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井天主教史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保罗  泽勇 《西藏研究》2000,(3):51-62
关于西藏的天主教教堂及其信徒鲜有详实的记载。即使论者有片鳞只爪的叙述,也往往与事实有较大出入。比如,1989年王永红先生在《略论天主教在西藏的早期活动》中断言:“天主教尽管在西藏活动了一百多年,但是既没有留下一所教堂,也没有发展起一户永久性的信徒。”①1990年,房建昌先生在《西藏基督教史》中进一步讲道:“目前,伊斯兰在西藏还有清真寺,基督教则完全绝迹了。”②显然,以上二位论者不知道具有百余年历史的盐井天主教堂不仅是目前西藏境内唯一的天主教教堂,而且还有740余人的信徒。本文试就天主教在盐井的传…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目前尚无一部中国测绘史问世,西藏测绘史更属空白。与测绘接近的有制图学,地形学,绘图等词。西藏的测绘事业始于何时?《当代中国的西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下册对于解放前西藏的测绘事业只有以下一段定论:“解放前,西藏基本上没有测绘事业。只在康熙年间,清政府在西藏进行过一些粗略的地图草绘;五世达赖时期,西藏地方政府派人去英国学习测绘,回藏后在雅鲁藏布江一带测绘地形图。英国侵略西藏时,曾在雅鲁藏布江以南测绘过十分粗糙的地形图。”当代中国丛书中的《当代中国的测绘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  相似文献   

3.
松赞林寺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是滇西北最大的格鲁派寺院。现根据藏文史料和多年实地调查,将该寺的历史、寺院机构、学经制度等详述于后,奉献给关心云南藏族及宗教的专家、学者及读者。  相似文献   

4.
朵儿边部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朵儿边”起初是一个氏族,后来发展为部落。11世纪初叶源于宝尔罕哈勒敦,辽代时迁徙到贝尔湖以东、以南地区;辽末时又迁至兴安岭以东、嫩江以西地区;金代初年再迁至嫩江以东蒲与路地面。辽代受上京道乌古敌烈统军司管辖,金代受上京路的蒲与路管辖,并成为金朝的贡珠民,同时负责西部边境的防护任务。当时,朵儿边部一分为二,一支臣服成吉思汗的蒙古部,另一支与蒙古部对峙。1204年被蒙古部统一。蒙古汗国建立后,受(?)木哥斡赤斤封地管辖,建元以后成为辽阳行省的贡珠民。明朝初洪武年间归明。明嘉靖年间哈萨尔十六世孙爱纳嘎迁徙到嫩江东畔草原后,始称其部落为杜尔伯特部,从此朵儿边部再未见史载。  相似文献   

5.
藏族天文历法史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悠久的藏族历史是祖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就和各兄弟民族人民一道,以辛勤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为共同缔造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藏族的天文历法在祖国丰富多采的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藏族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的经验总结,是古代藏族天文工作者经过辛勤劳动,在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宝贵结晶。千百年来,对于藏族地区农牧业的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仫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口总数约十万(1985年),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其中百分之六十左右又集中于罗城东门、四把两个乡。罗城是广西的重要产煤区之一,煤矿藏量丰富,煤质较好,素有“百里煤乡”的美誉。这里的煤埋藏不深,一般的离地表两三米,有的甚至暴露地面,开采费工不大。煤层的厚度一米左右,总储蓄量一亿多吨,均为无烟煤,固定碳含量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  相似文献   

7.
~~噶举派印度传承史略@克珠群佩$西藏民族学院民族学系~~  相似文献   

8.
西北回族经济活动史略王永亮谋求生存,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维持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经济生产。西北地区复杂的自然、社会条件,决定了历史上西北回族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性,在西北回族社会里,既有农业经济,又有商业经济,还有畜牧业经济。其中,商业经济是西北回族社...  相似文献   

9.
伊宁市回族和清真寺史略马玉磷伊宁市是中国边睡重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维、汉、回、哈、蒙、锡伯等32个民族30万儿女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一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花园城市。回族移居伊宁有300多年历史,与当地各族人民在长期共同的生产生活中,文化风俗互...  相似文献   

10.
藏族古代佛经翻译史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全面论述了方块壮字研究的历史,展示了各个时期方块壮字的研究成果,并对各个研究者和代表作以及他们的观点、建树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同时总结了方块壮字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启迪后人的探索,从而进一步推进方块壮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张博同志远道赐书 ,其大著《青马史略》(副题 :中华民国时期的青海历史 )业已定稿 ,行将付梓 ,嘱撰序文。笔者手拙 ,尤不娴于作序。惟张博同志雅约 ,难以推辞 ,且已对该著先予通读 ,还提了修改意见 ,谨提笔写序 ,不复计其工拙。中国历史悠久 ,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中唯一的历史文明连续不断的国家。我们确是富于历史的国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第一部《东方世界》中说过 :“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 ,继续不断 ,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我们有丰富的历史典籍 ,有精深的史学修养 ,典册浩繁 ,汗牛充栋。仅纪传体的所谓正史就有廿五部 ,三千…  相似文献   

13.
《安多藏族史略》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藏族居住地区极为辽阔,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一般分为三大藏区,即藏文史书上所称的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下朵康六岗。其中朵康(又称朵甘或朵甘思)又分为朵堆和朵麦两部分。朵麦即安多。据称,由圣地印度金刚座北走一百由甸,有萨迦大寺,又向北走一百由甸,即步入朵麦藏区。它越过长江上游色俄龙让的巴颜喀拉山,东面有安沁岗和多拉两座山,取山名首字合并而称“安多”。所谓安多藏区,即指今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河西走廊及青海除玉树以外的全部藏族居住区,是我国藏族中极为重要而又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兼并了原来居住在这里的吐谷浑和西羌的诸族部以后,这里成了吐蕃王朝的辖区。九世纪中叶吐蕃赞普达玛禁佛,不少佛教僧人辗转逃亡到此间躲避,至十世纪时,现今西宁一带已经成了一个闻名遐迩的佛教文化中心。佛教以藏传佛教的形式在卫藏地区复兴,来自安多地区的佛教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史称“下路宏传”。自十一世纪确厮哕王朝的兴起,以迄清朝对这个地区的统治,有大量的史实是通史体例的“藏族史”所无法包容的。 青海民族出版社新近推出由黎宗华、李延恺两位先生合著的《安多藏族史略》,可说是一部独具特点、填补空缺的“藏族史”研究专著。这项新成果虽然只有十六万字的篇幅,但  相似文献   

14.
德语学术界对苗族进行研究的历史至少可追溯至十九世纪中后期,其源起与德国和奥地利等德语国家的民族学研究在学术传统上的开放性和世界性的视野密不可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期间产生了大量的关于苗族以及与之相关民族的自然、历史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著述,这一时期德语学术界关于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研究也带有深深的殖民色彩,但与此同时也在少数民族研究上积累了相当多有价值的素材,也在方法上进行了早期的探索。二战结束后,德语学术界对苗族的研究,在方法和主题上均显示出更加多元的特征,涉及到民族学、语言学、民俗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尤其是对苗族的音乐、农耕文化以及纺织艺术、建筑等均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进入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德语学术界以格瑞特·格瑞葛莱特(Grit Grigoleit)为代表的新生代苗学专家,关注更多的则是西方国家的苗族离散群体及其在主流社会中所面临的文化融入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甘肃回族史的研究不断深入,陆续出版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一是专业研究工作者的科研成果,二是各地编写的地方志书和文史资料丛书,三是一些文史爱好者的个人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使人们对甘肃回族的族源、历史沿革、发展状况以及民族文化等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我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侗台语族谱系分类的历史发展过程,展示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家谱系图,并对每一个谱系分类的成果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找出了侗台语族谱系分类的发展趋向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18.
《萨迦格言》开创了藏族格言诗创作之先河,为藏族重要的文化典籍,流传广泛。《萨迦格言》最先被翻译成蒙古文,由此开启了向其他民族传播的译介之路。以译者为中心,考察《萨迦格言》蒙译本的流布情况、译介特征及影响,可以透视出《萨迦格言》蒙译之于其域外传播和蒙古族文学样式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自明代万历年间建立后,随着明朝“多封众建”政策和卫所制度的推行,“西宁十三族”成为明朝纳马番族;万历之后,随着西宁番僧纲司的建立,西宁十三族逐渐分化重组,最终成为塔尔寺的寺属部落,史称“塔尔寺六族”.  相似文献   

20.
高兰,是一个人数很少的民族,分成小聚落散居于宣光、安沛、太原、河北、富寿、永福等地,有2.3万多人,最大的聚居点在宣光。当高兰人刚刚移居到越南时,因必须在坡地生活,所以不得不经常移动,当原有土地地力耗尽时就去寻找新的坡地。他们渐渐集中到那些尚有许多荒地的地区,进行开垦,做成坡田。今天,几乎所有的高兰人都已过定居农耕生活。高兰人虽然移居到越南迄今已有300年上下,但他们的大部分土地都是开垦不久的田地。他们的村寨与岱依人、侬人、越人的村庄交相错落。他们往往与山泽人、山由人毗邻而居,而后两个民族在文化、风俗习惯、故乡感情上都与高兰人颇为相近。在十八世纪黎贵惇的《见闻小录》中,曾把高兰人看作是宣光七种蛮人之一(第393页)。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