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意象系统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创作是一个心物交互作用的过程,其最后的表现形态在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中往往被称为“意象”、“意境”、“兴象”、“境外之象”以及“兴趣”、“神韵”、“境界”等等。这些概念名目各异,内涵混沌,但精神相通,且贯串中国文论的始终,形成了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理论系统,且名之曰“意象系统”。 一、意象系统的历史生成 在这一文论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是“意象”一词,见于刘勰《文心雕龙》的《神思》:“窥意象而运斤”,刘勰在这里使用“意象”一词,显然是为了突出这是“意”中之“象”,而这“意象”的形成本身就是“神与物游”、心物契合的结果,是一种有“意”之“象”。在本篇最后他又小结道:“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意思是,创作构思时,凭一连串的意象所贯通,而这又赖情感的变化所酿成;在心物交互作用而产生意象的过程中,其象貌取自外物,而又与内心的情意相融合。刘勰首次  相似文献   

2.
意象与意象派 最早把意与象组合成一个词,并构成美学概念的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了“寻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虽然“意象”作为美学的概念最早被中国人提出,但使“意象“焕发出独特的艺术光彩并成为一种美学原则的却是现代英美诗  相似文献   

3.
人类文化史已经证明,农耕出现之前,一般说来,人类艺术只描绘动物而不描绘植物。“从动物装饰到植物装饰的过渡,是文化史上最大的进步——从狩猎生活到农业生活的过渡——的象征”。这个著名的论断概括了人类艺术发展的重要事实。在人类进入以植物为艺术描绘对象的时代以后,人们最初描绘植物的动机绝不象我们今天所想象的那样简单。比如我国古代在诗歌中最初以“兴”的形式咏唱树木——这是艺术中描绘树木的最早的方式之一——就是如此。事实证明人们最初以树木为“他物”起兴,主要并不是出于单纯的艺术审美动机,而是有着其他的更为复杂的原因。我们研究树木兴象的起源就是要揭示这个原因及其社会历史根源。 就现存的最古老的诗歌来看,以树木为“他物”起兴的诗,其“所咏之词”多是有关宗族乡里之思和福禄国祚观念的。前者如《诗经》中的《唐·有杕之杜》、《唐·杕杜》;后者如《周南·樛木》、《小雅·南山有台》。“他物”与“所咏之词”之间的这种广泛的一致性并非偶然,它们之  相似文献   

4.
诗歌意象结构的审美组合董小玉意象,是中外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理解它的审美构成及组合方式对创作诗歌和欣赏诗歌都大有益处。“意象”一词,最早出自《易传·系辞》(上):“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王弼注:“夫象者,出意者也。”象是意的寄托、喻借物。...  相似文献   

5.
一 “意象”最早作为两个互相对应的词来使用,始见于《易经》中。《易传·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意”,《说文》释:志也。段玉裁注:志即识,心所识也。用意类似于“主观意识”的意思。“象”,段注:像者,似也。古书多假象为像。《周易·系辞》:“象也者,像也”。故知“象”也即象形、物象的意思。用今天的观点来阐释,  相似文献   

6.
《古诗十九首》的审美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意象”,应当是“意”和“象”的统一,这是一种主客观的统一。陈应行《吟窗杂录》载旧题白居易所作的《金针诗格》说:“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理谓义理之理,美刺箴海之类是也。外意欲尽其象;象谓物象之象,日月山河虫鱼草木之类是也”。白氏把意象统一在“意”之下,但他所标举的“意”更多地具有了“理性”因素,明显地带有  相似文献   

7.
郑升 《北方论丛》2018,(3):50-55
谶纬除过在题材、想象、虚构,以及叙事等方面影响了彼时的文学,尚在文学、美学层面“意象”的形成、演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作用不仅表现在文学实践层面,也体现在理论思辨层面.谶纬之天文、地理、人事、祥瑞、灾异等言说及其意义解读的“象告”与“言象”之言说方式不仅依托于《易》等汉代经学在哲学性层面,也在文学观念性层面引导人们加强对“意、象、言”关系问题的探讨,使得天人感应、主客交流的内在属性及观念性、想象性辨析趋于深化和凸显,从而完成了经由《易》之意、象、言,王充首次“意象”合用,荀粲、王弼之“言不尽意”论的过渡与铺垫,直至刘勰“窥意象而运斤”为标志的审美层面“意象”论破茧而出的演进过程,并具有了类似于后来章学诚所谓“人心营构之象”的含义.梳理这一过程,有助于深入认识谶纬、意象、天人等关键词以及汉魏晋文学从现象世界、经验世界到艺术世界赖以发生的媒介、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周易》意象与中国古代文论刘泽根(陕西财经学院)刘勰在其论著《文心雕龙·宗经》篇倡言:“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而《周易》是一部专从“意象”的角度来展开论议的,“《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①扫象则无《易》。它的深密几微的意象内蕴及独特的表述...  相似文献   

9.
含蓄,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含蓄”这个词虽然出现较晚,但这个问题在文学批评史上很早就被人们注意了。战国时代的《周易·系辞上》中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三国时的荀粲说:“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今称之象以尽言,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三国志·魏志·荀或传》注引何劭《葛粲传》)粲荀的话,说明精深的道理是不能用物象完全表达出来的。他认为意内、象内可尽言,意外、象外“蕴而不出”,不可尽言。这“意外”、“象外”就是后人所说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蕴而不出”就是后人所说的“含蓄”。可见,“言不尽意”说,实在就是“含蓄”说之本源。众所周知,语言尽管  相似文献   

10.
统观《古诗十九首》中运用植物意象的十首诗歌,其植物意象可以分为四类进行诠释,即“时序之草”、“生命之树”、“遗远芳华”和表现“情爱依附”的植物意象,而每类植物意象又各自具有较为深远的文化意蕴。在对《诗经》、《楚辞》植物意象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古诗十九首》的植物意象在艺术表现上具有自己的特点,体现了“婉转附物,怊怅切情”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一、意象思维刍议朱光潜先生为证明“想象”一词在中国是古已有之的,举出《楚辞·远游》和杜甫《咏怀古迹》(见朱先生《形象思维:从认识角度和实践角度来看》)为例。其实,古代文论中也出现过“想象”一词,见之于王若虚《文辨》、范德机《诗学禁脔》及叶燮《原诗》。但都不是作为文论的专门术语。中国文论有自己的术语,例如刘勰所谓“神思”(“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云云),这就是西方文论中所说的“想象”了。  相似文献   

12.
诗歌意象论     
一、意中之象意象是什么?其实意象就是经过诗人思想、情感和想象重新把握与处理过的感觉,它是感觉材料的主观处理,是诗篇中最具体、最细小的形象单元。意象是化合了主观(意)和客观(象)两种元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可以直接当作诗歌材料的元素,就象虹是阳光和水气的作用产生的新现象一样。这个合而为一的诗歌概念,很早就在中国的诗论、文论中有过表述。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把意象当作心灵构图的具体实施(“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钟嵘《诗品·缜密》则认为,呼之欲出的意象是艺术奇观的信使,连造物主也感到惊异(“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如果不能肯定意象这个概念更多地暗示着诗人心灵的  相似文献   

13.
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头子伯恩施坦,为了推行其社会改良主义的政治路线,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攻击和修正。本文主要是根据他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以下简称《前提》)一书,剖析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所进行的攻击,揭露其反动的本质。①在《前提》这本书中,伯恩施坦怀着可耻的目的,放肆地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把它说成是纯粹抽象的东西。他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价值,“纯粹是思维的构成物”,“纯粹是想象上的事实”,是“思维的公式”或“科学的假设”,等等。因为这个“价值”“不能从某  相似文献   

14.
从“各适物宜”到“兴象”是中国古代意象论的两个核心环节。“各适物宜”论对“物”格外重视,是中国文学意象理论的发端期,意象理论的天平偏向于“象”之传神。“兴象”说,紧承“象其物宜”理论命题,亦特别重视对“言”、“意”之中间环节“象”的开掘。“兴象”的理论内涵至宋代严羽而成熟,元、明、清诸家“兴象玲珑”、“兴象深婉”的说法,都是对严羽的响应。“兴象玲珑”是指意象具有“玲珑”的象外之象;而“玲珑”之象又具有“深婉”的意外之意,二者合观之,当是严羽及后来的“兴象”论者的本义。  相似文献   

15.
初娇娇 《理论界》2022,(11):92-98
道家逍遥游思维对唐代审美意象时空建构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指空间层面的无所待,同时也暗含时间上的无际涯。道家美学能够透过象外之象的妙象走向时空的融合,渗透于唐代美学与文论之中。在其影响下的唐代审美意象时空是超越性的道体意象时空,从社会人生走向宇宙自然层面,从物我间隔走向心物之间。审美意象时空视域由此无限打开,在时间上形成以“道”为中心的审美意象时间建构途径,从空间维度打开逍遥游空间视野,将存在空间诗意化、审美化。主体“游”于心物之间,在无限的自然界有着唐人独特而又恣意的意象时空想象和意象时空审美。  相似文献   

16.
《神思》是刘勰的《文心雕龙》创作论的第一篇,也是创作的总论,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它着重论述了艺术构思中想象的特征及其顺利进行的条件.对于艺术想象的特征,主要讲了三方面.一、艺术想象具有超时空性、高度自由性和积极能动性刘勰在《神思》中开篇就说:“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岭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这说明艺术想象这种心灵观照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它可以身在此而心在彼,不受身观的限制,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这就是想象的自由性和超越性.刘勰还指出艺术想象的能动性.他在《明诗》篇中提到“诗有恒裁,思无定位”,在《物色》篇  相似文献   

17.
《周易》中的类比推论思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文献 ,它通过对卦象的阐释 ,论述了“观物取象、以象尽意”、“取象比类”等类比推论思想 ;刻画出了“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等直观性、经验性的意象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 ,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及思想文化领域中被广泛运用并影响至巨。  相似文献   

18.
一、意象组接:诗性语言的活动 对于诗来说,意象是经过诗的显象语词外化并呈现给人们的。然而这种外化是如何进行的呢?换言之,意象怎样成为诗中的意象、语言怎样成为诗的语言的呢?作为诗的基本语言单位,单纯意象(实现了对象主体的内容、构成了具有审美意义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单位情景的图象的自主完形的意象。参见拙文《自主完形:一种新的诗歌意象分类模式》,载《社会科学研究》1989年第3期)在语词的外化表现上实际只是一连串相对独立的词或词组。譬如“风”、“雨”“离愁”“乡梦”,孤立地看,它们是无法被称为诗的语言、诗的意象的。它们只是构成组接的要件。诚如苏姗·朗格所说:“诗人创造的并不是一串连缀起来的词语,词语仅仅是他的材料,用这些材料他创造了诗歌的因素。这些因素则是他写诗时所调遣、所平衡、所招展、所强化或所营造的东西。”(《情感与形式》)应当说,语词是通过诗人按照诗性的法则与目标在  相似文献   

19.
易象与意象——超象表达形式及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学是一门显学,而从美学视角研易才刚起步。学者多注目于对易作再阐释的《易传》,而探讨《易经》本身美学思想却不多见。在少数易经美学论文中,也只发挥了一些易辞所蕴含的美学情趣,而对易象本身的美学意义却绝少论及。这种研究状况是可以理解的。易象名为象,实无具象。借《老子》之言:“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先民所创的这些奇妙的图式符号的确难以为今人的美学意识所溶解。但“易者,象也”(《系辞》),易的根本在象。无论《易传》,还是易辞,都以易象为宗。从美学角度研易不能舍象。笔者深信,易象体系是一幢不立文字的美学大厦。本文试图通过对易象结构的分析,揭示其独特的表达形式,进而揭示其与审美意象理论的血缘关系,确证易象及其表达形式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之根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赎刑”一词古已有之,始见于《尚书·舜典》:“金作赎刑”。赎刑何谓?《说文》:“赎,贸也。”又:“质也,以财拔罪也。”《朱子大全·卷六十七·舜典象刑说》:“赎刑,使之入金而免其罪。”可见赎刑非刑种之谓,它不同于作为财产刑的罚金,而是我国古代规定犯人交纳一定数量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