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刘向《列女传》不仅是作为中国古代杂传的“始”作之一,在女性传记写作方面,更有开创之功,为此后的女性传记写作树立了典型范式。刘向之后的汉魏六朝时期,踵继刘向《列女传》,正史之外,产生了大量的列女类传,虽大致不离贞孝,然与时推移而常有别裁,选取的入传女性及其品性具有显著的时代性,扩大了刘向《列女传》中对传主范围的设定,拓宽了女性传记的发展道路。同时,单篇女性传记也不断涌现,这些女性別传,多出于名士之手,以其独特的观照视角与书写方式,成为汉魏六朝时期杂传创作中值得注意的类型。以“列女传”及“别传”写作为代表的女性传记在整个汉魏六朝杂传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宏观层面,女性传记是汉魏六朝时期杂传多样化类型的显著体现,与其它杂传类型共同构成汉魏六朝时期杂传的整体生态。在微观层面,女性传记又呈现出与其他杂传不同的独特文体面相与美学品格,成为汉魏六朝杂传中具有明显标识度的杂传类型。以刘向《列女传》为“始”的汉魏六朝女性传记写作及其所建立的书写范式和审美传统,持续影响着后世女性传记书写甚至小说戏剧等女性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2.
《列女传》是我国第一部妇女传记,透过该书,我们可以窥见刘向的女性观和汉代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刘向并不仅仅看重妇女的贞洁,更重要的是他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妇女并为他们作传,他眼中女性的美德是多方面的,贞洁只是其中一个小的方面。刘向看重妇女诸多美德,表现出比较进步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3.
刘向<列女传>是一部集女性传、女性史、女性学于一体的具有丰富文学价值和文化诗学价值的经典著作.<列女传>对女性的分类可以看做我国古代女性类型研究的雏形,其对女性品性性格特征的描写为后代女性形象书写提供了必要的范式和原型意象.<列女传>的女性分类具有重要的文化诗学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女性类传,刘向《列女传》一经产生,便广为流传,甚至远及西域、朝鲜等国,对后世史学、文学乃至后世女性生活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列女传》对后世的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贤媛》选录特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刘向《列女传》选录优秀女子的六大标准为参照系,比较《世说新语.贤媛》与《列女传》、《后汉书.列女传》、《晋书.列女传》在择取材料等方面的异同,可以看到它们在对女子的价值评判准则和审美取向上的差异。三部列女传所体现的思想精髓是儒家传统的伦理规范,重在表彰女子的德行;《世说新语.贤媛》则明显受魏晋时期推崇玄学、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风气的影响,旨在凸显女子的才智。  相似文献   

6.
统编高中课本《语文》第三册《张衡传》,节选自南北朝时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范晔的《后汉书·张衡传》。《张衡传》全文,全面记叙张衡在文学上、政治上、科学上的成就,并以较多的篇幅收录他的文学创作,最后还对他有所评论。节选的《张衡传》是其中的一部分,就节选的这一部分说,是一篇科学家传记。 传记是记载人物一生事迹的文章,包括姓名、籍贯、行为、品质以及各方面的事迹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著名编辑记者传集》已出版三部我国第一套知名编辑记者传记大全──《中国当代著名编辑记者传集》第三部已于近日出版发行。这标志着这套全集共5部的大型人物辞书编纂工作已经过半。《传集》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编辑记者传记总汇之一,档次较高...  相似文献   

8.
方外传记中的类传,是专门记载性质相同、行为相近的僧侣、道士或世俗教徒事迹的一种传记形式,它产生于魏晋时期,以后代代相承,颇有发展。其中《高僧传》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僧人类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则记载了中国僧人和朝鲜、越南僧人以及中亚细亚僧人总计56人西行求法的事迹,是一部具有国际意义的僧人类传。明清以来,民间佛教与居士佛教开始发展起来,因此,描写世俗教徒的类传也得到发展,清代彭际清所编的《居士传》,可谓居士类传的集成之作。僧人类传在形式上受到史传中的类传的影响,但是在记载内容、思想观念和叙事风格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掌握目录学能使我们较全面地了解我国古籍的内容和容量,对于治学有“知类通方”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对传记这一体裁的演变及所载述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估计。第一,传记这一门类是源出于历史的;传记的概念是随着学术文化的发展而逐步明确的。从正史的艺文志和经籍志的记载中,能够寻出传记这一体裁源远流长的线索。汉代刘歆作《七略》,还没能将“史”独立成“略”,因为他受到当时学术、文化条件的限制。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并依“七略而为书部”,其收书部类不出旧制,将纪传史的创世作《太史公百三十篇》收入春秋二十三家中。至曹魏荀勗创立了四分法,其丙部包括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这即是后来四部分类的史部。刘宋元徽年间,王俭“别撰《七志》在经典志中,除了六艺、小学外,还包括了史记、杂传两部分,这是目录学上“杂传”类的第一次出现。依《汉书·艺文志》和王俭《七志》的记载,我们可以理解为传记最初是入经典类的,传本是解释经典的。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传记》中说“传记之书,其流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传记文学的杰出成就之一是它具有巨大的情感力量。司马迁写《史记》人物传记不只是纯客观地叙述传主的生平完事,而是让自己也进入角色,把自己对历史考察的认识,对历史人物的爱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真挚情感凝注在作品中。读《史记》的人物传记,处处都可感到有司马迁这位抒情主人翁的存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深厚的感情。法国现代传记文学家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序言》中说:“《贝多芬传》绝非为了学术而写的。它  相似文献   

11.
《列女传》作为中国第一部女性传记集,其情节结构的方式具有较为明显的“圆满化”叙事特征,这是作者道德理性觉醒的文学表现。这种结局方式已经开启后代“大团圆”结局之先河,其伦理基础为儒家道德体系及民间朴素的因果报应观念,又深受史书叙事“道德决定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色、才、德是古代文学作品对女性审视的三个维度,刘向《列女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全面以女性为主角的文艺作品,该作品所表现出的对女性美的认识态度无疑具有强大的审美影响力。在《列女传》女性塑造中,表现出对“色”的理念颠覆与淡化,以及对“才”的关注和全面认识,而对“德”的高度礼赞是《列女传》女性审美的最强音。色、才、德三者的重要性依次逐步增强。《列女传》女性美学呈现出一种游离于现实环境的理想性状态,从而为传统女性审美注入了新的因素。但对“女色”的抵制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关于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自汉迄今,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但对历史上王昭君的本来面貌,人们不仅知之甚少,而且还有一些不当看法。本文拟就学术界对王昭君有争议的几个问题谈几点看法,请读者指正。 一、关于王昭君的籍贯问题 关于王昭君的籍贯,《后汉书·南匈奴传》说“南郡人”。文颖注解《汉书》时说她“本南郡秭归人”,(《汉书》卷9《元帝纪》)比《后汉书·南匈奴传》的记载更具体一些。但是,再具体的记载  相似文献   

14.
汉代妇女婚姻观念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婚姻史上,汉代是一个由宽松渐趋缜密的发展阶段,作为妇女本身,从西汉到东汉在婚姻观念上也发生了由主动争取幸福到顺从、主动接受礼制约束的变化。刘向《列女传》、班昭《女诫》和《后汉书·列女传》为我们研究两汉妇女婚姻观念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这一演变过程与当时的经济基础、家庭结构、思想观念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季羡林传》出版、发行了!这是山东大学《文史哲》主编蔡德贵教授为学界奉献的一部真实描述学界泰斗季羡林的完整的传记。传记洋洋洒洒、厚厚重重,共64万字,分为12章,有1个引子、1个尾声,外加2个附录。在《后记》中,作者说写作这部传记有七难八难九难。六七...  相似文献   

16.
宋镜明同志著的《李达传记》已于1986年4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集中反映了我国史学界、理论界近几年来对李达研究的最新成果的专著,为学术界和广大读者所瞩目。已有不少报刊杂志先后发表消息或书评。我们完全赞同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曹瑛同志的评价:《李达传记》的出版,“这是继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李达文集》之后,理论学术界的又一件可喜的大事。“它确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思想教育意义的传记著作。”(《<李达传记>·序》第1、6页)  相似文献   

17.
一、 李贤音注的性质 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是我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纪传体断代史书。范晔原来准备写成十纪、八十列传、十志,合成一百卷。但十志还未写出,就被杀害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八篇志是宋代以后的人从晋司马彪的《续汉书》里取出来补进去的。唐章怀太子李贤的《后汉书注》,允为史注名制。  相似文献   

18.
《列女传》采用人物传记体式,围绕传主的言行来叙述一个或多个故事以揭示传主品性。《国语》是《列女传》重要的取资来源。《列女传》对《国语》女性叙事的继承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照录《国语》、《国语》的节略、以《国语》为基础杂糅其它文献。《列女传》对《国语》女性叙事的超越表现为:以系统、综合的群像形态出现,改变了《国语》女性形象的散见式分布。   相似文献   

19.
“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它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它的美学的胜利—一而后者,竟常常被理论家们所忽略”(艾青《诗论》)。而《史记》被鲁迅称之为“无韵之《离骚》”,因此,从美学角度来探讨一下它的美育功能很有必要。《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的第一部通史。它开创了纪传体与书表的编年体例。鲁迅说,它“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故能如茅坤所言:‘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谊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造世…  相似文献   

20.
神仙传记是道教中归为记传类体裁的重要经典,其主要以形象化的手法表现道教所涉及的经义内容,是道教传经布道扩大影响的方式.《道迹灵仙记》是六朝时期产生的一部道教典籍,该书突出了地下鬼神世界的描写,展示了六朝时道教神仙传记描写中鬼神世界和神仙传记的结合,构成了相对完整固定的神灵体系,成为道教传记经典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