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红太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文章从老子独特的认知方式角度 ,对老子的核心概念“道”、“德”作了新的解释。老子认为“道”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体 ,这种存在物与人们能感知到的天地间的万物的存在方式及属性恰好相反 ;“德”是“道”的存在方式及属性在天地万物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蒋勇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170-173
佛、道两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产生这些联系的原因除了历史政治等因素,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老子》与《金刚经》作为道家与佛教的两部重要典籍:对两个哲学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为老子的思想作了更为详尽的阐释,老庄哲学与佛教思维为中国文学提供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为文学的演变注入了新的能量。 相似文献
3.
先秦道家经典文本《老子》,理论上提出"道法自然"的本根论命题,实践上沿循"辅万物之自然"的方法论路径,蕴涵丰富而深邃的生态智慧,其具体运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归根"—"复命"—"知常"的生态伦理意识链,"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生态平衡观以及"知足不辱"与"知止不殆"的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当下,挖掘、梳理、诠释《老子》殊于儒释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育婧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53-55
中思想在中国古典审美和人生哲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然而在当代话语体系里,中主要是儒家的适中之意的中,而道家的中却被误解或忽略了。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历来对道家中不甚合理的解释分不开。《老子》有着守中的思想,关于守中内涵旧有的解释有三种:保持适中、保持虚静、依照法规。保持适中依照法规都不符合老子的思想,保持虚静虽与老子观念相符,但与文意不甚贯通,本文以为守中作守自然之性为优。此外,在自然之性意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庸章句》中的中,理解儒道中的异同,并管窥宋代理学治学门径之一斑。 相似文献
5.
赵梦涵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2):64-69
<老子>一书提出了一系列哲理性很强的管理思想和准则,如遵守自然规律,无为无不为,分析、掌握事物的矛盾,认识自身的优势,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促成矛盾的转化等.当然,<老子>一书的管理思想也有其复古保守、求静止变、认识绝对化的局限性.但总的来说,<老子>一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其管理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源泉 ,所蕴涵的内容丰富且深刻。通过对其朴素的“贵柔守雌”、“知常知和”、“知足知止”思想作现代诠释 ,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唐国军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4)
《老子》历来被定位于哲学或政治哲学书,但从本质上讲,《老子》是"君人南面之术",是政治学。从政治的角度看,它不仅包括形上的政治哲学,同时也包括实践的政治理论;不仅包括政治的理想范型建构——《道经》,也包括对现实政治实践的评判与政治改革设计——《德经》。 相似文献
8.
周益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65-68
对于《老子》,学术界的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认为《老子》就是一部哲学书;有的认为《老子》是治世的书,是君人南面之术;有的认为《老子》是言兵事、言诡计的书。以上看法各有自己的根据和道理。整个一部《老子》,一言以蔽之,言“道”与“德”。道为“本”,德为“用”。“道”就是永远具有“虚”、“无”性,故恒、常;“德”就是循“道”(循着道的法则)而发“用”。道的法则就是自然、无为,故老子追求自然与无为。 相似文献
9.
斯洪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
通常解老都认为《老子》第二章是辩证法的集中体现,并且认为辩证法是老子的核心思想。若我们跳开传统固定思维模式的路子,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圣人观等方面来仔细深入地剖析《老子》第二章的具体内容,以及联系《老子》全书整体的思想,也许会有新的获识。即《老子》第二章的核心主旨未必是辩证法,或许解读为"自然无为"更契合老子之原义。辩证法只是老子论证"自然无为"的核心主旨所运用的方法而已,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其最终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6):113-120
守中的中不是中间位置的描述性、客观性判断,而是行、成、好、适合、适当的评价性、主观性判断,守中是具有价值导向的方法论。老子坚持反者,道之动,守中就是守道,也是从相反的方面去理解,具有否定的意义,而且这种否定是辩证的否定,也就是有肯定的否定,并不是绝对的否定,是否定较低层次的部分,并以此肯定较高层次的部分。守中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自然、道、无为,二是柔弱,三是静虚。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哲学的精华,在他们所处的轴心时代是领先的。守中过于强调消极面,其实是守住消极的一面以图达到最终的积极结果,完成反者道之动这一辩证发展过程,这无疑忽视了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王建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2):6-9
本文论述了李贽《老子解》的基本思想,分析了李贽学老解老的思想基础和对老子“无为”思想重新诠释的内容,并探索了其从传统的“无为而无不为”得出“无不为而无为”结论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12.
王敏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24
先秦时期,儒、道、名、法、墨等家对"名"均有自身独到的看法。而《老子》对"名"的论述最富有哲学意味,《老子》通过对"名"、"道"、"言"的解析,展现了其独特的"名"论,并进一步论证了"有"和"无"落实到"名"的区域之后,"有名"、"无名"的区分与关联。 相似文献
13.
林一顺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65-69
《老子》是一部文道并茂的哲理散文诗集 ,其简古清秀、绚烂多彩的语言风格的形成 ,标志着古人对诸多修辞方式的自觉运用在先秦时期已达到成熟阶段 ,现代修辞学意义上的各种辞格几乎都能在《老子》中找到实例 相似文献
14.
李永贤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69-75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思想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通过“若水”“不争”、“见素抱朴”、“涤除玄览”等方法去“为道”,可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研读《老子》,就是要深刻体会其“为道”“为学”思想的大智慧及其管理深蕴,并为高等教育管理提供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5.
陆建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5):8-12
《老子》引文既是老子思想之源头,又构成相对完整的思想世界,因而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老子》引文中的思想世界主要包括:道具有本原意味,是超越感知、不可认知的无限存在,道、物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面对人生困境要委曲求全,从而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立身于世,要守柔处弱,不可逞强称雄;圣人为政天下,要无为而治,顺应民性,对他国谦下、示柔。《老子》引文中的思想世界与老子的思想世界十分相似,是老子的思想世界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老子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16.
王洪胜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4):81-83
工业文明以来,人与自然尖锐对立所引发的生态危机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的新关系,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很多西方学者,如海得格尔、弗洛姆、哈贝马斯、霍克海默等深刻揭露了现代社会文化冲突、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的现象,但他们都无法对如何走出生存危机做出科学的解答。马克思和老子都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过研究,于是人们不由自主地把眼光投向了大师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7.
向帅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Z2):48-50,53
老子的"抱一"思想在《老子》一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抱一"与老子的"贵生"思想相辅相成,都建立在对生命尊重的基础上。"抱一"思想从养生角度为后世道家的神仙方术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是老子生命哲学的发端所在。深入地体悟老子的"抱一"思想,有助于我们把老子的很多观念以"一"贯通起来。 相似文献
18.
黄圣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1):135-141
"德"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范畴。"道"之下落为"德"包括三个方面:"道"下落于自然领域,为万物本性之"德";下落于内心领域,为圣人心性之"德";下落于社会政治领域,为王者无为治道之"德"。对"德"之内涵的分类以及彼此之间关系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老子》思想的整体运思理路,以及它所反映的传统中国人根本的信仰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刘祖华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8,21(2):268-273
通过对义务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探讨了义务教育城乡失衡问题的制度根源及其破解路径。国家对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实行不同的资源分配政策,导致了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失衡。要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实行重点向农村倾斜的积极差别化政策,在财政投入、师资力量、资金援助等方面优先考虑农村,以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敏光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30-33
《老子》哲学以“道”为核心,而“有”“无”则是“道”的核心问题。对《老子》“有”“无”的考察,大体可分为“道”为“无”和“道”统“有”“无”两种见解。作为一种合理的诠释方式,从断句、词性、义理等方面来考察“有”“无”,可以看出“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最核心的概念,也是万物的本原、本体,从本质上来说,“道”是“无”“有”的统一。“无”是指天地形成之初的无形状态,“有”为实有,是万物之母,万物同出于它,“有”与“无”同出而异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