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本文在综合分析、引证以往的研究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认为何新先生提出的“盘古神话由印度传入”说的四点理由(大梵神与盘的音训相通、梵神与盘神均自鸡蛋生、梵与盘均半分鸡卵而成天地、梵历360劫与盘古经三万六千年造天地之数相关)不成立。 相似文献
3.
4.
王为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2):92-93
图腾神话承袭着民族文明的生命密码,万物有灵的信仰视角表达着古人对自然的尊崇与敬畏,也启迪现代人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对黑龙江三小民族图腾神话的梳理,不仅可以窥视原始人类心灵深处的秘密,揭示其精神本质,而且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佐证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楚辞尤其是屈原和宋玉的作品大量运用古老的神话传说,不仅体现了楚辞的创作特色,同时也折射出楚民族的文化气质与民族精神,具体说来,主要表现于以下三个方面,即:民族文化个性与理性兼融的精神气质、人神合一的文化特色、念祖爱国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盘古是我国著名的创世神话 ,但由于最早的汉文献资料的有关记载始于三国时期 ,因而不少学者认为盘古神话也是舶来品 ,或来自南亚的印度 ,或来自更远的西亚。但事实上 ,盘古创世神话天———地———人的思维模式来自我国古老的八卦思想 ,与我国南方与西南方的少数民族较为朴素的原始思维方式也有重要关系 ,盘古神话是中华文化的八卦思维与南方少数民族原始思维相结合的产物。故盘古创世神话是本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透过一个民族的神话就能发现这个民族性格形成的内在因素。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在土地肥沃的平原上,因而中国神话中只有脚踏实地、移山填海的神。而希腊民族因为无法使土地养活自己,不得不离开陆地,漂洋过海,因而在其神话中多是一些热情奔放、倒海翻江的神。这些不同的神恰恰反映出两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8.
盘古兄妹造人是与古代神话同母题的故事,在豫南分布广泛,其多种多样的讲法主要有六种情节模式。在这些故事中,捏泥人是盘古兄妹造人的主要方式,泥土是造人的主要材料。用泥土造人在中国乃至于世界神话中都带有一定普遍性,这应与古代人类在生活中形成的对泥土的依赖性有关。豫南盘古兄妹造人故事被纳入到中原神话之中,但这些故事的神圣性、仪式性已经淡漠,只能算作广义神话。中原神话研究存在着把狭义神话的理论套用到广义神话上去的问题,这种理论错位带来的问题必须正视。 相似文献
9.
对唐以来岭南游宦诗作按不同朝代进行搜罗梳理,分析诗人们眼中的岭南风物,可以明显体察到他们对岭南地域从恐惧到超然、强势及认同的情感演变轨迹。探寻其因由,应与当时岭南经济、文化、文学地位之变化,诗人在岭南当地政治生活环境之区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河南女娲神话的演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娲神话主要产生在河南省的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西部一带,随后沿黄河向东传播,与自东向西的伏羲神话在河南的东部地区交汇、融合,从而丰富、发展、变异,并产生新的神话与传说.对女娲神话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神话演变的方式,区分神话与传说、原生神话与后起神话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方言地域和历史发展两个向度来把握岭南历史文化的整体和分区,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韩江流域、东江流域、西江地区、及省港澳各区域亚类型文化的特征,并进而探讨保护、开拓和发展岭南文化的意义、原则、及基本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士祯等清初诗人眼中的岭南风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王士祯康熙年间奉祭南海神庙的行踪和入粤诗为对象 ,梳理了他入粤的时间和行程 ,依次分析了他入粤所作风物诗、览古诗及民俗诗 ,认为其诗较全面表现了岭南的自然风物、民俗和历史文化遗迹 ,较之早前到岭南游历的诗人朱彝尊、施闰章 ,王氏的诗中少了些对岭南文化先入为主的偏见 ,但与朱、施二人一样 ,都是用古朴、诗意的眼光去看待岭南 ,没有体察到岭南在近代化过程中经济与社会民风的新变。 相似文献
13.
今年 8月 4日至 5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 (省文史馆 )、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与封开县人民政府在封开县共同主办“广东封开 :岭南文化发祥地论坛”。与会的本省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约 30人 ,从考古学、方言学、历史地理和文化学等不同层面 ,论证 相似文献
14.
岭南地区是古代铜鼓铸造和使用的主要地区之一,各类铜鼓都有发现。对铜鼓制作的过程、形状、时间,工艺过去研究得较少,本文对此作了略考。 相似文献
15.
屈大均、梁佩兰、陈恭尹是清初岭南诗家三杰。屈大均为该派魁首,其雄奇诗风是岭南三家诗风的代表。此前岭南诗坛一直不被全国诗界重视,岭南三家的崛起,终于促成了岭南与中原、江浙诗坛鼎足而三的格局。清初诗坛的分野,有其政治和文化的背景,深入探讨上述各种关系,对解析明清易代之际传统诗风的嬗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代岭南谪宦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宋一代号称“不杀士大夫” ,那么赵氏如何维护其天子尊严 ,又是如何处置犯官的呢 ?本文从宋代官员黜降制度的角度加以考察 ,对宋代岭南谪宦的四种类型———贬官、编配、安置和居住的具体生活情况及其内在异同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7.
割据岭南的南汉国在宋朝军队的攻势面前不堪一击。这不是个别现象,同时期南方各个政权的情况大同小异。主要原因在于,自秦统一中国到北宋初年1200年间的时势变迁,大一统已经成为国人心目中治乱兴衰的灵丹妙药和必然归宿。占据中原地区兵力强大的王朝往往成为一统天下的符号,其南方对手则闻风丧胆。中国长期逐渐积累而成的这一文化心理不但对宋朝的统一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是探究两宋以后中国社会分裂割据何以明显减少,大一统局面何以空前稳固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8.
日本、朝鲜和中国华南 ,存在着形式相近的“石战戏”民俗 ,其意义也十分接近 ,都是借助石头的神力避邪驱魔 ,占卜一年吉凶 ,应属于南方型“照叶树林”的共同文化。石战戏在中国出现甚早 ,在石战戏存在的地区 ,出现专门的投石高手 ,组成军队 ,涌现名将。而日本和朝鲜也有相同的事例。这些现象都应该从东亚的广阔视野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粤语与岭南文化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粤语由我国最早的民族共同语雅言发展而成,形成于汉代交趾刺史部所在地广信一带。粤语保存着雅言音系的大量因素,对于岭南文化和我国古代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粤语具有沿江分布的特点,其次方言可划分为西江—珠江、浔江—郁江等六个流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