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宜昌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涉外事件 ,然而各种史籍对该案的记述不一 ,甚至自相矛盾。对“宜昌教案”的诸多疑点进行考证清理 ,还历史本来面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反洋教斗争与中西文化冲突李伟近年来,在中国近代反洋教斗争(也称教案)的研究中,三四十年代早就流行过的“中西文化冲突”论再次时髦起来,有的人更把它看作教案研究的突破口,从而认为教案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中西文化冲突的结果;有的更直接地指出,教案是“保守落...  相似文献   

3.
“巨野教案”中的山东巡抚李秉衡杨光“巨野教案”在中国近代史及中德关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德国帝国主义以之为借口,强占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进一步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在这一事件中,身为山东巡抚的李秉衡是一个重要的人物。本文拟就对李秉衡...  相似文献   

4.
刘梅婷 《21世纪》2013,(11):65-65
有网友在微博及众多网络论坛发帖称:“青岛宜昌路上,经适房宜昌美景的窗户竟然是画上去的,灯也装得歪歪扭扭!神奇的是,栏杆也是捏扁的!国家建设保障房拨款就是这样用的?”  相似文献   

5.
教案三写法     
根据“教学法”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实用有效的教案三写法,符合形势要求,适应教改需要。  相似文献   

6.
教案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教学思想中,教案是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教案设计更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学媒体的日渐介入,给教案的设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促进了教案设计的新发展。教案是教师上课的备忘录。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备课时,注重的是吃透教材,挖掘知识,就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设计板书,教师备课、设计教案的思路,就是教师按照知识的难易和先后顺序给学生讲解传…  相似文献   

7.
维新派对教案问题投入了相当大的关注,他们强烈谴责外国列强和教会在教案中的蛮横行径.揭露了洋教“挟国力以相随”和列强“利用此长以侵我主权、挠我政治”的事实.并工谋对洋放权拒之策;另一方面,他们对民问自发进行的“反洋教”活动也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如同维新派的整体政治态度一样,他们对待民问“反洋教”的态度屯是既具进步性又具局限性的、他们的局限性并不在于批评、否定了“反洋教”,而虽然他们认识到了民问“反洋教”的不足,却无法充分认识和利用“反洋教”中所驻藏的民众对量,无法找到真正能够对付洋教的有效手段.至于维新派所提出的“等孔教”、“定教作”等教案对策,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特别是他们把解决教案问题同进行交法维新、实现国家的富强联系在一起的,乃是一种民族自觉的表现.是以自觉代许自发、引导群众在反侵略过程中逐步迈向高一级斗争形式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光绪十七年,哥老会在长江中下游沿岸城镇开展了一系列反对外国教会的斗争,史称“长江教案”。斗争最初发生在扬州,后迅速蔓延到芜湖、江阴等地。与以往教案不同,在“长江教案”中,哥老会不仅把斗争矛头指向外国教会,而且也准备对清王朝进行“武器的批判”,从而把反对外国教会的斗争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9.
一、困惑:谁是语文课堂的主人 刚从事教学的时候,每天备课、写教案,然后抱着教案上课。追求教学环节的环环相扣,让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亦步亦趋,沿着老师设计的轨道,钻进老师的“圈套”。这种教法,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而事实惨不忍睹,老师讲得眉飞色舞、满头是汗,课堂依然死气沉沉,学生兴趣寡淡。这种课堂“统得过死”,无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人格和心灵受到伤害,学生的主体性遭到扼杀。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教案与传教士之文化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案、反洋教斗争和传教士问题是中国近代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学术与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从文化史的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近代中国教案与反洋教斗争,乃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制约与影响下发生的,民族矛盾与文化冲突酿造出教案与反洋教斗争的二重变奏;由士大夫、官吏、秘密会党和农民倡导并为主力的近代反洋教斗争,所表现出的是一种爱国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杂揉和交融;而传教士在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过程中,是集“天使”与“恶魔”于一身的,担当了文化传播与文化渗透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1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离不开课前的周到预设。说到预设,很容易让人想到教案,其实“预设”是个空泛的概念,“预”是准备的意思,“设”是计划的意思。正在准备的计划,可以写在纸上,更要写在脑子里,教学经验就是写在脑子里的“顸设”。  相似文献   

12.
熊家昌 《新天地》2011,(9):40-41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教案曾经历了三次修改,时间跨度长达一年,可谓“一年磨一课”。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出教案是一遍比一遍完美,一次比一次精彩。之后,王老师又一气呵成写下了长达万字的教学随笔——“磨”你千遍也不厌倦。认真拜读后,我感慨万千,感慨的是王老师始终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并且始终以赏识的态度理解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却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又称“教学二度设计”,既是帮助老师在教学过程“查漏补缺”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成都教案”发生于一八九五年(清光绪二十一年)。从当时全国的形势看,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反洋教运动已进入高潮。这次教案不仅是一次反对为外国殖民主义政策服务的教会势力的正义斗争,而且是紧接甲午中日战争后,抗议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捍卫民族生存的反帝爱国运动。 “成都教案”发生后,帝国主义向清政府提出最后通牒式的要挟条件,清政府一如既往地屈服于外国侵略者的压力,导致了成都教案的屈辱结局,在近代史上留下了又一次血的教训。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宜昌市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对宜昌城市形象进行了定位,提出了建设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水电旅游城市”的理念,探讨了宜昌城市规划合理利用地理环境的方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清宜昌设府于世宗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清朝初期沿用明制,称夷陵州,隶属荆州府管辖。据《清一统志》记载:“雍正六年,改归州为直隶州,十三年三月以归州(今秭归)为散州,升夷陵州为宜昌府,属湖北布政司”。宜昌自此始由湖北省直辖。又据《清志》载:“雍正十三年,置东湖县为府治,鹤峰、长乐、所降归州及所属长阳、兴山、巴东来隶”。这是宜昌设府以来所管辖最广的地域。而现今所辖之当阳、远安时属安襄郧荆道的荆门直隶州,枝江、宜都属荆宜道的荆州府。鹤峰县,元代为四川行省夔州路容美峒军民总管府所在地。朱元璋吴王元年(公…  相似文献   

17.
三峡宜昌地区音乐文物出土较多。以宜昌地区出土的钅享于为例,到目前为止,共出土至少13批,共16件,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珍贵的“活化石”资料。  相似文献   

18.
把握旅游业的依托性与媒介性优势,发挥宜昌市的自身特点,并从发展取向、目标定位、功能定位以及任务与措施等方面提出营造宜昌旅游“巨人工程”的战略设计。  相似文献   

19.
宜昌市大城市建设的战略构想晏性枝(宜昌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一宜昌建设大城市是中央、湖北省委的战略决策,李鹏同志1993年11月在宜昌视察时专门听取了我市关于宜昌城市规划等情况的汇报,他指出“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第一流的工程,这里的人文景观应同这个跨...  相似文献   

20.
卢晓燕 《新天地》2011,(9):181-181
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备课又是上好课的前提与关键。基于此,深化备课改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备课中往往只考虑如何“讲清知识”,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怎样学得更好。因此,虽然教师千方百计追求教案的结构“尽善尽美”和教程的“周密丰满”,由于教案缺乏考虑“学生”,最后往往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