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制度创新     
崔之元在《二十一世纪》1994年8月号上发表“制度创新与第二次思想解放”(并在同一刊物的1995年2月号和1996年4月号上发表“再论”和“三论”),提出中国的改革已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旧的概念范畴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时代呼唤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中国需要新‘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一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我们可以从‘新进化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和‘批判法学’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发。”以上三论都是当今美国的新理论。新进化论指的是,已经被实践淘汰了的制度,不一定最终不合用,这适用于中国的人民公社和农业学大寨运…  相似文献   

2.
由丁原明教授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黄老学论纲》一书,对黄老学的界定和学脉等进行了新的探索。一、黄老学的理论建构对黄老学的界定,过去都把它称为托黄帝、宗老子的一派道家。该书根据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认为黄老学的特点有三:“即一是‘道’论(‘气化’论或规律论),二是‘虚无为本、因循为用’的‘无为’论,三是在对待百家之学上‘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其实质是以“道”为核心,而关于道与治国、治身怎样协调一致的学说。该书指出,“判断某人某著作是否属于黄老学,或在某人某著作中是否有黄老思想”,…  相似文献   

3.
.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究竟如何理解“重建个人所有制” …’一””’·‘..’‘·‘···“·········“…熊泽成(1一3)走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一一邓小平经济思想要论……张德霖(1一9)“趋同论”一一诱人的陷井”…施晶(2一3)论战争与和平的利益决定规律…伶明忠(2一8)评现代西方意识形态理论的两种趋向 ’“”‘’““”..’‘·’.··..·········……周兴文(4一3)是“更新”还是复旧?一一学习马克 思主义法律观的一点体会·“…尤俊意(4一9)重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研究 ‘’·”“”’‘·’··“…  相似文献   

4.
古典文学研究《易经》的散文···············……周振甫(1,1)屈原反抗精神之我见·········……文迟(1,6)论晋本《红楼梦》············……郑庆山(1,11)论《离骚》自我形象的太阳神性 ’‘””””‘’‘’‘.’“”’.·······……翟振业(1,50)《悲秋新探》一文商榷······……工立(1,57)新议陶渊明《和刘柴桑}).··……王振泰(1,61)论崔浩的历史地位及其死因……曹道衡(1,82)李渔和寿牡忆戏剧创作论的发展…吴新雷(2,l)论杂剧的繁盛与元代统治者的关系 ’‘’‘”.”‘’‘’·”’‘”…  相似文献   

5.
论领导于部协调的意义和作用………李有芬(3.102) 谈秘书部门的协调功能………,……··韦克&(.107) 关于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几个问题 -’”””“‘””””””·’·’………··李志华 农志鸣厂168) 试论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政 治‘’””’‘”””‘”“””’”””“””’“’””…’‘’…吴兴起(。J 72) 试论加强行政学的实证性研究—……·罗 文(。1.76)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 略谈事业单位改革的问题……。……··黄 延(。l.80) 对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探索的关系……罩克利(1.4)逐步实现干…  相似文献   

6.
一近几年来,关于谭嗣同的哲学思想,爭论颇为热烈。有人认为,谭嗣同的哲学思想是唯物主义的,他“用‘以太’代替了中国古典唯物主义所说的‘气’”;有人说他是唯心主义的,他的“‘以太’与‘心’、‘识’性质相同”;最近,又有人认为谭嗣同既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他用‘以太’的普遍性质和客观性质来解释自然的时候,是唯物主义的;当他用‘以太有知说’来解释意识现象的时候,走到了庸俗的物活论,并通过灵魂不灭说而达到唯心主义。”因此,我们“既不能只看到前面而不谈后面,说他是‘杰出的唯物论者’;也不能只看到后面而不顾前面,说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传统哲学道德认识论的特质廖小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一词往往表述为“知”,因此,“认识论”便可以称为“知论”①。张岱年认为,“中国哲学中所谓‘知’,包涵今所谓认识、知觉及知识的意思。”因而,他把关于“知”的理论直名为“知论”②。但是,中国传...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学术研究》发表的《论道的物质性和老子哲学体系的唯物主义性质》的文章(下边简称《论老》),说老子哲学中的“道”是“物质”,其重要根据,是认为“无”、“无名”,“无物”都是“无名之物”的意思。我认为把这三个词都解释成“无名之物”是讲不通的. 首先分析“无”字.《论老》引了《老子》书中这样一段话:“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论老》分祈:“在老子这段话中,‘有’是‘有名’的略词,是指‘有名之物’。‘无’是‘无名’的略词,是指‘无名之物’。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天下之物生于‘有名之物’,‘有名之物’生于‘无名之物’。”我认为这样理解是讲不通的。题问在于这句“天下之物”中的“物”字,是有名的物呢?还是没有名的物呢?如果是有名的物,那么这句便是:天下有名之物生于有名之物,有名之物生于无名之物。前面说“有名之物”是从“有名之物”中产生的,后面又说“有名之物”是从“无名之物”中产生的,这个“有名之物”究竟从何而  相似文献   

9.
享者,亨也     
蒋寅同志的《‘享’乎?亨也》(载本刊1981年第二期)认为,《典论·论文》中的“家有弊帚,享之千金”(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应解释为“家里的破扫帚,(看得)和千金一样”,此见甚是。然而蒋文又据胡克家《考异》“‘享’当作‘亨’”,称此“享”字“为后世改也……此处作‘享’实难解。”对此笔者则不敢苟同。近人黄侃曰:“‘享’、‘亨’古皆通作亯。”今查“享”一般写作“亯”,然亦有写作“(?)”的,下面正是“子”。又见《集韵》:“亨……古作‘亯’、‘(?)’。”隶变以后则统一写作“享”。“亨”字的出现是后来的事。对此,清代王念孙在《读书杂志》七《墨子·叙》中曾作过较为详细的阐述。他说:“‘享’字隶字作‘享’;又省作‘亨’,以为亨通之‘亨’;又转为普庚反,以为亨煮之‘亨’。今经典中‘亨煮’字皆作‘亨’(俗又  相似文献   

10.
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建设——纪念遵义会议60周年—…………………………·本刊编籽部(1.2)毛泽东防止和平演变思想的历史评价及其继承发展……何莲女姚康乐 艾凯林(1.10)邓小平关于农民问题论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兼论农民问题与中国的改革、发晨和稳定………………………熊宗仁(1.17)学习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顾水隆(2.2)弘扬儒学精神 培养“四有”素质……………………………… 周溯源(4.30)抡新的伟大工程的开创和继续推进一’“”“”’·”””……‘··’………·…  相似文献   

11.
1989年,黄宗忠教授陆续发表了《试论我国图书馆事业如何走出“低谷”》、《八十年代的中国图书馆事业》等文,以敏锐的观察力率先提出了“低谷论”的观点。他认为“从1985年开始,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第二个黄金时代逐渐消失,开始走入‘低谷’,1987 1989年,这种‘低谷’现象已经很明显了。”并进一步对“低谷”进行解释说:“所谓‘低谷’就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缓慢,陷入困境。‘低谷’是与‘高峰’相对来说,事物的发展总是波浪式  相似文献   

12.
王琯《公孙龙子悬解》《叙录》云:“刘孝标《广绝交论》曰:‘纵碧鸡之雄’辩,‘碧鸡’一义,即出本书。”王琯以为刘孝标“碧鸡”一语,出自《公孙龙子》《通变论》篇。《通变论》曰:“与其碧,宁黄。黄其马也,其与类乎!碧其鸡也,其与暴乎!”  相似文献   

13.
不必都是“纯学术”——回应李伯重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读李伯重先生的《论学术与学术标准》①,对于文中浸润的纯正学术精神以及对中国学术发展的忧患意识,我深为感佩。惟作者所说“学术就是学者在‘象牙塔’中进行的‘为学术而学术’的‘纯学术’探索工作”,我觉此问题比较复杂。如此界定“学术”,可能体现了“学术”的主要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严云受同志在《论贾宝玉性格的矛盾性与时代性》(见《红楼梦学刊》86年2期)一文小说:“由于当叫历史条件的限制,曹雪芹只能借用陈旧的字眼,杜撰了‘意淫’这一词语,来表达当时生活中新出现的事物。‘意’,主观、心灵方面;‘淫’,浸淫,增进,扩展。 ‘意淫’,实即个性发展的意思。”其中把“意”简单理解为“主观、心灵方面”是正确的,而对“淫”这样解释就成问题了。  相似文献   

15.
论人性     
一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反动文痞姚文元“报告”了他在“读书”中的一个“领悟”:从人性论中“可以直接引出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以及极‘左’、形‘左’实右的路线。”八天以后,即一九七一年一月六日,这个“领悟”当作“圣旨”传了下来。霎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批“人性论”的恶浪,并与批“维生产力论”、批“阶级斗争熄灭论”组成三路大军。所谓批“唯生产力论”实际上是搜人民的腰包,对社会主义经济进行破坏;鼓吹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的“不灭论”,  相似文献   

16.
价值论     
一、价值不是“核算的工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似乎大家都知道的,但一谈到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作用时,人们的意见分歧马上就表现出来了。正如孙冶方在“论价值”一文的一个脚注中所说:“经济学家为了辨别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起作用的差别,创造了不知多少‘级别’的作用,如‘调节者作用’、‘调节作用’、‘影响作用’、‘重大作用’、‘一定作用’以及上面所说的‘工具作用’等等”(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第113页)。其实,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家的上述议论,都是从斯大林的经典著作中搬来的。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说:“价值规律的作用,并不限于商品流通范围内,同时也扩展到生产方面。诚然,价值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中,并没有调节的意义,可是它总还影响生产,……因此,在我们的企业中,这样一些问题,如经济核算和赢利问题、成本问题、价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流行着一种观点,即把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归结为“直接结合方式”和“间接结合方式”两种。认为“所谓‘直接结合’方式,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统一”;“所谓‘间接结合’方式,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分离。”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理论(以下简称“直接结合”论)。从生产资料所有权出发探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无疑是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具有  相似文献   

18.
论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荀子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存在与思维的关系是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那么天人关系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第一个圆圈的先秦诸子哲学自然也把天人关系作为自己讨论的基本命题。天人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在讨论荀子哲学时,有的同志认为:“当时哲学斗争的—个中心问题,就是天与人的关系问题,亦即是‘天人合一’论还是‘天人相分’论的问题。”有的同志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在天与人关系上争论的中心问题是,天是有意志的、人格化了的神,还是无意志的自然,而不是‘天人合一’论与‘天人相分’论之争的问题。”有的同志则明确指出荀子反对‘天人合一”,是以“天人相分”贯穿其整个哲学体系的。诸说都有一定道理,但就先秦诸子特别是荀子天人关系的核心问题而言,我认为既不是“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的争论,也不是天是否有意志,更不是反对“天人合一”的,荀子天人观甚而至于整个哲学体系是以“明于天人之分”为出发点,以“制天命而用之”的主体性思想为核心主题,确立以人的主体性为中介的能动的天人合一观,他的自然观、认识论、礼乐论和人性论都是围绕以人的主体性为中介而实现天人合一这个轴心展开的。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是商战论的始祖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志红女士认定 ,曾国藩曾“首创‘商战’一词” ,曾最先“酝酿出商战的词旨”,且其“对‘商战’一词的使用 ,在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以上各点 ,笔者认为不仅不能成立 ,相反 ,曾国藩对“以商、战二字立国”持的却是断然否定的态度 ,吟唱的是“断难”与西方列强“争锥刀之末”的对外主动缴械的洋务论曲调。就郑观应的商战论来源的某个侧面看 ,它其实是在批判曾国藩作为首倡人之一的洋务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邱女士先奉曾国藩为商战论始祖 ,后又认为始终拒纳曾国藩的《辞海》“商战”条诠释“基本上准确” ,前后明显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20.
读了《经济研究》1979年第八期孙冶方同志的《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很有启发,但有些说法还不能同意,提出来和孙冶方同志商榷。一、关于斯大林同志的生产关系定义中的“交换”问题。斯大林同志关于生产关系的定义中有没有“交换”?孙冶方同志说:“斯大林定义中没有‘交换’”,“斯大林同志因为一般人都把‘交换’理解为‘商品交换’,他怕引起误解,所以就把‘交换’这一项目取消”。斯大林的定义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