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教育通过培养在“仁”“智”诸方面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实现社会的和谐。文章梳理了中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演变,阐述了和谐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管理的和谐与和谐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是人类社会普遍需要的一种特殊职能。只要存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需要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化,从无形到有形,从经济领域到政治、军事、科技和教育,无处不在,无处不用,与时俱进,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追求和谐成为管理的美好境界和目标之一。通过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的管理同样是中国古代管理者的价值述求。在积极构建和谐中国、和谐世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深刻理解管理的和谐,更需要努力践行和谐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和谐思想的国际认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思想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国与国以及人与自身都存在其合理性;国际社会对和谐思想存在着主观误解与偏见,其传播主要受到意识形态、霸权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提出了软实力发展战略、加强软实力建设,提高和谐思想的国际认同,并澄清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性质是为了世界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方文学悲剧精神的审美风格之一,表现为怜悯恐惧。怜悯恐惧源自西方人对历史公然蹂躏人伦的心灵痛苦。中国文学悲剧精神的审美风格表现为悲伤哀怨。悲伤哀怨源自中国人对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矛盾关系的肉体磨难。中国文学的悲剧精神始终不渝地担当着以情动人、以理喻人的道德教化使命,始终怀抱着劝诫人心、实现社会互助互爱、和谐温馨的道德理想,始终坚守着人道必上通天道、天人合一的宇宙、社会终极理想。因此,中国悲剧精神审美风格的主旋律,始终是悲伤哀怨而不是怜悯恐惧。  相似文献   

5.
和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传统和谐文化萌发于上古,形成于先秦.和谐是一个科学的理念,反映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和谐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涵盖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个方面.和谐文化为儒释道所尊崇、为各民族所认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  相似文献   

6.
怒族神歌是怒族于古苏(巫师)在主持祭祀活动时所唱的祭词,是怒族先民与神灵沟通的重要媒介.怒族神歌中蕴含了人与鬼灵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思想内容,怒族神歌中的和谐思想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反映了怒族先民在探究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7.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互动性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关注人的和谐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人的和谐发展集中体现为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人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知识与能力、个性与社会适应性的和谐发展均是人的素质和谐发展的要义。推进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是杜绝种种社会不和谐现象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老子的《道德经》中充满着廉洁和谐等智慧,只要我们平和谦逊地潜心研究、分析和梳理,汲其精华,剔其糟粕,那么就能从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乃至国家治理等方面有效地推进整个社会的廉洁和谐发展。着重阐述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廉洁和谐发展的逻辑起点、人与人和谐是根本要素、人与社会和谐是基本条件、人与自然和谐是物质基础、国家治理的和谐是最终保证。  相似文献   

9.
在不和谐中求和谐,从低级的和谐走向更高级的和谐,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我们正是在解决矛盾中求和谐。人类的无限需求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公权与私权的矛盾、动力与平衡的矛盾是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这些矛盾本身就是在变动着的,我们所求的和谐必然是动态的;社会和谐不是谁的恩赐,而是通过民众的斗争和权利诉求获得的,人的要求在变化,社会和谐的内涵和模式必然是变动的;和谐的中国社会,应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0.
儒家文化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法制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乃至民族精神有着深远的影响,更与当今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德法治国、开拓创新等时代主旋律一脉相承。开掘并宏扬这些文化传统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和谐为旨归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不和谐因素,加强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谐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准绳.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社会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和实质所在。当前,人们心理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问题。要构建和谐心理,就必须重视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制社会建设,建立和完善"安全阀"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成员心理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能有效的促使一个具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行政主体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和工具。要构建和谐社会,行政主体间的和谐是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4.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小说中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思考,在这种充满了桃源理想牧歌的乌托邦式的社会中,我们读到的是人和自然以及人和社会的整体和谐之美。和谐美是生态美学研究中的一种理想状态,文章从和谐生态美的角度对沈从文的《边城》进行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5.
船山之礼和合哲学价值彰显为四个基本维度:和合之源是“礼乃正己率物之教”;和合之基是“循礼以居正”;和合之策是“以礼立身而立和”;和合之鉴是“动之不以礼非尽善之道而失和”。船山之礼和合哲学价值的四个基本维度,彰显了礼为人类安身立命之道,修道成性之教,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体育文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和为贵"的体育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体育核心理念、"和而不同"的体育思维方式、中和适度的体育行为规范等基本内涵。建设和谐体育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体育科学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建设和谐体育文化,必须坚持先进性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人本性与科学性的和谐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的和谐统一等原则。  相似文献   

17.
论和谐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求社会和谐,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美好理想。在中西哲学和伦理思想中,追求社会和谐是思想的主流。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谐哲学。和谐社会是存在矛盾和冲突但又能正视并妥善化解矛盾和冲突的社会。理想的和谐社会是“各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相似文献   

18.
"社会和谐"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社会和谐"的思想,他构建了以人为本的仁学体系,主张宽缓平和的礼治方略,倡导均衡发展的经济理念。孔子的社会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国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理论与孔子的"社会和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9.
强调构建“和谐社会”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已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但指责社会种种不和谐现象并未抓到问题的实质和关键。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人.人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方式的改变或重构才是社会不和谐现象的深层原因和根本原因!身心失和不是一个心理学问题.而是一个存在论问题.它从存在论意义上改变或重构了人.并由此导致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种种危机。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除了在公共政策、制度等方面着手外.人的存在方式、人自身内在和谐方面也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