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总结糖尿病住院患者中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 72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运用美敦力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治疗。治疗期间监测患者血糖,并针对性调整患者的饮食、运动和药物剂量。结果患者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控制在5.0~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5.8~10.7mmol/L;住院7~10天,平均8.1±1.1天;无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结论 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使得医护工作者更为有效和安全的监测和控制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胰岛素给药途径对糖尿病酮症的疗效和临床观察及胰岛素泵使用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5例糖尿病酮症患者随机分为微量注射泵小剂量胰岛素持续输注(CVII)组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治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实施胰岛素泵护理。分别观察两组的血糖、血酮,低血糖发生率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应用胰岛素泵组能快速使血糖下降,酮症转阴,血糖更平稳,低血糖发生率降低,住院天数减少。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使外源胰岛素更有效的发挥作用,完全可以抑制脂肪分解及糖异生作用,有效抑制酮体生产和促进糖代谢转向合成分解,比胰岛素持续输注(CVII)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糖尿病酮症。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和作用障碍导致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它可波及全身多系统乃至发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我科对这2年收治的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与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糖尿病的护理风险,为糖尿病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胰岛素治疗的20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依据胰岛素注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多次皮下注射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探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风险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针刺伤、抽取药物、注射用具选择、注射剂量、注射时间、漏液现象、低血糖、穿刺点感染分别为0例、0例、0例、1例、1例、0例、2例、2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例、3例、3例、3例、2例、3例、8例、1例,两组患者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的针刺伤、抽取药物、注射用具选择、注射剂量、注射时间、漏液现象、低血糖明显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点感染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糖尿病的护理风险有所不同,在拥有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控制护理风险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IGF-1与2型糖尿病肾病间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于2010年7月。2013年10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UAE24h)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59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EDM)组38例以及临床2型糖尿病肾病(CDM)组23例,测定并比较患者血清中C肽及IGF-1含量。结果SDM组、EDM组以及CDM组间IGF-1含量依次升高,C肽含量依次降低,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2型糖尿病肾病的逐渐加重,患者血清IGF—1含量逐渐上升(χ2=10.384,P=0.031)。结论血清IGF-1含量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其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分析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针对性的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透析护理等措施,针对本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45例患者的血糖得到了良好的控制,5例患者由于服药未遵医嘱导致血糖偏高,50例患者中37例得到了规律性的血液透析,血肌酐控制在了395~440μmol/L,血尿素氮控制在了18mmol/L以下,9例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未接受持续性的血液透析,1例患者肾功能恶化,病情加重,3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均由多脏器衰竭引起。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除了要加强针对性的用药护理、饮食干预与透析护理之外,还要加强心理护理。护理工作需要涉及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43例老年胃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尊重爱护患者和加强饮食护理教育,并总结经验。结果所有43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通过护理及饮食护理教育,胃炎症状明显好转,患者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得到缓解,并积极配合治疗,主动开始身体锻炼,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病情稳定,再次入院治疗率明显降低。家属及患者对护理十分满意,未出现任何纠纷。结论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增强治疗效果,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可以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ulti-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MSII)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各项临床指标的影响,探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最佳的血糖控制方法。方法选择自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住院,拟行手术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CSII治疗,一组采用MSI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各项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都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SII组血糖控制水平较MSII组更理想(P0.01)。结论 CSII有效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能迅速、有效、安全、平稳地控制全天血糖,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实施,是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控制血糖强化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主要病原菌分类情况。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12月前往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71例,收集他们清洁中段尿液进行病原菌培养,调查及分析经尿液检出主要病原菌分类现况,并与58例同期就诊不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尿路感染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间尿液检出革兰氏阳性菌例数、革兰氏阴性菌例数、单病原菌感染例数及双病原菌感染例数分布无明显区别(P0.05),但老年2型糖尿病组真菌感染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中真菌感染及双病原菌感染机会较多,制定相应药物治疗计划时应予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了解各时段血糖水平,更加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及进行饮食指导。方法通过对患者讲解CGMS的知识宣教,心理护理及操作前的患者准备,及时输入指血及记录时间,告知注意事项,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检测。结果患者均能配合整个检测过程,无一例出现感染及探头脱落,能及时发现无症状低血糖和高血糖事件等。结论 CGMS能及时准确地发现低血糖、高血糖,可以了解发生的低血糖、高血糖因素,及时指导临床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短期诺和锐30强化治疗对老年患者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每日3次诺和锐30强化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行静脉葡萄糖耐量实验,测定0,3,4,5,8,10,120分钟血糖、胰岛素、C肽,计算胰岛素及C肽曲线下面积(AU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HOMA-β指数。结果患者治疗后血清胰岛素及C肽第一时相分泌明显增加,HOMA-β指数明显升高,HOMA-IR指数下降。结论短期每日3次诺和锐30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以便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将我科2012年5月~2013年12月接诊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取手术治疗,并且给予积极的临床护理措施处理,包括心理干预、营养支持、病情观察与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预防、眼部检查及护理等,总结分析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80例患者皆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同时平稳度过手术期,并且并无感染、切口不愈、出血、人工晶状体脱位等发生。术前80例患者的患眼视力均值为0.13±0.08,术后患眼视力均值达到0.51±0.29,术后患眼视力明显优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通过对8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可知,满意率高达97.50%(78/80)。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属于眼科常见疾病,除了要积极给予手术治疗外,还要加强其临床护理,尤其要做好并发症预防、眼部检查及护理,以及严密观察病情与做好营养支持等,才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眼视力,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我院内分泌科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MI,FPG,2hPG,HBA1c,HOMA-IR,HOMA-β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比对照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二甲双胍与利拉鲁肽疗效显著,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老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及心理护理需求。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2013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住院的老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37例,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老年其他症候高血压患者35例。两组患者均在开始治疗前进行“Zung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及“心理护理需求调查表”测评。结果老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SDS和SAS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住院期间各种心理护理需求比较中,老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组的心理护理总时间、心理护理总频次、每天心理护理时间及心理护理频次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各种心理护理需求较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护理特点。方法对3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血糖监测,阴道及肠道准备,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留置尿管及会阴护理。结果36例患者拆线时间为7-10天,均为一期愈合。结论充分的说明术前准备有效的控制血糖监测是保证老年糖尿病患者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伏格列波糖胶囊联合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来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实验设计,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相关指标水平,给予所有患者科学饮食及相关合理运动方式指导,两组患者每天2次的胰岛素皮下注射并根据患者血糖水平检测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3次/日,0.5mg/次;试验组在观察者治疗基础上加用伏格列波糖胶囊治疗3次/日,0.2mg/次,连续治疗16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分别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1小时及2小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调查两组患者依从性。结论采用伏格列波糖联合精蛋白锌胰岛素法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优于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法,且安全、有效,依从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江西南昌市某院治疗的19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97)和对照组(n=95)。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立体式教育和心理护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正性情感和正性体验得分明显升高,而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得分明显降低,自我效能各维度及总得分均明显升高,满意度评分也明显升高。因此采用立体式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其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特点进行分析,发现通过加强家庭成员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指导提高、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加强运动护理和加强中医护理指导,可以使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较好地控制血糖避免合并症的发生,可以帮助患者化解患病不同阶段的不良心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不会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异常心理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25例食管癌中老年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63例,在给予常觌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加强对其异常心理的观察及分析,并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和护理干预;对照组62例,只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结果干预组的异常心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住院日明显缩短。结论护理干预和心理指导是解除老年食管癌患者心理障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抽取我院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心理状态测评,并按照测评结果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结果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及焦虑发生率为58.33%,研究组患者女性比例、病程、并发症发生率、血糖稳定情况、家庭经济状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理问题与性别、家庭条件、血糖稳定情况等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