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国城市广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东北地区的地域性特征,阐述寒地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中,广场设计出现的问题和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2.
运用管理学中的SWOT法分析寒地村镇景观现状,寒地村镇具有日照间距系数大、活动空间朝向的要求特殊、冬季景观匮乏、独特寒地景观及人文特色等特点,其景观规划采用点、线、面、园林的规划设计手法,即点——寒地村镇住区规划,东、西、北三面以连续的建筑围合达到防寒效果;线——寒地村镇道路规划,无冰雪,铺装防滑,变坡处做提醒标志;面——寒地村镇广场活动空间规划,形式多样、特色营造、文化建设的规划原则;园林——寒地村镇的绿化景观规划,选择耐寒树种,种植防护林、注重色彩搭配、乔灌木结合、季相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3.
冰雪经济逐渐成为寒地城市重要经济活动,冰雪艺术活动作为提升寒地城市文化艺术的重要手段,在寒地城市各项事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冰雪艺术活动寒地城市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影响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4.
城市居住小区的中心绿地,是小区居民日常休闲和交往的重要场所。笔者通过对寒地城市居住小区内中心绿地的实态调查,指出目前在小区中心绿地的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重绿化和片面追求构图形式,而忽视了其使用功能。笔者针对现存的问题,对沈阳市、哈尔滨市的部分居住小区的中心绿地进行了详实的调查,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寒地城市居住小区在中心绿地的设计中应重解决的问题即小区内部各类活动场地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旨在使小区真正成为有人情味和归宿感的理想家园。  相似文献   

5.
加强寒地黑土资源保护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寒地黑土这一最适宜农耕的高肥力土壤,这一稀缺、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就是保护国家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寒地黑土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降低,物理性状恶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加强寒地黑土资源保护具有紧迫性。必须采取认真落实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改革寒地黑土的承包制度、推广技术支撑体系、优化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等措施,加强对寒地黑土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在现今的城镇广场设计中座椅设施布置不合理的问题,从广场上人们的行为特性和广场的空间特质及人体工程学在座椅设施中的应用等不同角度,论述了座椅设施在休闲广场中的布局及座椅设施本身的设计,发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在未来的设计中应进一步改进设计,使城镇休闲广场的座椅设施形式多样化,将对人性的关怀融入广场设计的每个方面,设计出充满人情味的城镇休闲广场座椅。  相似文献   

7.
借鉴古代城墙在控制用地集约的优势,采用统计与比较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提出城镇建设顺序控制带概念、方法、类型、原则与内容,并针对我国寒地林区分散与集中的城镇形态进行控制带规划,这对寒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东北寒地城市大学校园水景设计为研究主题,运用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的方法,归纳了当前大学校园水景存在的诸如难以适应季节变化,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多样性、体验性和系统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东北寒地城市大学校园水景设计要求,提出了秉持地域性、生态性、文化传承和人本性原则,设计营造符合地域环境实际、彰显和传承校园文化、满足师生需求的生态化、可持续的大学校园水景,为该区域大学校园的水景设计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文化的构建,是新时代全人类共同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完善。寒地黑土区域由于其独特的资源和生态优势,蕴含巨大的生态价值,使其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注重生态文化的建设。但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寒地黑土区域的生态文化建设,须结合当地的地域性经济、文化等特点,从文化建设主体的思维方式的转变、道德意识的培养以及文化建设的客观环境的完善等角度入手来进行,使其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寒地黑土农民现有的政治文化,使他们难以形成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宏观政策倾向性的影响,也难以形成规模性团体组织扩大利益诉求的声音,甚至难以对既得利益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支配.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注重发展提高农民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