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璇  周荣明 《社科纵横》2012,(1):153-154
校园网络舆论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出大学生群体的各种思想动态,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判与正面引导研究,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高校网络舆情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面作用,本文通过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形成的过程及原因,进而探讨研究如何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正面引导,以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网络文化构建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海燕 《社科纵横》2013,(10):157-160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作为互联网的一代,他们深受网络文化影响,也创造着新的网络文化。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传播基地,要担当起引领积极健康向上文化的作用,并积极参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通过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网络交流与服务以及舆论引导等,努力构建健康向上的图书馆网络文化,充分发挥其文化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杜敏 《社科纵横》2010,25(4):157-159
近年来大学生信仰问题成为高校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当代理工科青年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查理工科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试图厘清理工科大学生信仰的现状和原因,希望能对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提供一个视角参考和方法依照。  相似文献   

4.
朱智秀 《社科纵横》2011,26(6):165-167
大学语文课程是教育部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而在全日制高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当前,理工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的现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教育目标的不相适应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突出的当代意义:一是更加符合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的新要求;二是可以促进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三是能够更加凸显"大学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省的7所大学中16个大学体育社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河南省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育社团在高校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增进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展现了大学生的才华,为高校成立体育俱乐部,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史伟  姜丹  单中元 《社科纵横》2014,(7):134-136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网络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并渗透到了高校的各个角落,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网络舆情,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理,是推动校园健康、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高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杨丽英  徐岩 《社科纵横》2012,(7):153-154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多元文化的影响,高校逐渐成为舆情多发地。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及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并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提出挑战。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要关注舆情引导,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去占领校园网络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6,(1):173-175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日益普及,宣告了微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有麦克风"使得公众舆论空间得到了极大扩展。当高校出现突发事件时,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会产生独具特色的舆论现象作用,只有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和控制,不断提高相关部门应对网络舆论的能力与技巧,才能消除公众质疑、维持社会秩序。针对微时代高职院校舆情传播的特点和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应注重舆论引导与调控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理工科大学生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该文以理工科地方高校为例,提出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建学科专业特色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群、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专创融合”“校企联合”育人新模式、加强师资建设等措施,加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浅谈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对高校德育对象有负面影响 ,对高校德育的内容、方式、德育工作者素质也提出了挑战 ,如何应对网络对高校德育带来的冲击 ,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德育 ,本文做了分析思考 ,提出应高度重视网络德育 ,培养一支精通网络技术的德育队伍、搞好校园网站建设和管理 ,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德育活动 ,以提高高校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民人数的激增,网络舆论逐渐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果,因此要加强控制不良言论,正确引导网络舆论。针对网络舆论的特点,本文提出了疏堵并重、软硬兼施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刘娟  王瑛 《社科纵横》2011,(8):160-161
当前,网络环境正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冲击和改变着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进而影响他们的成长。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问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积极思考探索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大赛是激发大学生创新、创造、创业的重要赛事。理工科高校——L大学由于师生对大赛认知不足,参赛项目与专业耦合度低,参赛项目缺少必要的培育、完善和转化等原因,导致历届大赛中参赛人数占比不高,高学历人数少,参赛项目获奖率低,组别、类别分布不均衡,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少等。理工科高校应立足自身优势,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对大赛的认知度;挖掘项目的理工科特性,提升参赛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内外合力,强化项目的培育、完善和转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每年大学毕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未就业大学生数量逐年增长.高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促进就业,加强教学过程中对人才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师范院校诸多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引起高校关注,从专业的培养到就业,师范院校的非师范学生比综合院校理工科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该文对天水师范学院机械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对已就业和即将毕业的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探究师范院校非师范类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通过调研提出解决对策,助力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以期进一步促进非师范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5.
非正式学生群体的形成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浩 《社科纵横》2006,21(7):154-156
大学生的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因素已成为影响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严重障碍。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现代高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班级和党团组织的作用,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真正构建起高校的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6.
曹渊清 《社科纵横》2010,25(9):121-124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子课题,本文对高校构建和谐校园与创新素质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是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的观点,结合内蒙古高校的一些实际做法,论述构建和谐校园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落实这一理念涉及高校各个环节.本文从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角度,阐述了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旨在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保证高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9,(1):127-130
在校园贷爆发式成长的时代,高校大学生从中受益的同时也受到了精神上、心理上的伤害。本文对高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校园贷的利弊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机制,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9.
李立景  覃升锋 《创新》2012,6(6):87-90
网络舆论冲击着高校网络,引发了一系列高校网络突发公共事件。从概念入手,剖析高校网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这些问题可通过高校管理层转变观念,建立健全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和完善高校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法规等对策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20.
赵柯  兰婷 《社科纵横》2013,(1):146-147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频见报端,校园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对高校大学生安全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校园人身安全责任认定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立法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