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香港经济的“生命线”之一。在经济发展势头最猛的亚太地区,香港、东京、新加坡三个金融中心同有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东京、新加坡金融中心锐意改革、迅速扩展,似有取代香港金融中心之势。在内部面对“九七过渡”,外部面临激烈竞争的情形下,香港金融中心能否保持其国际地位,显然是现在和未来国际金融界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一、香港金融中心的性质、作用与特点所谓金融中心,是指开放式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大型的资金融通集中场所和金融网络的中心枢纽。按照一般的划分,国际金融中心有三种类型:第一,全球性金融中心(超级金融中心),其资金来源是世界各地和本地,资金使用于世界各地,伦敦、纽约属于这类中心;第二,境外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中心),其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海外,资金用途主要不是用于本地而是用于海外,香港和新加坡同属这类中心;第三,帐面金融中心,其实际上无甚资金交易,只是在此注册和过帐,以便逃避税项,如一些被称为“逃税天堂”的百慕大、开曼群岛、所罗门群岛,皆属此类。  相似文献   

2.
金融是香港经济的支柱,香港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其战后最为重要的经济成就。金融的繁荣和稳定是香港经济繁荣稳定的重要一环,维护和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保证香港平稳过渡以及“九七”后保持香港繁荣和稳定的重要内容。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中国因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内地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强大后盾,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发展,实际上已经形成一体化的格局。在“九七”回归前后,“中国因素”将对香港经济金融产生愈来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石纪杨 《天府新论》1997,(4):3-6,14
香港归祖国后,在“一国两制”框架内继续维持并加强香港在世界经济中业已形成的地位,不仅有利于稳定回归后的香港政治经济局势,也有利于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过去30年的飞速发展,香港地区已发展成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特别是香港的金融市场,无论在系统安全、产品多样化方面,还是在流动性和盈利水平方面,均处在世界前列。1、银行业稳步发展,国际全融中心地位日趋巩固以对外金融交易量计算,香港是世界上第五大银行业中心。到1997年1月底,香港拥有持牌银行182家,资产75378亿港元;…  相似文献   

4.
香港能否顺利过渡“九七”,从而成功实施“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在某种程度上要视香港经济在这一关键的过渡期能否继续维持繁荣稳定,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视香港的港元联系汇率制能否继续维持不变,从而保持香港金融体系和市场的基本稳定.难怪有香港金融专家将港元联系汇率制视为香港“经济的底线”.因而,港元联系汇率制成了后过渡期香港经济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东亚经济持续发展,新兴金融中心发展势头方兴未艾。东亚地区各金融中心将以自身的比较优势各展其长,互相依托,而不是此起彼消,其发展前景将形成四个区域金融中心和三个次区域金融中心,共同构成21世纪东亚地区金融中心南北分布的新格局。上海金融中心有其独特的比较优势,特别是与香港、新加坡相比,具有既古老又年轻、人地优势、根基深、发展潜力大四个突出优势。它将与东京、香港、新加坡并列而成为东亚的区域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6.
一、香港在福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香港作为福建通往外部世界的桥梁和“窗口”,在福建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70年代末以来,随着大陆对外开放的进行,香港以其自由港地位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在福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高,闽港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迅速发展,已由过去的一般商品贸易关系发展到产业投资、资金融通以及旅游合作等,形成互补互利和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这种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在香港过渡期前后,仍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并将继续推动闽港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首先,香港是福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一…  相似文献   

7.
香港回归,世人瞩目。着眼于未来,人们自然非常关心香港“九七”后的发展状况。特别是香港回归后是否还能保持国际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经济是否还能持续高速增长,本文拟从研究香港经济成年过程及其因素入手,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实证性分析。一、香港经济的三次跨越纵观香港经济百年发展史.二战前发展缓慢,经济比较萧条。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发展速度加快,自40年代末到整个80年代,香港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了10倍多.其中60年代平均增长11.7%,70年代增长9.2%.80年代增长8%。进入90年代后.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仍…  相似文献   

8.
香港回归将改变中国经济的总体格局:在整体中国经济中将存在两个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完全不同的经济体系。虽然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经济将保持其发展与运作的独立性,但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将逐渐走向整合,最终形成一体化的经济整体,乃是必然趋势。中国经济整体格局的这种变化及其趋势迫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包括香港在内的整体中国经济体系中,香港经济将具有什么地位,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本文认为,回归以后的香港应该而且可能成为整体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在整体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龙头“…  相似文献   

9.
1993年4月1日,依据1992年《外汇基金修订条例》,由港府的外汇基金管理局与银行监理处合并而成立了香港金融管理局(简称金管局)。其成立是香港货币金融领域一次较大的变革,使香港有一个高度专业水平和人员相对稳定的货币银行管理机构,以承担维持金融及银行稳定的职能;从而保证香港在后过渡期乃至97后继续繁荣稳定,并维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0.
香港已回归祖国了。香港的回归不仅是一个象征,它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标志着另一个新篇章的开始。现在人们关心的是我们能否保证实现香港的社会、经济制度的长期不变,并维持香港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的地位。有人提出,实现“一国两制”后,香港在国际社会怎样定位,尤其在亚太经济合作和国际组织中起门作用?在香港回归之后,香港的国际地位会不会受列影响了除中英两国外,在香港有着重大利益的美国和日本在香港的未来中将扮演何种角色?香港对外关系的展望及其对祖国统一的影响如何?本文试想就上述问题作些探讨。一、世界格局…  相似文献   

11.
王丽华 《江汉论坛》2003,(10):42-43
香港回归后,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其施政报告中明确将香港经济的发展定位为:“背靠内地,面向全球,作为我国一个主要城市和亚洲的国际都会,提供高增值的服务。”CEPA的签署与实施将为香港服务业与制造业提供巨大发展机遇,有力推动香港经济的快速转型,促进香港与内地经济的深层次融合。CEPA不仅对当前重振香港经济十分有利,而且对实现香港新世纪经济发展定位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香港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所具有的国际性经济中心的地位,为世界所注目。香港同我国内地存在十分密切的经济贸易和技术的协作关系,1997年香港主权收回后,与内地的关系将更加显得重要,研究香港经济的特点,掌握香港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探讨如何不断加强香港与内地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协作关系,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一、香港的国际性经济中心的地位和重要功能香港是自由港,是小岛经济。这里虽只是一千平方公里多一点的弹丸之地,却在世界范围内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一条活力充沛的“小龙”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发挥着巨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13.
香港经济的发展不仅依托于内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历来对内地经济的发展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97香港回归以后,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必将加强,将会对内地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新的机遇。作为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大省,江苏应当高度重视这一历史性机遇,并利用它推进江苏外经贸的改革,以加速江苏经济国际化的进程。对97后香港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要在香港回归以后继续发展与香港的经贸关系,其先决条件就是必须能够对97以后香港的经济发展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如果我们从大势上来仔细分析,可以作出以下三个基本判断:判断一:香港能够继续保…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 1991年在视察上海时指出 :“金融很重要 ,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 ,一着棋活 ,全盘皆活。”① 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讲话 ,言简意赅 ,内涵十分丰富 ,精辟地阐明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等一系列论述和思想 ,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发挥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论述 ,阐明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 ,货币资金作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由于近年来我国一直执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在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后,宏观经济总量实现了基本平衡,但经济结构不平衡的矛盾却日益显现。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枢纽部门,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少人对金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切入点见仁见智,笔者认为调整经济结构的最佳选择是重塑资本市场。一、经济结构失衡是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我国的宏观经济在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之后,去年实施了“稳中求进”的宏观经济政策,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据国家统计局(1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相似文献   

16.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计对香港的特殊地位,规定了有其自身特色的香港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于香港居民,无论是永久性居民还是非永久性居民,这些权利和义务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法》在赋予香港居民广泛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同时,根据香港居民构成的复杂性和香港长期以来所处的地位,也作出了一些特殊的规定,以保证香港居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适应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性金融商业城市的需要。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方针,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7.
香港回归中国后,与内地经济将呈现良性互动发展的新格局。本文着重就“九七”之后,香港与内地经济发展态势及其宏观决策进行初步探析。一、“九七”之后,香港与内地经济发展将呈现良性互动的新格局,尽管香港面临亚太地区周边城市的激烈竞争,但其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一)充分认识和正视香港经济发展将面临的来自亚太地区周边城市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尽管香港面临的挑战并非由于“九七”所引发,也不是完全由香港内部因素所导致的,但正视挑战,克服不利因素,才能做到未雨绸缨。1.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面临亚太金融业争夺…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持回归后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我国政府做了大量、充分的工作。按照邓小平同志“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确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和政治、经济、法律制度。规定了回归后的香港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虽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但在社会制度上却与内地其它行政区域有着明显区别。香港仍保持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特别是在司法方面,除收回了终审权外,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制度。本文就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审判制度方面的区别,谈五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香港联系汇率制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其成功的运作表明是香港货币政策的正确选择,是香港稳定繁荣的金融基石。1997年香港回归后,联系汇率制有继续成功运作的可靠保证,表现为从操作的主体上看,有香港金融管理局负责运作;从社会习惯看,已经存在被社会接受和有市场的支持力;从维护汇率制的法律框架看有基本法和处理金融事务的七项原则作坚强的后盾。一、联系汇率未帕力产生与运作二战以后,香港汇率制度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l)英磅汇兑本位制(1935年12月~1972年6月),当时香港作为英镑区,港元与英镑直接挂钩,港钞发行以英镑作…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以短短几十年时间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创意城市,其创意城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花园城市"建设和"再造新加坡"两个阶段。作为一个城市国家,新加坡的创意城市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城市建设注重规划、注意层次性,城市文化丰富多元、具有包容性,创意经济方兴未艾、注重特色性以及创意人才培养渠道的多样性等方面。新加坡的创意城市建设对我国创意城市建设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