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要讨论中国环境史现状及趋势这个问题很困难,因为这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内容包罗万象,没有明确的主题和清晰的学科边界,目前从事环境史研究的学者来自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除了题目明确标出环境史研究字样的论文 相似文献
2.
现代文学的历史还原与民国史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文学的历史还原,不能仅仅局限于新民主主义史的视角,而是应该引进民国史视角,这意味着应该全面解读现代文学中的辛亥革命,应该勇于正视民国为现代文学提供的发展空间,应该还原面对民族危机的民国姿态。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复原现代文学史的原生态,准确地理解作家、作品与其他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3.
从环境的历史到环境史——关于环境史研究的一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什么是环境史?如何研究环境史?对于这类问题我们要有自己的认识。有关环境的研究大体有三类,即:作为自然史研究领域的环境的历史;作为“社会的历史”之研究范围的环境的历史;作为人与自然之关系研究领域的环境史。环境史与环境的历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尤其值得重视。环境史研究与第一类研究和第二类研究的关键区别分别在于它对人和自然的看法,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历程时,会以一种具有特色的人与自然互动的视角来重新解释历史和人事,由此可以领悟环境史研究的“不能”与“能”,并把握它的内在限度和认识特征。环境史研究的兴起是时代与社会现实的产物与要求,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明确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由于疾病和医疗,特别是其中的传染病与环境间显而易见的密切关系,故而在目前有关环境史的论述中,往往都会将此囊括在内.不过医疗史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不能简单归于环境史之中,两者之间既自成一体又紧密关联.环境史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意识,一种时时处处将生态纳入考量的生态意识.故医疗史与环境史的关联,不单是研究对象的部分交集,还有理念和视角上的相通.虽然近年来随着医疗文化史的研究日渐兴盛,其与环境史的交集渐趋减弱.然而,环境因子并没有在疾病、医疗的文化范畴中消失,生态意识的适用性,也不曾因为研究的旨趣转向文化而减弱.故而,倡言在医疗史研究中引入和贯彻生态意识,不仅有利于我们发现在关乎人类疾病、健康和医疗的文化内容的环境因子,更真切地体认到历史的复杂性,而且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上种种的医疗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6.
关于环境史研究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对于历史学专业的同学来说,我认为,首先应认识环境史研究对于推动历史学发展的重大意义。这表现在:环境史家致力于研究长期以来历史中所忽视的环境问题或环境灾害以及环境保护等内容,从而大大拓展了史学的范围。他们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角度来认识历史运动,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古以来在每一个时期都具有塑造历史的作用,并且更新了对人、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关系的理解。环境史在治史原则、叙述模式与具体方法等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不仅如此,环境史研究也具有现实意义,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环境问题,并增强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境史研究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翠溶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4-21
著名的历史学者伍斯特、伊懋可与多佛斯都为环境史下过各自的定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史逐渐成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中国环境史可以从以下十个主题开展研究:人口与环境,土地利用与环境变迁,水环境的变化,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工业发展与环境变迁,疾病与环境,性别、族群与环境,利用资源的态度与决策,人类聚落与建筑环境,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之运用。 相似文献
8.
梅雪芹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关于中国环境史的兴起和学术渊源,中国学者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形成了两类典型的叙述.在此基础上,值得进一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看待国外环境史的引入以及此前中国学界许多领域所涉及的相关研究对于当前中国环境史学科建构的意义.如果说,国外环境史成果为我们展示了构建环境史学科框架的蓝图,那么,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则为我们提供了建设中国环境史学科的基石和砖瓦.迄今,中国环境史学科大厦尚处于设计之中,其建设必将是一项巨大、艰辛的工程. 相似文献
9.
10.
盐业史研究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研究视角与方法。从专卖制度史研究、资本经济研究,到区域社会史研究以及文化研究,是一个不断从本体研究向社会结构、社会意义研究演进的过程;展现了盐业史研究不断深化,视野不断拓宽的研究进程;体现了盐业史研究不断创新的特质,预示了盐业史研究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1.
12.
余新忠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卫生史与环境史不仅在研究旨趣上相当一致,而且在研究内容上也有很大的交集,卫生史关注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同样也是环境史的研究课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卫生史可以囊括在环境史之中,而是说就环境史研究来说,从卫生史的角度切入来探求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研究路径.这除了内容和旨趣上接近等缘由外,还因为从卫生史的视角出发,对促进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并更进一步融入国际主流学术颇有助益,而且从卫生史的角度可以为我们构建和谐而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供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中国环境史学的兴起中国环境史是历史学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至多有20年的历史。1995年由伊懋可(Mark Elvin)和刘翠溶主编出版的《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是第一部明确注明为环境史研究的重要论著。当我于1987年出版有关湖南的著作时,并没有把它当作环境史的研究,但是后来它却被别人当作一项环境史的研究。①此后,陆续出版了许多清代环境史的专著,包括马立博(Robert Marks)、穆盛博(Micah Muscolino)以及萧邦齐(Keith Schoppa)的著作,最近又出版了两本由伊懋可和马立博从环境视角撰写的中国通史。②刘翠溶在台湾召开了两次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传统史家和环境史家对战争的诠释视角有着明显不同,从环境史的视角诠释战争方兴未艾。高技术战争造成的环境问题,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和世界秩序的不公,但相关研究还远未深入。这种诠释所依赖的史料有着鲜明的特点,对研究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包茂红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世纪之交,麦克尼尔教授和《环境史》和《环境与历史》等杂志组织的学者先后对环境史研究在新世纪的发展进行了展望。2009年8月,第一次世界环境史大会在丹麦召开了。从本次会议上发表的成果来看,他们当年提出的一些需要研究的领域,如海洋环境史、军事环境史、俄罗斯和前苏联环境史都有了喜人的进展;他们当时尚未给予足够重视的领域,如极地环境史、奥斯曼帝国环境史、世界体系环境史也有了新探索。所有这些学术推进都建立在新史料的发掘和新概念、新方法的应用上。 相似文献
19.
衰败论叙事通常表现为对早期环境状况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过度美化,以及对后世人类开发自然所引发环境问题的批判,从而造成一种“今不如昔”的错觉。此类固化叙事模式为突出历史上人与自然互动中和谐的生态智慧,而刻意忽视两者之间的矛盾,扭曲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也损害了环境史研究的可信度和创新性。衰败论的出现与现实的环境问题、研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现实需求相关,因此具有一定价值。但从学科长远发展来看,对衰败论仍应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20.
试析环境史研究热的缘由与走向——兼论环境史研究的学科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史是国内外关注的学术热点。环境史之所以受到关注,一方面体现了人类的终极关怀,另一方面表明历史地理学的延伸。在当代的学科群中,环境史是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以构建和谐环境为己任,有很强的人类学倾向,必将成为新世纪的显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