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其演进历程看,可以分为总体布局探索时期、总体布局形成时期和总体布局的拓展时期;从其形成的动因看,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深刻认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特征的深刻把握,对新时代新要求的积极回应,推动了总体布局从形成、拓展到“五位一体”的确立;总体布局演进历程同时蕴含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意义;而深刻把握“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的部署,则是总体布局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总体布局,循序渐进.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它的形成是四代领导核心集体智慧的结晶.经历了初步探索、基本形成和发展完善的过程,实现了从邓小平“两位一体”到江泽民“三位一体”,再到胡锦涛“四位一体”和“五位一体”的创新.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经历了由两个文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历史演化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关键。"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欢 《南方论刊》2014,(1):8-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经历了由两个文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历史演化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关键。“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走出自己的道路或者探索出自己的模式。那么,这种道路和模式应当是什么呢?近期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赵凌云教授等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较系统地回答了这一问题。细读该书,我有如下感受:1.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一、基于当代中国语境来定义生态文明,该书认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提  相似文献   

6.
<正>一、导论(一)研究内容、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1]。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确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经历了从"两个文明"到"五位一体"的发展演变过程。它是在立足我国具体国情基础上作出的正确选择。通过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行研究,有利于深化"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并为我国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重要的实践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绿色发展理念在海洋事业中的具体实践。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诸多困境,需要借鉴先进国家发展经验,树立人海和谐、海陆共进的思路,以公民海洋教育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法治建设为保障,探索适应我国发展需要的海洋生态文明之路,科学推进我国海洋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文明观的丰富与完善,但是与五大文明相对应的却是"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本文指出为了在表达上更科学、更准确,更为了在实践中宣示生态建设的重要地位,使生态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我们党应当尽快明确包括生态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的生态观是在新形势下为解决新问题而形成的理论观点,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的总结.习近平生态观体现在一系列的重要讲话之中,只有系统科学的把握其原则性,才能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压力,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历了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三个文明一起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演进过程。五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既不可分割又各有自己的特定领域和特殊规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建设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普及率日益提高的当前阶段,电子政务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能够承担起实现"以人为本"理念、推进依法治国、疏导社会矛盾以及维护自然环境等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新飞跃;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思想。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和方法从社会总体性、实践总体性、方法总体性和人的总体性四个方面从整体上规定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特征;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性要求和特征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思想和方法。二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共同实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和生态良好的系统目标。  相似文献   

15.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这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促进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所在,在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方面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既事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牢固树立,又事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此,我们要在遵循建设美丽中国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强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思维引领。这就要坚持以战略思维完善顶层设计,以创新思维激发内生动力,以辩证思维推动协同治理,以法治思维强化刚性约束,以底线思维恪守生态红线,把党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落到实处,进而开辟社会主义中国乡村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