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类学、民族学的文献中,刀耕火种也称游耕、山田烧垦、初耕农业、园艺式农业、降雨农业等。游耕是刀耕火种的一种指称,它强调的只是耕地变动性较大这一特征,而与游居无必然联系。周新文、陶联明同志既然承认基诺族过去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活动,那么就无法否认基诺族是从事游耕农业的事实。因此,基诺族是游耕民族的说法并没有错。但是,游耕并非游居,把基诺族视为游居民族则不妥,应该说解放前的基诺族是游耕民族而不是游居民族。  相似文献   

2.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西南部,国境线长147公里,是云南通向缅甸的重要门户.为改变阿佤山区毁林开荒、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状况,党和国家拨给大量经费,并从内地调入大批科技力量和农业物资,帮助佤族同胞改造耕作技术,使佤族人由刀耕火种转向固定耕地面积,农业产量大幅度上升,阿佤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沧源经济出现了振兴势头.科技兴农大大推广了杂交水稻、包谷的种植面积,亚热带资源也得到了进一步开发.1990  相似文献   

3.
劍河屬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岭山区清水江流域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这里苗族的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71%,此外还有汉、侗、水、布依等民族。全县总面积四百多万亩,耕地面积三十万亩,水田二十四万亩,旱地六万亩。解放前,在反动統治阶級的殘酷压迫剝削下,这里的生产極落后,大部分地区使用木質农具,实行人拉犁,脚踩田,刀耕火种,每人每年平均收入只有三十八元,70%以上人口終年过着衣不蔽体,油盐不到口的生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国家的山地民族问题刘稚在东南亚半岛地区的缅甸、老挝、越南和泰国的广大山区,分布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一般统称之为山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南亚山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长期保持着刀耕火种、游耕游居、种植罂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政治上与所...  相似文献   

5.
在地球最后的秘境朗杰西藏高原是藏民族聚居的地区,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这里还有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的已被承认为民族,有的还称为“人”。这些小民族世居绵延二千公里的喜马拉雅山区。西藏解放前,他们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生活。现如今,...  相似文献   

6.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演绎归纳法。探讨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定位及策略问题,旨在突显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个性特征,努力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促进武陵山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优势文化。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应当彰显区域文化特质、打造民族发展型体育文化、形成具有独特影响力的武陵山区域文化分支。  相似文献   

7.
怒江两岸山区的数万傈僳人,在翻天复地的跨世紀的前进,他們征服了悬岩陡壁,引出雪山上的清水,在往年刀耕火种的坡地上开凿出八万亩梯田,并获得了大丰收。去年全州粮食总产量比前年增加三倍,平均每人已有粮食一千六百多斤。傈僳人民在水利工地上爭相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后,秋收时又連夜集体赶写加入公社的申請書。原始、貧困、刻木記事的民族在一个年头里發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現在不管你走到哪个新办的食堂,都可以嗅到清香的包谷和米飯  相似文献   

8.
过山瑶是南岭民族走廊众多瑶族支系中比较独特的一支,他们世代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过着刀耕火种、居山游耕的生活,形成了其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对过山瑶传统文化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边远瑶族村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族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一) 我国的少数民族山区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三类地区”,其发展经济的任务是异常繁重而艰巨的。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条加速发展民族山区农村区域经济的路子,进而把山区的市场经济带动起来,那末,振兴民族山区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就有了坚实基础和  相似文献   

10.
混合农耕现已取代刀耕火种成为西南山地民族的主要农耕模式,通过对怒江峡谷中农耕模式的研究发现,以粮养畜、以粪肥田的混合农耕模式与当地的山地环境非常适应;这种模式不仅有效地维持着当地农业的生态平衡,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当地村民的自给自足;秋那桶村的混合农耕为山地民族的生计转型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1967年,白鸟芳郎教授开始对泰国西北部山地民族进行初步调查。1969年至1974年间,以白鸟芳郎为团长的日本上智大学泰国西北部历史、文化调查团,又对该地山地民族进行了三次调查,这是日本在东南亚民族研究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大事。这一调查在白鸟芳郎教授的指导下,以位于泰国西北部的山地地带、经营刀耕火种的多种民族为对象,主要是以瑤族和苗族为重点进行了调查。对于他们所居住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村落、耕地、交通、以及他们的社会组织、经济生活、物质文化、风俗习惯、民族礼节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拍摄了数万  相似文献   

12.
向廷虎 《民族论坛》2005,(12):32-33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贫困山区民族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山区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十分艰难,多数山区贫困落后面貌还未从根本上改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现实迫使我们反思:山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何得  相似文献   

13.
景颇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现约有10万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以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地。解放以后,特别是粉碎“四人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和各族人民一样,景颇族人民的生产也有了发展,生活有了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长期刀耕火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下面是对景颇族一个村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少数民族高等院校的招生广告上,在反映各少数民族生活、生产的图片、电视里,都可以看到,在场的少数民族同志大都穿着民族服装。其意在于突出民族特色,这是无可非议的。但一些片面、甚至不求实的宣传,使许多人对当今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了解面很狭窄,提起少数民族,就想起五光十色的服饰,牧歌式的生活或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事实上,我国绝大多数民族的服装已不再是过去的式样了,尤其是男同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即大约有两千多万人居住在广大的山区。少数民族居住的这些山区,特别是南方几个省、自治区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区,大多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不仅宜于发展农业,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森林和各种经济作物、药材、珍禽异兽、贵重皮  相似文献   

16.
到过阿佤山区的人都说:阿佤山变了。那么,它变得怎么样呢?我乘车一离开昆明,就恨不得一下子来到它的身边,来一个“百闻不如一见”。阿佤山在怒江、澜沧江两江夹持的怒山山脉南段,是我国佤族聚居区。解放前,它像居住在这里的苦难深重的佤族一样,是一个遍体鳞伤的地方。那时,一棵棵刀耕火种残留下的黑树桩伴着剽牛祭鬼的佤族在西风  相似文献   

17.
论二战后英国对缅甸山区民族的分治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跃 《世界民族》2005,16(6):27-36
二战末期,英国重新占领缅甸,颁布对缅白皮书,其中规定山区由英国总督直接管辖,企图以山区民族来对抗缅甸本部,以达到长期统治缅甸的目的。由于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采取积极的民族和解政策,并提出脱离英联邦而独立的主张,英国政府被迫调整对缅甸山区民族的政策,企图使缅甸留在英联邦内。与此同时,英国殖民政府暗中操纵民族分离主义,以制衡缅甸的民族独立运动,从而给独立后的缅甸留下诸多难以弥合的民族冲突和难以消除的民族分离主义祸根。  相似文献   

18.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1990年7月1日零时,我国有瑶族人口2134013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19%,瑶族总人口在全国56个民族中排名第十三位,据有关的史料记载,瑶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他们为祖国的强盛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由于历史上复杂的原因,使瑶族人民长期生活在游山转岭,刀耕火种,依山傍险的闭塞、落后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历史、现实的资料切入,认为云南边境地带的刀耕火种这一“天然实验室”,作为全国一种特殊的农业类型,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观光农业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旅游方式,旅游经济“反向发展”模式是滇西南地区脱贫致富的历史选择。指出,云南省政府已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应重视并突出刀耕火种农业特色,发展特色旅游,为此,提出了尽快改善刀耕火种旅游环境,培养旅游服务人才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三、刀耕火种占重要地位的社会生产直到本世纪四、五十年代,农业发展初期的刀耕火种方式,在门巴族中还占着重要地位。狩猎和采集仍然是门巴人谋取生活资料的补充。农业是门巴族的主要生产部门。男子掌握一把刀以后,个人就能开伐一片丛林进行刀耕火种,从而打破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劳动方式,使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劳动成为可能。铁器和铁刀是何时在门巴人中普遍使用起来的呢?这是一个待继续探索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