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概括了谈判语体的基本特征 ,并从语音、词汇、语法、辞格、态势语等几方面分析了谈判语体的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2.
凭借鲜明的语音、语义特征和独特的审美属性,文艺语体词在文艺语体的交际中形成了描绘、怡情、指称三种主要功能.分别是指文艺语体词所具有的能够描绘审美客体色、形、声、动、味等特征的功能,传达审美主体优美、壮美、凄关等情感体验的功能,指称审美主体所面对的审美客体或客体属性的功能.前两者可视为文艺语体词的个性功能,后者为其作为实词所具有的一般功能.  相似文献   

3.
王凌 《云梦学刊》2008,29(5):89-93
小说是一门关亏语言的艺术,语言在此不仅充当了叙事的媒介和工具,它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本体价值.语音、辞格、文法、语体是小说语言形象紧密联系的几个层面,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似能对小说语言达到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文艺语体词的语言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礼 《中州学刊》2006,(4):247-249
文艺语体词具有较为鲜明的语言特点:语音方面,双音词占据了非常突出的主体地位,叠音词、叠韵词、双声词占有相当大比例;词义方面,较多地含有表示情貌特征、情感体验等内容的义素;语法方面,文艺语体词主要是实词,虚词极为鲜见,其中形容词数量最多;与同一词类的其他词相比,文艺语体词的句法功能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5.
语体作为一种适应交际需求而产生的语言运用体系,有鲜明的时代性.网络语体是在新媒体网络语境中产生的为实现信息交流而兼具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特点的新的混合性语体.语体仿拟、跨体写作、网民年龄层次的跨越性都反映了网络语体的多样性;渗透与交融手段的运用促成了网络语体的混合性特征;数字语篇的互动性回应模式使网络语体区别于纸质文本而具备了动态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而出现的一种语言变异现象,网络语言中存在的大量的变异现象,使得网络语言成为一种独特的语体。在此主要从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和语义变异等四个方面对网络语言中的变异现象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网络语体的风格、网民心理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是网络语言变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渗透、移植、融合是语体交叉的三种方式.它是表达主体对语体的精心择用和巧用,对于丰富文学语言和交际用语,拓展语体学研究的空间,建构汉语新的语体体系有着不可低估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幽默是一种关于笑的艺术。多数的幽默通过语言形式得以表现。幽默的产生与语音、词汇、语义、语体等语言的基本要素密切相关。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幽默的语言艺术,主要包括其语言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和取得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语体语法为指导思想,旨在探讨语体因素制约语序的特点.通过对同类共现成分语序、特殊语序结构、相近语序结构等具体语言现象的分析,总结出语体制约语序具有全面性、层次性、协同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可看作语体制约语法的普遍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文艺语体词是指那些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特质,适应了文艺语体交际领域的需要而为其所特有专用,在其他语体中很少出现的词.在构造方法方面,文艺语体词擅长运用叠连法、结合法、拟声法、联绵法,对不同方法的选用表现出显著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1.
俄语科学著作最一般的特点是叙述的抽象概括性和高度的逻辑性。这两点决定了它的一些较为局部的主体特点,决定了著作语体独特的体系性,也决定了常用于该语体中的语言单位的含义、语体色彩及其使用频率。对著作语言来说,十分典型的特点是语义的准确性(单义性)、非形象性、不明显的感情色彩、叙述的客观性,但这些也并不排除科学语体特有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梁华凝 《阴山学刊》2011,(2):103-105
借助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试析进行文体选择时的心理需求。通过对应用文体和文学文体来自于生长需要的两个不同阶段的说明,阐述两种文体在写作上的根本心理区别。  相似文献   

13.
在散文翻译的过程中,为译出原文韵味,风格的重要性不亚于内容。从风格翻译的角度出发,对《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作品中两种语言的风格特征以及相应的翻译技巧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以期对今后散文的汉译英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浅谈图书馆的馆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馆风 ,是创建优质文明服务的前提 ,是精神文明建设在图书馆的具体体现。馆风建设应从馆员的思想情操、精神风貌、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学风和职业道德风尚入手 ,还要及时消除三大反弹性较强的歪风。  相似文献   

15.
王静悦 《北方论丛》2002,11(5):35-38
沈从文"湘西"题材的抒情小说,以绚丽多姿的艺术风貌陶醉了千百万读者的心灵,以清秀明丽、恬静自然,哀婉沉郁、含蓄蕴藉,赞美生命、讴歌人性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6.
论苏童小说的叙述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品的表现方式和艺术风貌的形成,对任何一个作家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和挑战,语言是构成作家文学叙事、文体风格及其个性化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体现一个时代文学水准的重要标志。苏童小说的话语方式、修辞造诣,叙述语言的经验、质地、砌成的意象,无不显示出作家“这一个”的独特写作风貌。其叙述的浪漫和唯美品质,抒情风格及气质在相当高的程度上表明苏童作为当代唯美主义作家写作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既继承和发扬了自己固有的传统文化,保持了民族生活方式中的优良传统和民族风格,又在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汲取周边兄弟民族的优秀文化,以适应具有中国多民族特色的新型生活方式,从而建构了既与朝鲜半岛生活文化有一定的差异,又和我国其他兄弟民族生活文化有区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生活文化,其总体特征与中国特色大致体现为朴素性与原文化性、地域性差异、复合性与兼容性等.  相似文献   

18.
禅宗发展到善昭,其对僧徒的接引教育方式达到相对完善形态。这种教育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基础教育和门风特色接引。两方面都有突出特色,尤其后者被称为“汾阳门风”,承继临济宗的“大机大用”,具有义玄以降各代宗师的凌厉峻烈风格。同时,在活跃、细腻、完善等方面又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9.
颜真卿赴洛阳向著名书法家张旭请教笔法,是其成就楷书艺术的转折点。河洛大地现存的颜真卿几件楷书作品,能够清晰反映其前期清瘦、后期丰腴的风格特点,大致体现出他创立颜体楷书所经历的从摸索到成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