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锐 《金陵瞭望》2010,(21):10-21
2010年6月12日,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这一天,南京成为世界的焦点。上午9点15分,南京大报恩寺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被打开,佛界顶级圣物“佛顶真骨舍利”盛世重光。据悉,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存世只有一块,世人已有1400年未见其真容。  相似文献   

2.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佛教是在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由古北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悉达多·乔答摩被后世佛徒尊称为释迎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在佛教典籍中,释迦牟尼也被尊为“佛陀”,简称“佛”。据说释迦牟尼出家后,到深山幽谷苦行六年,然后在菩提树下盘腿静坐,冥思默想,一连七天七夜,终于大彻大悟,证得正果。在佛教各派的观念中,“佛”主要不是被视为人格神,而是被视为大彻大悟的“觉者”,成佛也就是象佛那样获得智慧和证悟。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在古代东方历史上提出了独  相似文献   

3.
图片上的这尊释迦牟尼铜鎏金像,造型大气、流畅,颇为雄伟。佛面安泰慈祥、肃穆庄严,手势为“万佛向中”,寓意千佛万佛我之“中”,为佛主。特别值得介绍的是,该佛服饰满工,刻有如意结,法轮,寿桃,梅花鹿,  相似文献   

4.
惜别的海岸     
在恒河边,释迦牟尼佛与几个弟子一起散步的时候,他突然停住脚步问: “你们觉得,是四大海的海水多呢?还是无始生死以来,为爱人离去时,所流的泪水多呢?”  相似文献   

5.
杨桦 《社区》2008,(18):21-21
几年前我开始练习瑜伽,瑜伽是主张素食的,虽然我的那几个瑜伽教练哪个也不像吃素的。因为练瑜伽,我开始读佛经,出家人要素食是中国的梁武帝提出来的,其实和释迦牟尼并没有太多关系,当年的佛和弟子们都是化到什么就吃什么,绝不“挑肥拣瘦”。  相似文献   

6.
应县木塔发现辽代遗珍一百六十件,《文物》杂志一九八二年六期已做了报导,曾引起国内学术界和宗教界的极大兴趣,普遍认为系国内外重大发现之一.珍藏于木塔二层和四层释迦牟尼塑像内的两套七宝与佛牙舍利,本文准备详加介绍,并作初步探讨.1966年6月18日,在三层佛座下发现一花式银盒,内藏佛家七宝、佛牙舍利及折叠存放之“南无释迦牟尼佛像”等.此银盒与木塔四层主佛——释迦牟尼佛塑像木构骨架之中柱上端凹槽尺寸相合,又木塔发现之辽代瑰宝多放置此佛塑像内,故估计此花式银盒原放置在此塑像内,十年内乱中,有人偷偷取出,准备带走,因客观原因未能带走,方放置于木塔三层佛座下.此花式银盒及其内藏之佛家七宝与佛牙舍利等珍宝,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7.
余珊 《百姓生活》2010,(6):62-64
名扬海内外的佛教名寺法门寺,是东汉时期因供奉释迦牟尼佛指舍利而建塔、又因塔而建寺所形成的佛教寺院,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它东距西安市110公里,西离宝鸡市90公里,北依岐山,南临渭水,与秦岭主峰太白山遥遥相望,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是华夏最早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相似文献   

8.
由“阿弥陀佛”说到“21世纪”毛志成佛教信徒以及俗界众人,口头禅之一便是“阿弥陀佛”。但在实际上,此“禅”何意,怕是盲念者多,真知者少。弥陀佛是一尊佛的法号。此佛是何佛?答曰:未来佛。中国语汇中吸收了不少佛教用语,如“世界”、“幸福”、“真谛”、“觉...  相似文献   

9.
贵州名山梵净山,是百姓心目中的灵山,故又名"梵净灵山"。佛教文化中,灵山本指释迦牟尼佛驻锡道场灵鹫山;佛教传入东土之后,灵山被古人赋予了自性灵山塔之义。梵净灵山周边的人们视它为释迦牟尼佛与弥勒佛的道场,很早以来就形成了朝拜梵净灵山的民风习俗。梵净灵山朝拜,源于梵净山佛教文化的兴盛与教化。梵净灵山朝拜,本质是佛教徒对佛教心灵环保与生态和谐思想的最好实践与诠释。  相似文献   

10.
佛诞节 农历4月8日,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纪念日,俗称“佛诞节”,又称“俗佛节”。每年的此日,各国的佛寺及僧众都要举行育经法会,并根据“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传说,用香水洒洗佛身。一些东方国家,许多人家往往准备香花灯烛以供。 圣纪 圣纪,是各国穆斯林的重要宗教节日,据说,穆罕默德在希吉拉的十一年(公元632年)3月12日去世,故此日亦称“圣忌”。此节的主要活动是念经、颂圣、宣讲穆罕默德的事迹等。  相似文献   

11.
《释迦牟尼佛传》是星云大师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文学作品,是星云大师以虔诚的佛教徒的身份写作的佛传,这部作品承载了佛陀的基本理念,更承载了作者星云本人的基本理念。其写作思维和世俗作家、世俗学者迥然不同。其写作目的、写作策略受制于佛陀本人的历史、星云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星云本人的宗教革新思想,其对人间的思考亦展示了太虚大师以来尤其是星云本人倡导的人生佛教(或曰人间佛教)理念。相应地,作者也选择了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叙事策略,在人间情义与佛教道理之间取得了平衡。星云创作《释迦牟尼佛传》这一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宗教革命的尝试,《释迦牟尼佛传》也因此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  相似文献   

12.
《可乐》2010,(12):1-1
细读《西游记》,人们容易发现一个现象:神仙、菩萨,甚至妖精都喜欢开派对。我给您随便数数:神仙开的有“蟠桃会”、“人参果会”,佛界开的有“盂兰盆会”,妖精开的有“佛衣会”、“钉钯会”。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这都是些什么样的聚会,不就是寻开心吗。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佛教叙事诗──《摩诃萨陲传》初探娜琳阿盖(NarinArai)自从佛祖释迦牟尼开创以演讲故事等文学形式布道以来,历代高僧大德不仅效而仿之,而且发扬光大,并以此作为衣钵相传。在《甘珠尔》的《佛说贤愚经》和《丹珠尔》的《纠结圆生树》等佛教经典中佛本...  相似文献   

14.
袖珍小说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死亡——佛莱特。”  相似文献   

15.
“我是谁”,在哲学史上这一简短而又深刻的发问不知由此而产生了多少的哲学家,也不知由此而困惑了多少的哲学家。人们也许会轻易地回答:我不就是人吗?可人是谁?从哪里来?在哪里?到哪里去?事实上,这一发问真正触及到哲学的灵魂,“全部哲学就在于了解我是谁”(罗伊斯语)。打开人类哲学史,不论中国圣人孔子的“知人”,还是印度佛祖释迦牟尼的“佛”之  相似文献   

16.
汉语歇后语中的“谤佛”现象与中国佛教郑贵友§1、引言1.1、在汉语歇后语中,经常可以看到下边的例子:如来佛出虚恭──神气弥勒佛像供果──口善心恶和尚看嫁妆──没指望尼姑养儿子──岂有此理在这种情形中,我们发现所谓的“神目如电”,“佛法无边”之类神佛的...  相似文献   

17.
《胜鬘经》说:吾“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心地观经》指出:“八万四千总持门,能除惑障销魔众。”众生有八万四千之烦恼,故佛为之说八万四千之法门。  相似文献   

18.
《佛所行赞》是印度古代诗人马鸣创作的一部长篇叙事诗,主要描写佛陀释迦牟尼的一生。作为佛传文学的代表,其佛陀形象的塑造既有现实性,又有理想化及诗人自我人格的渗透,在佛传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作为一部大诗,作品在选材剪裁和艺术表现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今存有关佛教的文章30余篇,以至多有评者认为柳宗元是佛教忠实信徒。柳宗元好佛既有家庭影响,也有社会环境的原因,更有个人对佛教独到的见解。“好佛”是为“求道”,“好佛”是为“统合儒释”,同时也反映其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的碰撞。  相似文献   

20.
药师佛与藏医学云公保太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在一般见到的塑像或绘画中,与释迦牟尼佛相似,显得非常慈祥。药师佛与一般诸佛较大的区别主要在颜色上,药师佛全身呈蓝色,一般造形是左手结定印托钵,钵内盛有能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的大悲水(亦称甘露),右手持降三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