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王彬 《南方论刊》2020,(3):43-45
重庆大巴车坠江事件引发了大家对于公共环境政府危机管理的思考,许多学者认为政府危机管理"失灵"现象屡屡出现原因就是缺少公众参与。因为公共参与危机管理有利于提升社会整体应变能力,解决"失灵"现象以及确保政府价值取向。但目前我国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仍存在"两薄弱一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实现危机教育机制常态化和建立多边危机应急机制来应对公共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对危机和危机管理的认识为基础 ,分析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回应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 ,作者提出我国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权威处置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和法制管理体制、信息流通体制 ,以增强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见性、科学性、社会认同性以及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化水平 ,从而全方位地加强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代我国由于巨大的社会变迁正进入一个"风险社会",各种人为和自然的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出现。独具普遍性、突发性、人化性及高危性特质的风险时刻在拷问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在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政府危机管理面临许多困境和挑战,为此,政府应通过健全公共危机预防预警机制;完善信息管理机制;健全危机管理体系;完善危机管理主体等措施来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公共政策视角,通过对厦门PX公共危机事件的案例分析,认为要科学、合理的应对不断爆发的公共危机,必须实现从传统的政府危机"管理"向现代的公共危机"治理"转型.所谓公共危机治理,在其浅层意义上,追求的是通过构建政府与公众互动、彼此沟通的具有广泛包容性的治理系统,从而能够找到化解公共危机的最优路径;而在其深层意义上,则是通过公共危机治理的过程造就具有公共参与能力和公共精神的公民和公民社会,从而最终实现权力向社会的回归.这无疑是当代政府治理的人文指向,也是走向新文明的历史底蕴,因而格外值得中国公共管理者重视和深思.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的出现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很大影响,对政府危机管理也提出了挑战。在新媒体与政府危机管理的互动中,仍然存在着信息传播不客观不真实、新闻报道方式单一、媒体人的素质缺失、对新媒体关注不足、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备、信息公开和沟通机制不完善、公众容易受不实传闻的误导等问题。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媒体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新媒体社会责任评估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政府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完善信息公开与沟通机制,完善政府公共危机善后机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突发性公共危机管理,把政府、大众媒体和公众卷入并展开各种博弈,而危机信息成为博弈的关键。政府对危机信息的隐匿与公开,媒体在政府主导下的传播与“集体失语”,公众在前二者管控危机信息条件下的传播机制与“信息流”等,成为多方博弈的论证内容。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对政府效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弥补了政府的有限性。但是目前我国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公众参与的无序性、不确定性和无组织性等。通过对公众角色科学合理定位,分析政府危机管理中公众所扮演的参与者、监督者和信息传播者等角色,寻求构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机制,对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霍韵樱 《理论界》2008,(2):41-42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信息时代的繁荣,媒体及公众对政府危机管理提出更新、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公共危机成为政府行政的重要课题。九江大桥坍塌事件作为2007年6月刚发生的影响广泛而且损失严重的突发事件,为广东政府应对类似突发事件出了一道难题。本文主要从事件的危机定位与类型分析、政府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证,以期透过对政府在本次事件中危机管理过程的观察,从一定程度上检验出政府当今的危机管理能力,并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9.
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职能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积极应对公共危机,提高避免和驾驭各种风险的能力,是政府职能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回应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我国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方位地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政府的应对之策有: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增强对公共危机的可预见性;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强化危机发生后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建立处置危机的权威机构和相关体制,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性;动员全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增强社会认同;加强信息流通,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法制建设,使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频繁爆发,如何应对危机事件,将损失降到最低,事关民生大计和社会安定,同时考验着政府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效能.文章从危机事件管理中分析我国了政府危机管理的效能及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效能应遵循的原则和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政府诚信使政府成为遵守公共伦理的典范和表率,它是维系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是塑造政府形象和提升政府执政能力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政府诚信的期待越来越高.通过公共危机事件来解析建立现代政府诚信的重要意义,是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可信度和认同感,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信息公开对于公共危机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收集是政府危机决策的依据,信息发布是稳定社会情绪、调动社会力量共攘危局的手段,但是,政府、媒体和公众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形成了对于信息公开的不同态度。信息公开的过程就是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之间利益博弈的过程。只有整合利益、达成共识,提高公共危机中信息公开的水平,才有利于促进公共危机的治理。  相似文献   

13.
频发的公共危机让人类步入了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治理显然无法通过危机衍生系统的自适应来化解。政府作为危机管理的核心主体毋庸置疑,特别是对采取政府主导性发展战略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中国而言,其功能性地位更为凸显。然而,现行的基于常态公共事务管理的政府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制约了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绩效,甚至形成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低效或失灵的路径依赖。这集中表现为,基于传统人治理念治理风险社会的公共危机,使政府进退失据;基于现行官僚体制治理风险社会的公共危机,形成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局面;基于垄断式管理模式治理风险社会的公共危机,使政府力不从心。鉴于此,更新危机管理理念,重塑官僚体制,引入协作治理体系,就成为化解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失灵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4.
论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及其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不断发生的公共危机,政府必须具有透明、责任和高效的形象。因为其所具有的公信力、凝聚力以及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和公民广泛参与公共危机的治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政府公关理念缺失、形象意识不足、与媒体沟通不畅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政府形象的建构。所以要使公共危机治理更加顺利,必须设立专门的政府公关机构来处理公共危机,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实现政府与公众的双向对等沟通,提高公务员的德性及素质,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来提升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化解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公共危机管理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有效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是现代政府综合实力和能力的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中国,融执政党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于一体的各级人民政权是我国有效应对各种公共危机的治理主体.此次汶川大地震是对我国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验.在应对汶川大地震的过程中,中央政府表现出卓越的应急能力,彰显了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政府危机治理的效能.但是,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我国政府在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基层政府要在应对公共危机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应对公共危机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我国政府的应急能力和治理本领,把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作为政府能力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基本目标之一.汶川大地震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危机传播的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诸多公共危机事件中,新媒体为公众提供了"发声"的平台,为民间话语和官方话语之间的博弈提供了可能.而借助于新媒体,公众正成为传播格局中正在崛起的新生力量.公众在危机传播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弱化了政府对社会信息的控制力.政府要积极与公众进行互动对话和权力分享,使民间力量充分、全面地参与到危机传播中,在双重话语空间的冲突与调和中尽可能地掌控话语权的"制高点",从而在危机舆情收集、危机舆论引导和危机决策中与公众进行沟通与协商,最后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7.
政府危机管理中的权责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君 《社会科学》2008,(5):106-112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和政府常态下的危机战略、危机规划、危机预测.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着危机规划权责缺位、危机预测权责不明、应急处置权责模糊、行政补偿职责虚置的问题,直接导致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处置不及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不清晰.严峻的公共安全现状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政府危机管理权责这一危机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将政府危机管理重心前移,设定政府常态下危机规划权责,明确政府应急状态下权责,加强对政府应急管理权力的监督,落实政府危机管理中的行政补偿职责,以实现政府对危机依法、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共危机网络治理结构——双重整合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危机已经成为了现代动荡社会环境中的常态,这对当代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指出,与高效能的危机管理系统相对应的一种现实选择,是基于当代公共治理理论,基于我国社会—政治结构的变革,逐步形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网络治理结构:在政府为主体与中央政府最高统一决断机构的前提之下,政府机构常规化、制度化地主动地协同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及国际组织,共同形成公共危机管理的上下联动、网络应对的格局,形成组织权力平时分解、决断权力战时统一、临境应急协同主动这样一个统分结合的网络治理结构,以应对各种公共危机。但由此塑造的公共危机网络治理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诸多的机能障碍,迫切需要从公共权力和社会资本两方面入手,刚柔并济,共同塑造其整合机制以发挥其在危机应对中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在“全能主义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由于政府在行政组织架构设置,制度资源供给以及信息传播、社会动员等方面享有着其他社会主体所无法比拟的特殊力量与优势地位,从而使自身实现了对公共危机治理的全面干预和控制.这种状况的存在,不仅造成了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效能低下,抑制了其他社会主体抗击公共危机的机会和空间,同时也隐含着更多危机产生与爆发的潜在风险.因此,要摆脱“全能主义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困局,就必须要从现代国家建构的层面来深入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提升政府公共危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的伦理责任是政府及其组成人员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必须要承担的道德和道义上的责任.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的伦理责任产生的依据是政府的角色定位和价值目标、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中的职能优势,以及政府自身公信力建设的需要.在公共危机产生和发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政府的伦理责任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