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云川  江源远 《天府新论》1999,(3):96-96,F003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研究价格史,有助于认识价格的现在,预测价格的将来,把握价格运行的规律,以史为鉴,制定正确的价格方针、政策。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周春教授率领课题组成员,经过八年的努力,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的研究任务,并于1998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和《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料汇编》两项最终成果。其中,《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全书共十章,27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论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情况的专著。它通…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一个历史阶段,一直备受史学研究者关注,并且出版过大量有见地的研究成果。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又一批研究抗日战争的论文、论著相继问世,其中不乏有真知灼见的精品。张伟良教授主编的《晋察冀边区史研究丛书》,就是这样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3.
<正>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系统形成的,是他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丰富和发展。这个思想对于指导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建设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一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阶段。抗日战争不仅要驱逐日本侵略者,而且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这是一个历史性任务。要完成这个历史任务,其中经济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使党和人民看清中国革命的前途,毛泽东集中全党的智慧,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  相似文献   

4.
谯珊 《社会科学研究》2003,23(3):119-124
消费生活研究是城市化与现代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到目前为止 ,国内史学界还较少涉及。通过分析抗日战争时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成都市民各阶层消费生活水平的变化 ,可以认为抗战前 ,物价低、生活便宜是成都市民消费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抗日战争打破了成都市民原有的生活状态 ,使市民生活水平发生较大变化 ,而这种变化 ,因市民社会阶层、地位及收入等的差异各不相同。抗战期间的成都市民消费生活水平的变化 ,虽然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但它同样构成了 2 0世纪成都城市生活的重要内容 ,并对成都城市化与现代化产生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邱维强 《理论界》2001,(5):62-62
“九五”期间,在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及其它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我省市场物价总水平由高位回落并持续走低,“八五” 时期过高的涨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修正,同时也反映了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调节结果。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市场物价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准确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运行状况。国民经济过热或萎缩,都将造成社会总的供求关系失衡,从而导致市场物价大幅波动,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根据“九五”期间我省市场物价运行情况和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分析,“十五”时期市场物价走势仍存在许多变化。…  相似文献   

6.
澳门报业 ,在中国近现代的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 ,虽因日本军国主义的迫害和澳葡当局的干涉 ,澳门报业迅速跌入了低谷 ,然而 ,正是在中国抗日战争这段特殊时期里 ,由于澳门自身所特有的政治地位 ,使处于低谷时期的报业在中国抗战史和中国报业史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作者在澳大拉西亚社会主义国家研究协会主持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现代化问题座谈会上的书面发言。写于1982年2月。文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全程看,中国物价基本上是稳定的。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物价也有过几次波动,由于采取了果断措施使物价基本上稳定了下来。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就国内来说,关键在于实现财政、信贷和物价平衡。稳定物价不是冻结物价,主要是避免价格的大升大降。稳定物价,也不是说对价格不进行调整。首先,商品的价值,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次,供求关系经常变化,会直接影响价格。最后,货币发行量变化,也会影响价格。这几种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是经常变动的。根据这些因素的变化进行调整,价格总是有升有降,一般说来,不会影响整个物价的基本稳定。今后中国的物价趋势,在短时期内,价格水平可能会有所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会逐步缩小,从长期来看,物价可以保持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8.
论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及其历史作用刘瑛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民族解放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给予过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应该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作多方面和多...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物价总水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动过程.物价变动表现为波动上涨与相对稳定的外部特征以及价格体系内部的不平衡性.日伪的破坏、掠夺和经济封锁造成的供求失衡是形成晋察冀边区物价问题的根本原因;晋察冀边区政府为了筹措抗日经费,迫不得已超量发行货币是形成晋察冀边区物价问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1930年前后上海棉花价格变动及对棉纺业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兴龙 《江汉论坛》2006,3(12):91-96
1930年前后上海棉纱价格的波动,对华商棉纺业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美国政府维护美棉国际价格的政策,将上海市场的棉花价格推向历史高位,使华商纱厂普遍陷入了经营困境。日商在华纺织业则利用华商纱厂经营上的压力,将日本棉纱大幅度的压价竞销,促使中国棉纺业经历了长达六七年的经营危机,从而转换了日商与华商之间棉纺力量的对比。抗战前十年曾普遍被看作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相对顺利的时期,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最重要的棉纺工业在这段时期内的艰辛遭遇,折射出了抗战前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缩影。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己过去五十多年了,但考察中国抗日战争领导权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仍是必要的,仍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考察中国的抗日战争领导权问题,首先必须明确领导权的涵义。领导权的一般意思是权力的象征,但考察中国抗战领导权,就不能从一般意义上去理解。从理论上来说,我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抗日战争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也应由我党领导。但抗日战争有其特殊性,不同于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执政的国民党都是革命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高铁梅、刘玉红、王金明在《中国社会科学》2 0 0 3年第 6期上共同撰文指出 ,中国近年来出现的通货紧缩有着复杂的背景 ,既与处于市场化转轨过程有关 ,又与体制上一些特殊因素有关。通过利用 TARCH模型和高参数模型从货币政策对物价影响的非对称效应、货币原因、总供给曲线和产出缺口 ,以及消耗需求、企业效益对物价的影响等多个视角定量分析和探讨中国转轨时期经济高增长与通货紧缩并存的原因 ,得出的结论是 :( 1 )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于物价具有不同的作用 ,在通货膨胀时期 ,如 1 992— 1 994年 ,货币政策不存在非对称效应 ,…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过程是否必然伴随着物价上涨了物价上涨是否是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及对工业化初期不同类型物价变动的历史趋势的比较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已成为目前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的首要课题。 (一) 众所周知,英国是率先进入工业化过程的国家,其物价变动的趋势大体可分为以下两个时期: 第一时期(1801—1850这一时期美、法情况比较特殊,不具有一般性,德国的工业化还未开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801—1825):总的来讲英国的物价是上升的。其原因:1、英国当时处于英法战争时期,物价受战争影响大;2、当时英国还没  相似文献   

14.
中国转轨时期物价波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中国近年来出现的通货紧缩有着复杂的背景 ,既与处于市场化转轨过程有关 ,又与体制上一些特殊因素有关。本文试图利用TARCH模型和变参数模型从货币政策对物价影响的非对称效应、货币原因、总供给曲线和产出缺口 ,以及消费需求、企业效益对物价的影响等多个视角定量分析和探讨中国转轨时期经济高增长与通货紧缩并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四联总处与战时西南地区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联总处是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最高金融机构,具有国家银行性质,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工业投资活动,对西南地区工业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晋察冀边区的民主宪政运动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期间边区开展的民主宪政运动,对当时争取抗战胜利乃至后来的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西南地区民营工业起落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民营工业以 1942年为限经历了一个明显的起落过程,并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试对其产生的原因作一探析,以归纳和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保存、建立长期抗战的工业基础,避免沿海、沿江工厂遭敌破坏、资敌,一批沿海、沿江工厂迁到了内地(主要为西南地区①)。到1940年底止,内迁工厂完全复工者达308家,约占内迁厂家总数的70%②。沿海、沿江工厂的内迁、复工直接推动了西南地区民营工业的发展,表现在:其一是厂家迅速增多。 1942年前,每年平均新增加工厂约为前一年的…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通常被认为是由新文化运动开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一段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被进步知识分子宣传进入中国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回顾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背景及影响,对于认清当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巨大作用,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及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中国民族解放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构成,由于特殊的战略位置,使它与世界革命、中国抗日战争、中国革命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发挥着一种特殊的作用。本文拟就对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成因,它独特作用的发挥以及给我们今天的历史昭示,谈点粗浅看法,就教于各位同行。  相似文献   

20.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李光一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重要阶段,八年期间以国共两党为基础与各民主党派结成广泛的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这时期国内开展的各种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