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二苯甲酰-L-酒石酸(L-DBTA)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GDMA)为交联剂,采用热聚合方法合成了L-DBTA手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根据Scatchard分析表明:L-DBTA手性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只存在一类影响聚合物识别能力的结合位点;293.15 K时结合位点的平衡离解常数为0.11 mm o l/L,最大表现结合容量为6.83 m g/g。L-DBTA的M IPs结合热力学研究表明:印迹分子L-DBTA与分子印迹聚合物手性识别基团之间的识别机理可以用Langm u ir等温吸附描述,L-DBTA的M IPs结合热力学参数如下:ΔH=8.05 kJ/m o l,ΔS=45.85 J/(m o l.K),ΔG298.15=-5.62 kJ/m o l,ΔΔH=-1.49 kJ/m o l,ΔΔS=3.55J/(m o l.K),ΔΔG298.15=-2.55 kJ/m o l;L-DBTA与M IPs相互作用速率快,表现活化能为8.05kJ/m o l。  相似文献   

2.
用热重分析法(TGA)探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热降解的动力学,揭示了PBT的热稳定性、热解反应级数和热解活化能。以高纯度氮气为载气,在不同载气流量、不同升温速率下对PBT进行降解,通过失重曲线和微商曲线分析其结构的稳定性,建立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PBT作为工程塑料在高温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在N2中降解过程为一阶失重,流量对降解几乎没有影响;增大升温速率,分解的起始温度、失重平衡温度和最大失重率温度均呈增加趋势。PBT的热解可分为两个阶段,降解前期,即失重率在25%~50%之前,可视为零级反应,其平均活化能为261.3 kJ/m o l,降解反应的中后期直至完全降解,可视为一级反应,其平均活化能为186.7 kJ/m o l。升温速率对两段降解的温度区间划分有影响,随着升温速率增加,零级反应温度范围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导率和表面张力的测定,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烷基-α,ω-双(二甲基酰氧乙基溴化铵)(Ⅱ-12-s)酯基G em in i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及其溶液表面吸附和形成胶团的热力学函数。结果表明:在298~318 K,临界胶团浓度(CM C)和平衡表面张力(γ)分别为2.51×10-6~4.24×10-6m o l/L和32.9~34.2 mN/m,表面吸附和形成胶团的自由能分别为-68.78~-77.20kJ/m o l和-40.91~-49.80 kJ/m o l,Ⅱ-12-s在溶液、表面吸附及形成胶团过程中均为熵驱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根据费-托(F-T)合成的表面碳化物机理,推导出合成气反应的8个动力学模型。利用固定床微分反应器对ZrO2改性Co-Ru/-γA l2O3催化剂在473 K和458~498 K下的F-T合成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73 K时,H2完全解离,吸附态CO加氢生成甲酰(HCO),HCO加氢生成表面C,同时氧以水的形式脱除(模型6),实验结果最吻合。在473K时,反应速率表达式为:-dNCO/dw=kpCOp1H/22/(1+1.499p1H/22+1.609pCO+2.541p-H2 1/2pCO)2,k为99.83 mm o l/(h.g.M Pa1.5)。通过实验数据对模型6的非线性回归,对反应活化能、吸附活化能等进行了估算,活化能为68.34 kJ/m o l。  相似文献   

5.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 IP)改性酚醛环氧树脂(F-51)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用K issinger方法求得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ΔE=49.9kJ/m o l,根据C rane理论计算得到该体系的固化反应级数n=0.87。为初步确定甲基四氢苯酐(M eTHPA)和顺丁烯二酸酐(MA)两种酸酐作为固化剂的固化反应条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考察温度、颗粒度等热解条件对废轮胎热解行为的影响。采用程序升温热天平仪考察温度、颗粒度对废轮胎热失重的影响;采用管式反应器考察温度、颗粒度对热解产品(包括热解气、热解油和粗炭黑)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温度是影响废轮胎热解产品收率的关键因素,400~550°C时热解失重速率最快,超过550°C接近完全热解;若废轮胎热解以得到热解油为目的,温度控制在400~500°C时,热解油产率最高。颗粒大小也是影响产品收率的重要因素,在400~550°C,随着颗粒度的增加废轮胎热解更加完全,粒径为0.3 mm和5.0 mm的废轮胎颗粒热解活化能分别为73.1 kJ/m o l和55.8 kJ/m o l;颗粒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也很大,而当颗粒度超过5 mm时对热解产品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卡拉胶包埋具有环氧琥珀酸水解酶活性的诺卡氏菌菌体用于生产酒石酸。固定化的最适卡拉胶浓度为20 g/L,菌体浓度为200 g/L,交联剂戊二醛浓度为5 g/L,固定化后的酶活回收率可以达到70%。高浓度的环氧琥珀酸对水解反应产生抑制作用,游离细胞的米氏常数(Km)为0.234 m o l/L,抑制常数(KI)为0.22 m o l/L,固定化细胞则分别为0.31 m o l/L和0.21 m o l/L。游离细胞和固定化细胞反应的最适pH分别为8.0和8.5。细胞固定化以后,耐热稳定性增强。30°C 0.2m o l/L的底物浓度下,摇瓶中连续转化25批,L(+)酒石酸的转化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rCHO细胞(Ch inese ham ster ovary,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在批培养和谷氨酰胺限制流加培养过程中的生长、代谢特性。实验发现随着谷氨酰胺浓度的下降,谷氨酰胺的比消耗速率以及氨和丙氨酸的比生成速率显著下降。与批培养相比,在谷氨酰胺限制流加培养过程中,培养时间延长,活细胞密度增加,达到2.4×106cells/mL;谷氨酰胺的代谢途径发生改变,代谢副产物生成明显减少,YAmm/G ln由1.04 mm o l/mm o l略微下降到0.92 mm o l/mm o l,YA la/G ln由0.35 mm o l/mm o l下降到0.08 mm o l/mm o l,YX/G ln由0.383×109cells/mm o l增加至0.504×109cells/mm o l,YAmm/X由2.59×1-0 9mm o l/cell下降到1.85×1-0 9mm o l/cell,表明谷氨酰胺代谢的能量利用率显著提高,也证明其参与细胞合成代谢的分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采用芴甲氧羰基(Fm oc)固相肽合成法(Fm oc-SPPS)合成了血清胸腺因子(FTS),用中压液相阴离子柱一步纯化,经HPLC分析纯度,通过质谱和氨基酸序列测定鉴定合成产物。根据FTS恢复胸腺切除小鼠的脾细胞对免疫抑制剂AZ敏感的特性测定合成FTS的活性。结果表明:化学合成血清胸腺因子的产率为94.7%;纯化后其纯度达到93.7%;质谱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76.6,与理论分子量相符。氨基酸序列测定为NH2/G lu-A la-Lys-Ser-G ln-G ly-G ly-Ser-A sn,与设计序列一致。实验显示在合成FTS的浓度为1-0 14m o l/L时尚有部分活力,在1-0 13m o l/L时能够完全恢复胸腺切除小鼠的脾细胞对AZ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以低度交联的单分散三聚氰胺甲醛(M F)微球作为胶体模板,采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交替组装带正电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和带负电的聚4-苯乙烯磺酸钠(PSS),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然后利用盐酸溶液将模板M F微球溶解,制得均匀的空腔胶囊。在N aC l浓度为0.7 m o l/L,pH<3时,将抗癌药物盐酸多柔米星(DOX)和磁流体同时封装到聚电解质胶囊中,可得到含磁药物胶囊,磁性粒子分散在胶囊的壳层和空腔内。该含磁药物胶囊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和药物缓释性。  相似文献   

11.
:用膨胀法测定了 2 ,3-二氰基 - 2 ,3-二 (p ,m -甲氧基苯基 )丁二酸二乙酯 (meso/dl=0 .15 6 9)在苯乙烯中的分解动力学 .与以前的实验结果相比较 ,dl异构体含量增加 ,分解活化能增大 .所得活化参数Ed =88.5 4kJ/mol,ΔS≠ =- 5 8.78J/mol.K .  相似文献   

12.
以生烃动力学方法对烃源岩进行定量评价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对Ⅰ、Ⅱ型干酪根在开放体系下的热解模拟实验,研究了Ⅰ、Ⅱ型干酪根热解生烃演化特征,获得了Ⅰ、Ⅱ型干酪根的生烃动力学参数。Ⅰ型干酪根生烃的活化能分布范围为230~276kJ?mol-1;Ⅱ型干酪根活化能分布范围为234~276kJ?mol-1。在此基础上,结合专用Kinetics软件,将此动力学参数应用于实际地质中。结果表明,Ⅰ型干酪根主要生烃期在130~180℃(Ro在0.80%~1.63%);Ⅱ型干酪根主生烃期在141~177℃(Ro在0.92%~1.56%)。生烃动力学方法可较好地将实验数据外推到地质实际过程,在烃源岩评价与勘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用容量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甲烷在无烟煤及其炭化样上的吸附量,提出了相应的动力学公式为Q(t)=Q_0+Q_(d∞)(1-e~(-Bt))~(1/2),结果表明甲烷在无烟煤及其炭化样内的扩散活化能分别为14.3kJ/mol和26.3kJ/mol,其扩散过程则是甲烷通过微孔的流动。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头孢菌素C的发酵过程特征,对发酵过程的重要生理参数DO、CER、OUR、RQ等进行了在线检测和相关分析,并分析了比生长速率和比产物生成速率的变化规律。在发酵过程中OUR、CER最高分别达到了90.2 m o l/(m3.h)和69.8 m o l/(m3.h),表明头孢菌素C发酵代谢强度很大,对氧的需求量也非常大。比产物生成速率在发酵60~100 h最高达到2.15 U/(h.g)(细胞干重)。同时分析了头孢菌素C发酵过程中甲硫氨酸代谢规律,表明维持培养基中一定浓度的甲硫氨酸对头孢菌素C的合成有促进作用。通过对三级发酵和四级发酵的比较,表明在现有的设备和工艺条件下,三级发酵生产头孢菌素C要优于四级发酵,同时通过控制发酵前期菌丝浓度可获得最大产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乙酸镍和2,2′-联吡啶配合物为模板、4-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具有类似金属螯合抗体结合位点的金属配合物印迹聚合物,系统研究了金属离子对模板聚合物选择性结合2,2′-联吡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N i(Ⅱ)-2,2′-联吡啶配合物有选择性识别能力。采用Scatchard模型评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结合特性,得到高亲和力结合位点的平衡离解常数Kd1=0.082 mm o l/L,表观最大结合量Qm ax1=82.2μm o l/g,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Kd2=0.400 mm o l/L,Qm ax2=91.3μm o l/g。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文[1]的继续,在本文中,我们首先改进了文[1]中的定理4,并证明了本文中,关于平均模的定理1与定理2。在文[2]中有如下关于|z|o,那么W=f(z)的反函数在圆域|W|≤(aR)~z/6M内有单值解析的分支z=g(w),满足g(o)=o。本文将对S_m类函数进行研究,得到相应的两个定理。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扩增了A rthrobacter g lobiform is中酯酶编码基因,与载体质粒连接后在大肠杆菌BL 21(DE 3)中进行表达。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蛋白在8 m o l/L尿素作用下溶解,经过透析复性后获得了具有活性的粗蛋白。产物活性实验表明,酯酶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为菊酯作为杀虫剂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我们在对复杂样品中的有机物进行分析时,通常采用的是液—液萃取,固相萃取(SPE)和超临界萃取(SFE)等技术。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缺陷,如:费用高、操作复杂、费时间及有毒的有机溶剂对人体的侵害。 而美国SUPELCO推出的SPME技术克服了以前传统的样品预处理技术的缺陷,它无需溶剂和复杂装置,它能直接从液体或气体样品中采集挥发和非挥发性的化合物,可以直接在GC,GC/MS和HPLC上分析。能与任何型号的气相和液相色谱连用,有手动和自动进样两种。  相似文献   

19.
淮河淮南-蚌埠段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污染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庆  丁毅  李玉成  刘桂建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6):103-106,135
淮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其污染物含量、分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淮河淮南-蚌埠段沉积物30个样品的采集,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 S)对其中U S-EPA优控16种多环芳烃(PAH s)含量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中PAH s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污染源,并对PAH s进行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中PAH s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高温燃烧与裂解,并认为目前淮河淮南-蚌埠段的PAH s潜在生态风险很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正线性算子 Gauss-Weierstrass 算子的逼近阶,往往采用线性组合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类 Gauss-Weierstrass 算子线性组合的同时逼近问题,在一致逼近的意义下,给出了逼近的正定理、逆定理及特征刻划.即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设 f∈C_(-∞,+∞),f~(m)(x)存在,W_(n,r)(f;x)表示 Gauss-Weierstrass 算子的一种线性组合,则当 a<2r 时,有(i)‖W_(n,r)~(m)(f;x)-f~(m)‖≤M[ω_(2r)(fn~(-1/2))+n~(-r)];(ii) k_(2r)(f~(m);n~(-r))≤‖W_(k,r)~(m)(f;x)-f_(x)~(m)‖+M(k/n)~rk_(2r)(f~(m);k~(-r));(iii)‖W_(n,r)~(m)(f;x)-f~(m)‖=O(n~(-(a/2))ω_(2r)(f~(m);h)=O(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