上,这并不难,居委会也不会为难孩子。据说,居委会每逢假期都要盖很多这样的章,但并不深完孩子到底“实践”了没有。  相似文献   

2.
赵作成 《社区》2003,(19):36-37
对社区行政管理事务开展“零距离”服务,拉近社区居委会与群众距离。协助有关部门搞好户口、计生、治安管理是法律赋予社区居委会的基本职责。以往作为街道办事处的“腿”,社区居委会只注重“管”事,结果“管”出了距离,拉远了与居民的感情。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是社区居委会贴近群众的根本要求。胶州市在社区居委会中开展了行政事务“零距离”服务活动,每个社区居委会干部都把自己的办公电话、手机、住宅电话公布于众,发放到居民手中,现代  相似文献   

3.
杜丽娟 《社区》2015,(10):29-29
说起社区的“多方共治”,除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之外,另外一个庞大的社区治理群体就是社区居民自己。社区居民不仅仅是社区治理的客体,同时也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如何充分动员全体社区居民通过一定的组织、一定的方式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活动中,如何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全面提升社区整体的治理能力。江苏省苏州市玲珑湾社区为此不断地探索整体治理方式,结合自身居委会管理和服务强、居民自治自管能力弱的现状,在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社工委的指导下,成功推行由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指导和管理下的居民自治理事会,让社区居民真正感受的“我的家园我做主”,不断提升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苑  陈璇  赵玮 《社区》2008,(1):29-30
社区教育即是社区自我服务的内在要求,又是社区自我教育的应有之义,同时又是一项需要社区内的所有子系统(如居委会、居民、学校等)都要发挥作用的系统工程,非一家之力所能及。如何为社区成员特别是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一些社区干部在社区教育的实践中逐步破解着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5.
王正娟 《社区》2005,(4):26-27
1998年5月,宁波市白鹤街道在紫鹃社区创办了宁波市第一所“四点钟学校”。当时,紫鹃居委会发现,很多学生放学后无人管理,家长不放心,学校也不放心。为了让孩子们在四点钟放学以后也能有地方学习、活动,居委会决定创建一个“四点钟学校”。办个学校可没有想像的那么容易。居委会要腾出专用的房子,配备专门居干负责日常管理,在学校与家庭管理的盲点时段,督促并帮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并无偿为社区居民家庭提供教育服务。家长们起初还有些不放心,但后来,居委会周到的服务使他们都乐意把孩子送过来。2002年夏天,“四点钟学校”供不应求,通过多方…  相似文献   

6.
陈华  何光耀 《社区》2003,(23):14-15
社区建设水平的提高,社区服务领域的拓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的充分发挥。而妨碍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充分发挥的一大制约因素,就是社区居委会承担了大量的行政性事务及超出其自治范围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事务。 据我们近期对苏州市社区的调查,虽然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减轻居委会负担,但居委会工作负担仍然突出地表现为“四个多”:一是各级政府部门及街道向社区居委会布置的工作任务多;二是需要社区居委会盖章证明的具体事项多;三是各类创建活动和检查、考核事项多;四是老新村基础设施落后引发的矛盾纠纷多。  相似文献   

7.
余坤明  陈伟东  李德秋 《社区》2005,(19):16-17
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社区居委会负担问题日益凸显,甚至成为阻碍社区发展的“瓶颈”。最近,笔者对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减负”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该区以理顺社区管理体制为突破口,坚持从源头上治理社区居委会负担的做法,为当前破解“社区减负”这一难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职能转变试点堵住社区居委会行政性负担的源头目前,政府管理工作大量进入社区,但这种“进社区”往往只是工作任务进社区,相应的工作人员、工作经费、服务承诺、监督考核却没有进入社区,给社区居委会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负担。为解决这一问题,江汉区在将政府…  相似文献   

8.
何潇 《社区》2004,(9):4-8
本来,把在居委会从事领导和管理工作的人称为居委会干部也没有什么不妥。但由于人们的习惯认识中,“干部”是与“公家人”——公务人员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居委会干部这一称呼就变得模糊和暧昧了。实际工作中,居委会干部们的身份也是模糊和暧昧的。社区建设庞大阵容中的社区民主自治机制建设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悖离:一方面我们希望基层政府要尊重居委会的自治组织地位,不要把它当做自己的“腿”和“嘴”;一方面随着基层政府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关注和投入的加大,“腿”和“嘴”早已升级为“直属部队”——君不见有多少地方把对居委会的考核列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把享受科或股级待遇、列入事业编制作为对居委会人员的最大奖励。这种悖离在现实中的一个突出反映就是随意撤换、调动居委会成员这种违背居委会组织法原则的现象一再发生。是法律跟不上实践发展的需要,还是实践发展背离了法律精神?十届人大已将居委会组织法的修订列入日程。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抛砖引玉。我们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方涛 《社区》2005,(14):26-27
“我们的工资很少,都还不到最低工资标准,这样的工作没办法做好。”——L社区一位居委会工作人员“居委会是我们‘自己的组织’吗?有了纠纷,找他们也没用。”——L社区的一位社区居民“社区图书室的书又旧,价值又小,还不如不去。”——L社区的一位社区居民“我们的工作与居委会无关,我们自己做自己的工作,不和居委会打交道。”——L社区物业管理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L社区是武汉市的一个普通社区,也是我们这次社区个案调查的对象。与其他社区一样,L社区有5名居委会干部,主任1人,2名委员分管治安和计划生育,另外2名是由街道委派,分管社保和…  相似文献   

10.
在丹麦感受儿童照顾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叙 《社区》2004,(13):27-28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句我们常用的比喻在北欧也同样适用。祖国的花朵自然会得到阳光雨露最多的滋润,这一点即便是在丹麦走马观花地看一眼也会有几分感受。青少年俱乐部的操场上孩子们在奔、路边阿姨推着能坐4个宝宝的专用小车、街心公园里学生们在热热闹闹地聚会,这些已经成了丹麦社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丹麦,儿童福利保障的数额很高,儿童照顾服务周到,一般家庭养育子女都不会有后顾之忧。丹麦的儿童照顾服务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有很多借鉴意义,归纳起来,它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儿童日间照顾服务在哥本哈根,11个月以上的儿童都可以经…  相似文献   

11.
刘宝庆 《社区》2003,(21):14-14
“小巷总理”是对居委会主任的誉称,说明居委会主任管的事纷繁复杂,如果这一职务让保一方平安的公安民警担任会怎样呢?最近,一些地方出现了社区民警担任居委会副主任的做法。在这之前听说有大学生担任“小巷总理”的,还有“老外”也在社区谋一职的,但民警担任居委会副主任还是头一次听说,看来“小巷总理”还蛮有吸引力的。民警当“小巷总理”不是过一把“总理”瘾吧?有人投赞成票,但我对民警当居委会副主任始终持反对态度。民警当“小巷总理”(居委会副主任)有与民“争誉”、“争利”之嫌。据了解,尽管社区民警兼任居委会副主任要贯彻“四不…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02,(13):30-31
一、实施减负工程的重要性新型社区居委会构建后,户数多,地域大,服务与管理的难度相对增加,工作任务日趋繁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社区居委会共承担着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环境卫生等17类139项工作任务,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造成了社区居委会负担过重,“三多”是:考核、检查多;材料、会议多;指派任务多。“三少”是:自己支配的时间少;走  相似文献   

13.
黄贤云 《社区》2010,(7):51-51
居委会处理的居民事务多而杂,甚至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处理起来并非易事,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居委会遇到一些难断的麻烦事,该如何应对呢?天津市怡然社区也遇到过一些难以处理的麻烦事,但每次都能处理得让几方满意,说到技巧,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张承敏认为“用心”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社区时讯     
《社区》2004,(20):14-15
北京市西城区 社区出现“片儿医” 最近,北京西城区玉桃园小区的10个居委会也像派出所的“片儿警”一样有了“片儿医”——责任医生。这种贴近社区居民的医疗服务模式今年刚一推出,就受到居民的欢迎。 所谓“片儿医”,就是社区卫生服务站把站里的医生分派到辖区的各个居委会担任责任医生,并采取“三定”的形式,即定人、定时、定点到居委会为社区居民服务。居委会还把责任医生的照片和联系电话像“片儿警”一样,张贴在公示栏中,便于居民熟悉和联系。 玉桃园居委会主任介绍:“前几天,  相似文献   

15.
罗文 《社区》2014,(31):17-17
作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对社区体制进行改革,使社区党委和居委会权责更加明晰,并强化了居委会作为社区居民自治的核心。以往社区工作站“牌子多、台账多、检查评比多”,工作不堪重负,居委会职能不断弱化,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得不到发挥。  相似文献   

16.
赵杰昌  周刚 《社区》2011,(3):9-9
就像央视春晚的“备战”一样,社区居委会对每年的春节如何过都有各自的打算。有些居委会在几个月前就早早开始准备了。一般来讲,春节是中国人要“在家度过”的节日,在这段时间里,人们离家最近,对社区的需求也最多。  相似文献   

17.
朱珉迕  陆一波  缪毅容 《社区》2012,(13):32-32
她们在居委会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0多年,是不折不扣的社区“老人”。然而,城市在发展,社区的服务范围、服务对象,甚至格局都发生了变化,她们该如何应对呢? 一样是做居委会干部,搬到浦江世博家园的陈建萍明显感到,自己比过去“累多了”。 2000年起,陈建萍在上海市黄浦区董家渡街道当居委会干部,那时居委会有10多人,一人负责一个条线,工作不算太繁杂。2006年8月,她应聘成为世博家园五居委会的书记兼主任时,共事的只有1人;居委会的10余项条线工作和各种社区事务,就由她俩一肩挑。  相似文献   

18.
黎辉 《社区》2011,(7):19-20
湖南省长沙市侯家塘街道电院社区居委会通过与物业公司有效衔接,加强社区与物业公司服务、管理职能的融合,以人员交叉任职,信息、服务、管理一体化及资源共享为手段,逐步建立起社区、物业一体化服务管理体系,使社区管理与物业服务品质得到有效提升。社区先后荣获湖南省“最充分就业社区”、长沙市“文明社区”、长沙市“和谐示范社区”等30多项荣誉称号。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相似文献   

19.
韩全勇 《社区》2004,(8):17-17
读者:全国各地正在进行深入的社区建设,那么到底什么是社区,究竟应该如何理解社区呢?专家:这是读者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社区”有它特定的社会学含义,不能简单地把“居委会”理解为“社区”。如果对“社区”这个社会学术语作一个通俗的解释,那么用“大家庭”的理念来理解是再准确不过了。在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中有这样一个口号,那就是“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在人类历史上,“社区”本来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按照“大家庭”的模式去营造新型现代“社区”也是不会错的。城市社区的概念,是由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经验社会学派发…  相似文献   

20.
陈爱和 《社区》2004,(4):4-4
目前,社区居委会负担太重,需要减负,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改改“进社区”的提法。据笔者所知,青岛市四方区各社区居委会普遍承担着123项具体工作。这么多的工作,使得社区居委会不堪重负,疲于应付,直接影响党委、政府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实的质量,使社区无法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