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陇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丰富多样的民俗、艺术形式等。传承与发展陇右文化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同时,陇右文化还具有经济价值和旅游资源潜力,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当地形象和知名度。因此,传承与发展陇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与发展陇右文化展开探讨,并提出传承与发展陇右文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刘积德  刘转青  杨林 《学术交流》2012,(Z1):208-210
贵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优势,具有诸多可供发掘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然而,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规则的不规范性,限制了贵州省许多运动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大量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得不到普及,缺乏科学的锻炼方法。本  相似文献   

3.
王鉴 《社科纵横》2010,25(4):136-137
该课题运用文献资料、实证调研等多种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社会基础、项目与分类、内涵及特征、社会价值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并就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稳定,人力资源质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发展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离不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构筑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就要不断提高各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和健康素质。该书的出版,是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人文研究的有力支撑。对于全面建设西部小康社会,对于全民健身战略的滚滚浪潮,《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一书必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牛亚莉 《社科纵横》2009,24(1):153-155
本文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形成与发展因素分析,概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内涵及其特征,说明了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增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政治统一的象征;是提高国民索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所在;是民族复兴的最终表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刚 《社科纵横》2009,24(8):117-119
“和”与“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它表现在中国古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民族与民族关系中,体现于传统文化的方面面面。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资源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郭亮 《社科纵横》2010,25(7):80-82
婚姻习惯法是佤族传统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佤族婚姻制度的介绍,研究了佤族婚姻习惯法的具体内容、制度特征和社会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习惯法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中的现代价值与转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丁保玉 《社科纵横》2010,25(6):163-164
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现状和社会对人才实际要求的调查分析,根据新世纪对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要求,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入手,探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过程中的应用对策。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深化天津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改革、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世界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时代,民族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基本构成已经成为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的意义。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该地区的民族文化,不断探索和创新和该地区民族特点的多元文化民族教育模式,使民族教育和现代教育相结合,推动西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民族教育之"根"须植于民族文化之"土壤"中,要充分包容各民族文化优秀部分和文化特性,塑造具有多元品格和充分包容品格的文化精神。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在课程构建中秉承多元文化、本土化等多重理念,多元文化课程应具有多源于整合互补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
传统节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内蕴,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是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它对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表现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三江源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但由于三江源经济、文化、交通的相对滞后性,使三江源地区的文化保护事业与文化产业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对文化产业的法律规范和行政管理都较落后。如何合理、有序开展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立法的措施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前三江源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尤其是玉树地区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灾后修复、整理和保护工作正在进行,如何有效的通过相关的立法和行政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调查三江源地区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现状,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方法,以期提高整个社会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的价值认识,从而提高三江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水平,发扬非物质文化在社会发展及经济中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世居青海的民族有汉、藏、回、土、撒拉、蒙古族,信仰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民间信仰。这种多民族、多宗教生态中,现代天主教的分布和发展趋势,与近代青海地区天主教教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天主教如何与近代青海地区民族、宗教、文化相互交流、适应、互动,是观察天主教在近代中国社会传播发展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繁胜录》《梦粱录》和《武林旧事》等宋代史料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管窥到宋代都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繁荣发展的状况,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高峰时期都市休闲体育发展繁盛的主要动因。在当今愈来愈强劲的全民健身浪潮中,如何在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寻求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新与发展,推动民族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高天成 《唐都学刊》2012,28(3):36-40
《白鹿原》真实地还原了20世纪中国国民的生存状态,挖掘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多重元素,如儒家仁义与忠孝文化、宗法家族文化、农耕文化、传宗接代文化、男权文化与女性贞洁文化、民间神秘文化、土匪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等,正面描写了仍存活于民间生活状态中的传统价值体系,塑造了具有儒家文化人格魅力的白嘉轩形象,也揭示了传统文化对人性的种种压抑与迫害等负面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追溯“国学热”的产生发展之路,剖析其在当代社会所处地位,思考其未来走向,具有反思历史与重建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李训贵、宋婕新近主编的《城市国学讲坛》,将近些年来影响颇大的“国学热”置于中国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双重坐标进行考察,从哲学、美学、文学、语言等角度探询了中国传统文化通向现代与世界的途径,力图在古今文化的历史坐标中整合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达斡尔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过程中,达斡尔族形成了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品格.在开垦和发扬北疆文明的历史中,在清代以来的反抗外敌入侵和保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革命斗争中,在有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转折时刻的历史选择中,其认真对待历史足迹、珍视历史传统、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达斡尔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对促进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发展,对促进北方各民族间感情的融合与增强,对促进达斡尔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都具有宝贵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态意识的培育是当前中国欠发达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迫切而长期的任务。结合欠发达民族地区现实,生态意识的普及与全面提高可以通过"标示""、通识""、警示"及"社会化"几种教育层面及其创新来实现。同时,欠发达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中的合理成分的传承与内化,以及全社会"限量供应、绿色消费"制度的推行,对于推进欠发达民族地区生态意识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于“现代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冲击,唯物质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牵制,以及我国民间信仰活动管理政策、法规依据不足等,民间信仰长期处于“欠合法”状态,其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呈现弱化之势.在日益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应客观对待民间信仰的文化意义,并在对现代性问题给予恰当回应的过程中重构民间信仰文化生态系统,使之在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上实现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美术教育中应加强中国民间美术的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萧睿 《社科纵横》2005,20(6):155-156
今天,各国各民族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及文化传统。艺术是自然、历史、哲学和想象的窗口,而民间艺术之所以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它会告诉我们有关我们国家和我们本身的更多的事情。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的母体艺术;学习了解中国民间美术,可以培养青年及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特点、色彩规律等可以更加促进学生智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的发展;中国民间美术源于民间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体察,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可以促使人的心理和精神回归自然。在美术教育中加强中国民间美术的教育教学,在全球化的今天,尤为迫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余英时主张人文主义的历史进化观,反对历史发展规律或历史通则,但承认人类历史发展的共通性或普遍性;强调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关联性,认为民族文化的价值传统是很难变化的,反对将现代与传统相对立,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应当承继儒家传统来实现;主张历史发展多元论,反对各种形式的历史一元论和决定论;认为文化(思想)、政治、经济是社会历史的三大领域,分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历史发展中各自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思想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认同中国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余英时的儒家人文主义历史观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存在其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条件下,价值冲突出现了新的特点:它更多地以民族主义、民族传统冲突的形式出现;不同民族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展现;各种价值观更具有了实践性力量的特征;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倾向为国外的价值观念扩展自己的影响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民族价值观的构建必须同探索新的社会发展模式结合起来;必须以人类理性精神的重建为基础;必须正确处理本民族文化与异质文化的关系问题。因为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价值是动态开放的、具有内在张力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同时又符合普世价值的;是综合的、多元一体的、以协调为主的;是具有现时代特征的、以人为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