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恩斯批评者的意见,可归纳为三点:(1)凯恩斯对现代经济中消费者的作用估计过低;(2)资本财的需求同样没有不足,事实上,这种需求很快地增长着;(3)在凯恩斯经济学中独创的论点都不是真实的,而真实的就不是他独创的。凯恩斯批评者的主张对一个不经意的读者,好象是合乎逻辑和具有毁灭性的。但对《通论》仔细考察以后,这种意见立即消除了。凯恩斯和所有经济学中的伟大人物一样,他们建议的政策不是他们理论命题的一个部分。政策充其量也不过是实际情况可能采取的方法。而凯恩斯比任何其他人更注意理论和政策间的那种区别。他在《通论》最后一章中企图传达一个最后的思想,即我们可以接受或拒绝充分就业的那些措施,作为他的理论所包含的经济政策。不幸的是,凯恩斯的批评者以他们的偏见为基础来理解《通论》的政策意义而赞成或反对凯恩斯。《通论》能用来诊断所有的经济形态:萧条或通货膨胀;需求的长期不足或需求的长期过剩。重要的是,要承认凯恩斯世界的特点可以假设任何价值。事实上,自1952年起在投资繁荣后引起的通货膨胀,用凯恩斯的解毒药是可以成功地制止的。  相似文献   

2.
一在“就业利息和貨币通論”一書中,凱恩斯指出“本书分析的最終目的,乃在发現何者决定就业量”。按照凱恩斯看来,他在理論上的主要工作就是要說明决定总产量和总就业量以及它們变动的因素。在凱氏的这本书中,常常把产量与就业量并提,他认为,在他所作的假定下,就业量一經决定,产量也就随之决定。所謂总产量将增大,据他看来,也不外就是說企业将在同量资本设备上,僱佣较大量的劳力。所以,可以依靠就业量的变动来测定产量  相似文献   

3.
一凱恩斯主义乃是以鼓吹資本主义,在国家的調节下,可以实現充分就业的經济,著名于資本主义世界的。实現充分就业經济与实現无危机和高生产速度的經济,从凱恩斯主义看来,是一回事。在这一点上,凱恩斯和他的信徒們的見解都是相同的。但凱恩斯主义并不同意全部消灭失业現象。它仅将充分就业作幌子,来誘騙工人阶級,接受資产阶級对他們进行强制的掠夺和强制的剝削。在实际上,他們的唯一目的乃是要保持一部分的工人的失业,来压制劳动市場,保証工資低廉的劳动人手。凱恩斯在他的就业論中将失业分为三类:(1)“摩擦的失业”,(2)“自願的失业”和(3)“非自願的失业”。凱恩斯說:“摩擦的失业”,乃是由于計算有差誤,或由于出入意外的变化所产生的时間的迁延,或  相似文献   

4.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专门测度结构关系的部分。计量经济学要达到它的目的,首先得试图测度一切重要的包括整个经济或其中一种工业或企业的结构关系。所有这样一系列的关系,构成有关研究领域的计量模型。靠这样一个模型就能测度某些变数或原因力的变化对整个体系的影响。并由于变数之划分力外部变数、内部变数和时间落后的内部变数,就使这个模型可以用来对整个经济、企业或工业进行动态的短期预测。第二次大战后许多西方国家的经济资料都大大充实提高了,这对于计量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在资料方面电子计算机起重大作用。它丰富了企业整理出来的内部资料,增加了利用这些资料的可能性,并加速其他经济资料的加工过程。计量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关于统计问题,即从观测到的经济体系资料求得它的数量结构方程式。计量模型除了用来帮助预测外,对经济结构知识也作出真正贡献;计量模型还可以用来对整个经济中任何结构关系问题进行更深刻的观察。  相似文献   

5.
一、意大利經济学的傳統現代意大利經济学源流之一,来自瑞士西部的洛桑。这一洛桑学派的分流是指从彭得立屋、巴萊多等偉大的意大利学者起到阿莫罗松等人为止。另一流派是指自由主义者克罗齐的友人安东尼·拉甫立屋拉到洛拉姆希、培杉弟等意大利的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6.
同其他許多社会科学家一样,經济学家这一群也渴望着自然科学的准确性。在許多人看来,达到这类准确性的捷徑在于把經济问題简化为数学方程式,然后运用已証实的数学定律来解答这些方程式。荷尔摩斯(Hol-mes)法官,那个偉大的反对諭者,有一次說道:“未来是属于统計学家和經济学家的。”但荷尔摩斯决沒有料到目前經济学家中数学会这样风行一时,以至于产生了这样一种情形,經济学会中象我这样的許多会员或多数会员  相似文献   

7.
在經济学界,我們經济学家对以往作家的評价是和外界完全不同的。最早从亚当·斯密談起,我想人們把他当做一个經济理論家,未免評价过低了,在我看来,他是登峰造极的人物。李嘉图是經济学家当中最最評价过高的人,他是个严密的論証家,但是把他所探討的問题搞得乱七八糟,而讀者却感到他神通广大,因为他能从这种困境中解脱出来。在分析分面,他的地租理論是极好的,但显然不比魏斯特和馬尔薩斯的地租理論更好一些或更早一些。他的一般均衡模型,不过是馬尔薩斯和斯密人口論中原有的东西。他的最大成就是比较利益理論,然而,托倫斯上校差不多在同一时期进行了几乎同样的分析。在凯恩斯看来,“李嘉图思想是对經济学提供的最偉大思想,”这个看法同我对他的大的智商或創造性的評价,是不相符合的。穆勒甚至在1838年古諾提出确定的部分均衡公式以前就創建了供求的一般均衡概念,但是除了真正爱好經济理論的人承认它是对經济分析的卓越貢献以外,几乎所有其他人都忽视了。穆勒是折衷主义,当新的事实或論证出現时或只是重新考虑旧的想法时,他会毅然改变他的思想。从純經济理論的观点来看,馬克思是后李嘉图派的一个次要人物。他是里昂节夫投入一产出分析的有趣先驅者,象《通論》那样的消費不足論,他也独自提出过一些含糊的意見。他把技术变化和資本积累同商业循环联系在一起,这又倾向于图干-巴兰諾斯基等人的学说。馬克思是他的时代的一个很糟糕的計量經济学家,他不了解西欧实际工資由于新的技术和設备而提高了多少;他是一个拙劣的理論家,因为他提出的那种模型几乎肯定要引起表格的移动,从而大大提高工人的工資。专门的經济学同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没有关系的。馬歇尔作为政治經济学家,是新古典学派的典型。現在他也許过时了,然而在他的时代,他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门徒占有英国政治經济学讲座的半数,他的影响扩展到其他半数,而就方法論来说,今天我們都是馬歇尔派。  相似文献   

8.
计量经济学的纯理论研究可视为对怎样计量经济关系这方面的知识作出贡献。它所提出的理论常是抽象的或一般的,因而可以应用于有关的任何具体问题。经验的计量经济学则是研讨事实资料和计算出经济关系的数据。经验的工作步骤是理论计量经济学方法的直接应用。由于计量经济学家使用的资料是从观察现实经济过程得来的,所以可以结论:计量经济学是研究历史的一种极为系统化的方法。计量经济学使用的假说的源泉之一,是经济科学的各种理论,如传统的厂商理论、经济循环理论等。有些计量经济学家则偏好以经验资料为基础来塑造计量经济模型,而不是以先验的经济理论或经济循环理论为其出发点。采用这种方法塑造假说时大量的经验资料收集工作有头等重要性。计量经济学方程式是根据多种来源不同的资料建立起来的,这些来源包括经验的观察、纯粹经济理论、社会制度的知识(如租税制度、货币信用制度)等。但不管资料来源为何,必须分析被检验和估算的方程式体系是否满足同一化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作为經济文献,《通论》是不容易閱讀和掌握的。这一部分是由于凱恩斯的特殊叙述方法,但更基本的困难则是該书分析内容所固有的:(一)在理論经过25年的迅速发展后,现代讀者不易体会当时能够用来分析經济总量和經济动态的概念的极大限制;(二)《通論》思想是从《货币論》演进而来,因而有些問题在前一著作中談得很简单;(三)凱恩斯把实质上是一般均衡模型说成为单方面的因果关系体系;(四)凯恩斯打算应用马夏尔的短期模型来分析一种經济,这里,行为是受对未来的预期所支配的。作为經济分析,这本书是关于收入和就业如何决定的理論,强调有效需求的决定因素。这个理論的新奇动人部分是消费倾向以及它的变形——倍数。消费倾向在预测战后失业的試验中遭到可怕的失败,这是因为凯恩斯忽略了財富对消费的影响。不但他的消费傾向太简单,而且他的投资理论也不完备。《通论》还可以看作货币理論,强調对货币的需求。但是他的货币需求理論讲得令人迷惑,很混乱,作为資本理論来说的货币需求理論又是很不完全的。凱恩斯有效需求理論是現代經济政策理論的发端。但大多数凱恩斯派都抱有一种偏见,即否定貨币政策对决定经济活动水准的重要作用。于是在分析通貨膨胀时,他們不是要求制定財政政策,就是主張管制工資和物价。然而这两种方案对战后資本主义經济来說都是不切实际的。凯恩斯的贡献在于:(一)他注重花费对收入和收入对花费的影响;(二)他推动了总量模型的建立和检验;(三)他间接促进了現代动态理論的发展;(四)他促使政府担负起保持經济繁荣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英国《經济学家》(1963年8月3日)介紹說,一些經济学家把經济思想史认做是他们这門学科最可尊重的和最有学术性的部門之一,而不懂經济思想史就等于是文盲。另一些經济学家則认为搞思想史是浪費时間,甚至是欢喜死人的一种形式,并且看不起那些把时間花在摘取前人詞句的同行。事实看来是,这两种不同的态度不可調和,因为根本上这是基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经济学协会于1958年9月间在科孚岛举行年会。会议主題是资本理論。提出論文的有以下各国代表;瑞士的罗茲(F·Lutz);联合王国的希克斯(J·Hicks),張伯諾恩(D·Champernowne),卡尔达(N·Kaldor),巴纳(T·Barna);美国的塞繆尔遜(P·Samuelson),費尔勒(W·Fellner),哥尔德斯密司(R·Goldsmith),杜瑪(E·Domar),苏  相似文献   

12.
一“撫今思昔”“摊陈出新”馬寅初先生的新著《我的經济理論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場》在1958年二月問世,三月間我在一家書店見到了。当我站在書櫃边把目錄涉獵一遍,再把其中作为引言的《此書各篇論文内在联系的說明》一文看过后,不禁大有所感。一是佩服馬老不老,不僅把俄文讀通了,并还讀了不少馬列主义的俄文原著及毛主席著作,奋勉前進,令人望塵莫及;但同時又感到,旧的学問知識,或資産階階的思想教育對于我们年事较大的高級知識分子,該是多么沉重的前進包袱。象馬先生这样孜孜不倦地奋勉兢進。从那篇“說明”中,仍旧充分地顯示出了他的老一套的观点和思想方法。他本来是要說明全書各篇的内在联系的,而結果却連表面的形式邏輯也沒有給我们指出来。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当十九世纪末期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的阶段以后,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日益集中地集积了大量的财富。他们在国内,形成了经济上的独占来代替过去的“自由竞争”;在国外,则进行肆无忌惮的对殖民地的掠夺。这些事实,带来了资产阶级传统法学理论的基本原则的动摇。于是,一些新的为帝国主义服务的法学理论,便如雨后春笋,应时而生。凯尔生的纯粹法学,就是这些反动法学理论的学派之一。  相似文献   

14.
政治經济学是一門認識社会客观發展進程的極其重要的社会科学。在階級社会中,各个階級有着它自己的政治經济学:資產階級政治经济学,小資產階級政治經济学,无產階級政治經济学也即馬克思主义政治經济学。只有馬克思主义政治經济学提出來的研究对象才是科学的,那就是研究人們在物質生產过程中所結成的經济关系即生産关系、研究社会生産关系运动發展的規律、研究人类  相似文献   

15.
印度《經济周刊》1959午11月14日号发表了穆克吉“为新旧經济学悲叹”一文后,12月5日号又刊出达斯古普塔“为什么要为經济学悲叹?”一文。(译文均参閱本刊1960年第3期)此后該刊陆续发表了一些討論文章,現在擇要綜述如下。1959年12月19日号发表了坎恩(M.S.Khan)題为“为經济学悲叹以及为什么?”一文。坎恩說,在我看来,穆克吉教授把經济学界分成凱恩靳派和后凯恩斯派是錯誤的。即便在經济学頷域的理論活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界讨论、研究社会主义部分,往往引起政治经济学对象问题的争论。生产力在政治经济学中应该放在什么地位,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否包括生产力,乃是主要的意见分歧之所在。分歧的由来,一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发展生产力成了最迫切的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迫切要求加强对生产力问题的研究,有的同志就以为政治经济学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应该将生产力也列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另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政治经济学对象的各种提法,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对各种提法在内容上是否一致,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们知道,每门科学都有其特定的对象,如果把生产力纳入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中,势必把属于工艺学、冶金学、物理学等等学科范围的问题都拉进政治经济学,从而实际上取消了这门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通过揭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来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在偉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前夕,党召开了八届八中全会,总結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的經驗,特別是总結了执行党的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会主义总路綫的經驗;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当前的政治形势和經济形势,并且提出了反右傾、鼓干勁、开展增产节約运动,在1959年內提前完成第二个五年計划(1958年到1962年)主要指标,在十年左右的时間內(从1958年算起)实現“在十五年內,在主要工  相似文献   

18.
一这是不难想到的,自从社会主义經济形态出現以后,更确切地說,自从肯定社会主义經济形态也有它的客观經济發展規律,也有必要对它的生產关系总和,对它的各种規律、范疇進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的时期以來,是否可能应用《资本論》体系來研究政治經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問題,就已經在实际上一再被經济学家們所提起并認真考慮过了。我們能够設想,任何一个企圖用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來探究政治經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人,当他考慮到研究应从哪里着手,应包括哪些內  相似文献   

19.
战后三十余年来,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与之相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它主要表现在:垄断资本有了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大规模地干预经济,使资本主义从一般垄断上升到国家垄断,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是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发生的部分质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些基本经济现象也发生变化,出现一些战前资本主义经济所不曾具有的特点,其中经济危机就是突出的一例。经济危机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矛盾的集中体现,最清楚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并弄清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对于明确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馬列主義教研室政治經濟學教研組最近對於“按勞分配”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討論中,分歧較大、爭論最多的是“按勞分配是一個原則或者是規律”。有一種主張,認為“按勞分配”是一個經濟規律。另一派則認為“按勞分配”是一個原則。 認為“按勞分配”是規律的理由是: 一、按勞分配是由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所決定的,沒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就不可能按勞分配。二、按勞分配還同生產水平還不夠高,產品不夠豐富,人們的思想覺悟不高等因素有關。但是這些原因的存在,恰好是反映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是有差別的,因而,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