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左传》梦占预言应验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先秦典籍中,《左传》好预断吉凶祸福,其预言之多有应验也引起了后人的非议。《左传》中的预言可分为推断预言、卜筮预言、梦占预言及灾异预言四类。本文主要论析梦占预言应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左传》栽录有大量极为灵验的神秘预言,其范围包括星占、梦占、卜筮、相人等各个方面,从理性与常识的立场来看,这些预言既不可能是实录,又不尽是左氏的附会,与《左传》中借助贤人君子凭借“德”、“礼”原则进行的预言源流不同。在《左传》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大量分类编纂的专书,《左传》作者广采当时文籍,并卜书及杂占书、纵横家、小说、讽谏等,这些神秘预言应当所来有自,可能出自当时流传的卜筮、杂占一类的术数类专书。  相似文献   

3.
杨金波 《北方论丛》2021,(1):115-125
李惠仪《〈左传〉的书写与解读》以"征兆"指代预言,进而将《左传》中历史事件与叙事理想的实然与应然并存,解读为"解释的焦虑",微观阐释有余,宏观考量不足。《左传》从刀简书笔史官文明中寻求大义春秋四方教化,"思而不惧";《左传》中的预言,不是存在与反映的比附,也不是简单的预设与达成,不能等同于"征兆"。就思维模式而言,《左传》预言是经验的继承与集成:是先民对天人关系的探索,是道德人文的建立,是经世致用的思考;就文学方法而言,《左传》预言是应验叙事传统在特定时期历史书写中的呈现,具有伏笔、承转、省文等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4.
<左传>的梦象与先秦史官文化存在诸多关联.史官的重要职责是沟通人神,梦象是史官沟通人神的重要方式.史官是梦象文献的记录者、保存者,<左传>的 许多梦象都出自史官之手.史官的职责使得<左传>的梦象重视人神之间的血缘关系及祭祀的规范,史官的思维方式使<左传>梦象具有象征性,史官所持的理念则使<左传>梦象具有道德评判属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9(5):94-97
《左传》中的许多梦象生于恐惧心理。有的生自战争恐惧,参战将领的梦象出现在交战前夕,梦象与战争恐惧的关联有的很明显,有的则比较隐晦。有的梦象生自对权力危机的恐惧。权力危机又有内忧和外患两种类型,有君主的权力危机,也有臣下的权力危机。有的梦象生于复仇恐惧,因担心被害方复仇而出现梦象。  相似文献   

6.
郑晓峰 《北方论丛》2012,(2):115-120
《左传》涉及梦的叙事共计29处,记梦是《左传》叙事的重要特色。《左传》的梦象以及巫史占梦,符合生活与事理逻辑,是对社会生活的虚幻反映和抽象玄思。有的梦象带有原型意象特征,是民族集体意识的表象。巫师的神秘释梦方式逐渐被史官的重人事重逻辑的释梦体系打破,反映《左传》叙事文化由巫到史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黄耀明 《船山学刊》2011,(1):136-139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爬梳论证《左传》中可能是成语的短语,整理出605条源自《左传》的成语,其中7条未见于各成语辞书。并据此对其形成方式、语法结构和语义演变方式进行穷尽式分析.力求全面、深入地反映其面貌。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证《左传》文本形式的史诗性。《左传》文本在内视线索、选材和结构中心点上达到了史诗所要求的整一。《左传》记录了春秋二百五十多年间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其全部叙事的最终思维指向是“天人合德”的历史观。四类题材都从不同角度反映“礼崩乐坏”的现实,向着“天人合德”的主题辐辏凝聚,呈现比较严密的主题构思。《左传》蕴含了中华民族后世文化的基本因子,是中华民族文化“元”精神的第一次形象记录和阐释,称得上是一部史诗性作品  相似文献   

9.
李青苗 《兰州学刊》2009,(12):206-210
象征在狭义上指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广义上则几乎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象征是符号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与隐喻和指称关系密切。《左传》中的象征系统博大精深,文章仅举三例:《周易》中蕴涵的丰富的符号学思想,是《左传》象征系统的组成之一;书中的各种礼仪是一种社会约定的行为符号,各种礼仪形式象征了礼的实质内容;另一个重要组成即书中的各种理念,如德、信、忠、敬等等,还包括先秦时著名的“正名”思想。  相似文献   

10.
戚朝霞 《广州师院学报》2000,21(6):26-28,33
本文从神与天命的角度对《左传》进行分析,认为《左传》肯定了民本思想,并以此作为撰写本书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封树芬 《北方论丛》2001,(6):112-116
在汉语词汇形成过程中同义词连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有的同义词连用已凝固成为词,构成了先秦汉语词汇的一部分,而且也为现代汉语词汇形成奠定了基础。另外,同义词连用作为古人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还起到了加强语势,协调音节,变化行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左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就其语言运用来说,《左传》以其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精辟透彻的外交辞令而著称,其自然巧妙的修辞方式独具一格。从外交辞令入手,分析外交辞令中涉及的委婉、比喻、引用、避讳、对偶、借代等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3.
《左传》虽工于叙战,但人物刻画亦富有光彩.作者以白描、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艺术手法刻画女性人物,姜氏、怀赢、穆姜等女性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4.
刘明  孙荣秀 《河北学刊》2007,27(3):111-113
《左传》以其张扬的理性精神,昭示着春秋时期史官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与此同时,卜筮现象的大量存在,使《左传》在一定程度上更像是巫官文化与史官文化并存的产物。本文从《左传》文本中出现的大量卜筮现象入手,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巫官文化和史官文化彼此的消长情况。《左传》中记载的卜筮现象,正说明史官文化最终覆盖了巫官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僧传》是梁释慧皎撰集的一部僧徒传记。本文对其中“黄中”、“抽舍”、“纲领”、“越逸”4词的意义和引申源流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用现代的概念工具去分析中国最早一部具有叙事文学意味的历史作品《左传》时 ,会发现其视角类型具有相当的特殊性 ,它是全知视角 ,但又与西方叙事学家们所总结的几种全知类型有相当的不同 ,本文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可以称之为“史家式全知叙述”的视角类型。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这种视角的内涵、形成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梦的成因是人类一直探索的课题,我国传统文化与其他古代文明社会都对梦有较多的论述和高度的关注,有其对梦的成因的看法。近代以来,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等心理学流派对梦的成因也有自家的理解。梦的成因作为心理学发展与研究的重要课题将一直持续下去,对梦形成过程的脑生理研究与对梦的意义的不断探索可能成为梦的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夏继先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4):82-86,108
叙事结构对于作品的重要性人们早已熟知,对《左传》叙事结构也早有分析,但大多还局限在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基础之上,也相当零碎,其研究有进一步拓展之必要。从西方叙事学理论来看,《左传》叙事呈现出了依"经"而行的时间结构"、众星拱月"的板块结构与"散点串珠"的隐性结构三大特征。这些特征背后体现了《左传》最大的"隐义"所在——既继承了《春秋》记事特点,又与《春秋》相迥异——《左传》应别为一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