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乡镇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90年代中后期是福建乡镇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政治对峙、军事角逐的旧世界转向经济竞争的新世界,亚太地区的崛起、太平洋世纪的到来,以及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等,给乡镇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同时也有挑战。(一)乡镇企业面临的机遇1.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稳定的环境90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因冷战两极结构解体而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由政治对峙、军事角逐转向经济竞争。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东西方国家的内外政策重点转向经济领域。生产国际化、市场国际化、经济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以王庄煤矿为例,根据所处的内外环境和矿井井田内的资源可整合的资源条件,分析矿井战略能力,对企业所处的内部战略因素进行正确的评价.同时,结合世界能源结构需求变化、国际煤炭市场结构变化、世界煤炭工业发展变化、加入WTO组织对我国煤炭企业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所面临的挑战、区域经济发展与潞安大集团建设发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以王庄矿为代表的煤炭企业总体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发兴 《学术论坛》2005,(5):109-112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正面影响和机遇的同时,也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诸多冲击和挑战。审时度势,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国家发展战略研究、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科技与管理创新、提升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等各种应对措施,正是我国应有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没有和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不可能走远.而大力倡导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不仅给我国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带来挑战,同时也为我国加快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升级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本文深刻阐述了节能减排给电力、建筑、轻工、制药、机电等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强烈冲击和影响,也给许多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发展既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之一,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及中国石油企业的应对策略,对于中国石油企业抓住全球化机遇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迎接全球化挑战、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庆社会科学》2011,(4):159-159
费利群撰文认为,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学习型政党建设既存在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即世界的新变化带来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世界上一些执政党衰败的教训带来的挑战、中国的新发展面临的挑战、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带来的挑战六大方面等。知识创新建党是应对挑战和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战略选择。所谓知识创新建党,就是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7.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 ,不仅带来世界经济的相互渗透 ,而且给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加强道德建设无疑是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文章论述了目前我国道德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提出了加强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与战略 ,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是世界各国战胜危机,实现可持续和均衡增长的战略选择,但"全球经济再平衡"不会是一个自动实现的过程,而将充满博弈与挑战.对于中国来说,既要警惕"全球经济再平衡"可能带来的挑战,也要利用其带来的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战略调整,以增强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动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是今年“两会”的主题之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新阶段,已引起全国人民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作为中部的湖南来说,必须重视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研究,把握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发奋进取,开拓创新,加快自身发展。 一、西部大开发给湖南的挑战和机遇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特别重视和强调机遇问题,湖南只有在新的战略发展格局中认识机遇,把握机遇和运用机遇,才能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新的发展,形成新的特色。在西部大开发中,湖南面临着的首先是区域地位的挑战,现在东部已经比较繁荣,进一步发展的基…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不是一个纯经济的现象,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世界历史进程.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必然提出相应的政治要求.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本文分析了其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多方面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德育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性任务。因此,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更新德育理念,创新德育模式,拓展德育途径,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百年来党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是,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之一是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而执政本领的培养重在加强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处于复杂斗争局势中的实践方式和能力.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创立之初便处于复杂的斗争局面之中,作为代表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政治主体,它需要成长为能够牢牢把握实践领导权的实践主体,才可能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把握实践领导权的必要条件是具备良好的战略思维,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斗争环境中准确把握实践形势,制定适当和有利的战略.通过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对战略思维的运用,以及战略思维与领导权关系的思想,可以充分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战略思维置于执政本领之首,是经过历史实践证明的重要判断.  相似文献   

13.
战略成本管理是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以及改革传统成本管理缺陷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总结出我国企业在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如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理解不到位,价值链分析和SWOT分析不充分,信息有效性不足,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和人力资源管理落后等问题。针对问题实际,从更新观念提高素质,组建战略成本管理部门,搭建企业信息化平台,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改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刻,我们应当准确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深刻理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不断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徐凌 《齐鲁学刊》2008,(2):86-88
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重大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面对这项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伟大工程,政府仅仅依靠自身力量显然力不从心。作为政府体系之外的一支重要力量,非政府组织理应科学调适自身角色,主动融入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从而顺利实现和谐中国。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演进与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各国发展的方向,对于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促进各国产业升级、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为促进其发展,需科学选择符合本地区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产业联动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发展产业集群,加强政府政策干预和引导。同时,需借鉴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及节能、环保产业等。  相似文献   

17.
中亚:俄美欧博弈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地区日益凸显的地缘和能源战略价值,吸引着“近邻”和“远方”大国相继角逐。中国是中亚的邻国,在中亚有着重要的战略利益。中亚地区已形成的俄、美、欧博弈态势是中国中亚外交面临的重要外部环境。中国要做好自身定位,妥善处理与各类国家的关系,实现中国在中亚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徐顽强  张红方 《云梦学刊》2011,32(2):13-18,3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长期的战略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有实质性突破,究其深层次原因在于价值取向。人文价值取向孕育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思维,并在这种全新的思维下,提出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毛泽东依照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历史条件,创造性地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在这一正确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我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又实现了数次国防斗争的胜利.在中国崛起和国防逐步现代化的今天,面对复杂的国防斗争新形势,坚持和发展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防生培养工作虽然已走过十年历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面对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深入推进和军队生长干部来源结构的调整变化,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紧贴部队需求,明晰目标内涵,科学明确培养的定位,凝聚军地的培养方向,科学构建国防生培养的目标支撑体系,这是扎实推进国防生培养工作创新发展的务实之举,是促进军民融合式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紧迫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