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调查"最根本的意义是如何着手认识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在大转型的时代,各种学说、主义、思潮纷繁。一些有识之士痛切地认识到,轰轰烈烈的革命破坏性太大,广大的老百姓因此而付出的代价也太大。更重要的是,以激烈的手段建构起来的制度,常常如沙滩上起高楼,不久便会坍塌,他们因此提出,需要脚踏实地地做扎实的基础工作——社会调查,这是一切社会变革之本。李景汉的功绩就在于,他是近代中国社会调查的典范实践者。自20世纪一十年代开始,他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做了许多极有价值却常遭人误解的工作。他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堪称中国社会调查的典范。本文仅勾画出李景汉在20世纪20年代所做几项比较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社会调查"最根本的意义,是如何着手认识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在大转型的时代,各种学说、主义、思潮纷繁。一些有识之士痛切地认识到,轰轰烈烈的革命破坏性太大,广大的老百姓因此而付出的代价也太大。更重要的是,以激烈的手段建构起来的制度,常常如沙滩上起高楼,过不久便会坍塌,他们因此提出,需要脚踏实地地做扎实的基础工作——社会调查,这是一切社会变革之本。李景汉的功绩就在于,他是近代中国社会学调查的典范实践者。自20世纪10年代开始,他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做了许多极有价值却常遭人误解的工作。他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堪称中国社会调查的典范。本文仅勾画出李景汉在20世纪20年代所做几项比较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纵观大学的生活,宿舍、教室、网吧三者基本上不存在太大的差别了,因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更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是社会的需求,也是我们的责任。在此专门对此种现象做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高回收率更好吗?》一文的商榷。"高文"对中国社会调查回收率的批评是误读样本规模的结果,由此对中国社会调查质量的质疑也缺乏足够的事实依据。目前国内几次大规模社会调查的应答率,与国外同类调查差异不大。但目前在国内的社会调查研究中,对无应答及相关偏误重视得不够,许多学者也没有将应答率作为评估调查质量中的指标加以报告。因此,清楚地界定应答率的含义,完善提升应答率的方法,应该成为提高当前国内调查研究水平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夫妻爱称情趣独具文/丽丽台湾一家杂志做了一次有趣的调查,询问夫妻之间最喜欢用什么样的称呼。有人说:我永远叫我的妻子“小姐”,因为她怕老。有人说:虽然我太大已经五十八岁了,可在我眼里永远十八,所以我叫她“丫头”。有人说:我和丈夫是在相亲对认识的.因此我...  相似文献   

6.
《老龄问题研究》2004,(11):24-30
据2003年底统计,哈尔滨市人口总数为948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0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2%,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养老机构的现状如何?发展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为此,哈尔滨市老龄办于2004年5月对市区内32家养老机构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面占到已登记养老机构数的50%,调查方式,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走访两种形式。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哈尔滨市社会养老机构近几年来的发展是比较好的,尤其是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呈现出了较快的势头,促进了社会养老事业的进程。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朱俊霞 《职业时空》2010,(1):165-166
通过问卷与走访方式对苏州地区文秘人才需求企业和人才市场进行了调查,较为全面地了解到社会对文秘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并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文秘专业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符合社会需求的文秘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几十年前乃至更久远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麻风病人一直都是一个被误解、被扭曲,被排斥的社会边缘人群,即使疾病得到治愈而康复后,他们依然生活在沉重的社会压力和严重的社会歧视之中,不被理解.不被接纳.不被尊重,始终无法正常地回归社会。长年在所谓的“麻风村”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直到默默地离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者专注于若干重大问题或专门领域的研究。社会工作专刊“岁月备忘”栏目从2007年11下开始分别介绍过陶孟和.李景汉.严景耀在那一时期的思想和实践。但正如陶孟和所说,涓涓之水可以成流。上述工作不过是当时中国社会调查运动的一部分。据统计。仅1927~1935年的9年时间,大小规模的调查报告共完成9027个,平均一年约1000个。参与者有社会学、经济学等各社会科学学科的学者.学生.学校.政府机关及私营组织。研究范围广泛。仅就社会学的领域而言,涉及到农村、都市.人口.土地、工业.婚姻.民俗.贫穷.犯罪等。本文将论述有关婚姻家庭及城市社会生活方面的几项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回顾中国农民工社会犯罪问题及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社会偏离的社会排斥研究视角。作者认为.社会排斥的概念能够更好地概括造成农民工社会犯罪的社会结构性原因以及与此相关的个人和家庭、学校等环境方面的影响。文章引入默顿的结构压力理论,认为农民工遭受的社会排斥,主要表现在经济目标和公民权方面。据此,文章提出了“社会排斥-结构压力-社会偏离”的研究框架.为进一步进行有关的经验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民族社会工作:是以少数民族及其周边环境为服务对象开展的社会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畅通少数民族的诉求渠道,发掘他们的潜能,开展民族共融活动。舒缓民族情绪,解决他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实现少数民族在教育、科学、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更好地发展.以促进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结构的变迁。初创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同时也是青年价值观变化最快、最深刻的时段。该文聚焦于“后一代”青年特性融入社会结构变迁这一背景,分析其时代特性以及社会结构的嵌入性。近20年来,青年在接受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挑战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创造其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因此,主导价值观被青年所认同与接受的同时,也将更多吸纳青年价值观中具有活性的成分.从而使社会主流意识因为得到青年文化的反哺而走向年轻。  相似文献   

13.
张东育 《女性大世界》2006,(11):118-118
你对你的臀部感到满意吗?调查显示,大多数人是不满意的,不是觉得臀部太小了就是太大了,或者太松垂了.总之是不尽如人意。臀部健美对整个身体的优美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你应找到锻炼臀部的最好方式.下面.我们介绍10个简单的方法.以便使你的臀部更加结实、挺翘、有魅力。  相似文献   

14.
从一个文明社会的视角和世界城市建设的趋势分析,精神救援或称灾后身心关爱事业发展远不能适应救灾需求. 灾害有的是可预见的,但更多的是不可预测的或者是可预测而不可控制,因此,研究如何主动、积极、科学应对灾害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关注当代工厂青年的个人问题、心态需求及其服务的开展.是当代青年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基于这一思考,本文从对当前工厂青年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入手,着重分析了当代工厂青年的个人性问题、心态与需求的现状及其挑战,最终落脚于如何从工业社会视野以及社会系统功能发挥的角度开展为工厂青年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是由于当前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家庭教育中不良影响、学校教育政策的滞后以及学生不良的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因此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本人根据当前中学生不良品德产生的原因人手,找出矫正之方法,以利于更好地加强对中学生的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大部分人认为强制性劳动是不能视为志愿活动的.但因为志愿者活动涉及报酬因素.就出现了一个灰色区域。曾经有人做个一个“广州市民如何看待志愿工作”的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对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认为“这是社会责任”的占被调查者的25.4%.认为“因为能倡导社会文明”的占27.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的占13.0%,“热心公益.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的占49.7%.“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的占55.1%.“想多学东西”的占20.2%.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时代的发展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范围、途径等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机制的弊端日趋凸现,离建立长效枧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进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吴帅 《金色年华》2007,(4):14-1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人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消极和抵触心理。”《小康》杂志这样解读他们前不久刚刚完成的2006年“快乐指数”调查。这项共有两万多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国人目前的“快乐指数”为79.3分,略高于去年的78.1分。同时,互联网已成网民不良情绪的发泄场。(《中国青年报》1月8日)  相似文献   

20.
立法是公共权力、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综合体.是对政权组织和个人按照社会正义原则进行权力及义务的安排和分配。立法的实质和有效性不在于强力,而在于其目的的合理性.即是否体现了社会正义原则。在涉及儿童权益问题上,不能将其监护人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作为首要的标准.将体现社会正义的救援干预放在从属于“自愿交易”的位置.儿童权益事实上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筹码。特别是如果仍将对孤儿、流浪儿童等处于困境儿童的救助还限于慈善事业的范围,反映出的则是在有限的法律制度背后的法律信仰的缺失。由于儿童处于依附性社会角色,如果没有来自社会主动的、有组织的关注.司法体制在缺少监督压力的情况下,往往是低效率的。社会资本是促进人们合作行为的规范,对于社会资本的判断,也在一定意义上是垄断司法资源,还是让人们信仰法律的公开性、正义性的体制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