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科技进步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建成我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但农业新科技在农村的扩散和传播受很多因素的约束。因此,分析影响农业科技进步的因素、加速农业新科技的迅速传播,成为理论和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间题。本文试图结合农业科技进步的特点,对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环节和主要标志、影响农业科技进步的内部诸因素,以及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迟缓的表现形式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之间关系,鲜有定量研究。利用协整理论与方法,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之间长期的均衡关系,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其中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的作用较R&D投入的作用明显;同时,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对农业R&D投入具有拉动作用,但是农业科技进步并未推动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农业科技进步因素的权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层次分析法 ,结合专家咨询法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对 1991— 1999年间广东东莞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二次分离 ,确定东莞市农业科技进步因素的权重 ,以测算各因素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 ,探求影响科技进步的主次因素。结果表明 ,影响该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因素较多 ,排在首位的是良种 ,其次为种养技术 ,依次排列其后的为政策法规、科技信息、农用新材料新设备、劳动者素质、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影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障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农业科研投资、农业科研体制、农业技术需求与供给、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市场和农村金融环境的角度,分析影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障碍因素,对我国农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进步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对生产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在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后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各地政府近年来都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科技兴农”已被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为帮助各级政府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本地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水平,明确需要努力的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发展战略及规划,很有必要探求一种农业科技进步的评价方法。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此课题进行了探索,但均未取得满意的结果,本文力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在科技进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发挥的服务和引导作用,即制定和完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体系;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力度;做好农业科技推广配套服务;推动资源的整合,形成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农业科技进步系统的科技管理系统、科技供给系统、科技传递系统、科技需求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的现状分析,以及对各系统的职能和相互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保证农业科技进步系统正常运转的措施和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均不到 4 0 %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70 % -80 %的水平。文章从政府、科研部门、推广体系、农民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期,国内还没有形成中国特色农业科技进步的模式,从而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本文从农业科技进步的含义入手,着重分析农业科技进步的现有模式及选择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科技进步模式。  相似文献   

10.
加速信息传播与促进江西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的信息化 ,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对信息传播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 ,知识信息传播将成为支撑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条件。为推动江西省信息化建设 ,并进一步以信息化带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必须加速企业信息传播 ,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加速政府信息传播 ,促进政府信息化建设 ;加速科技信息传播 ,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加速农业科技信息传播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1.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是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上重点研究探讨了科技进步的作用、成就和类型、内容;并有针对性地研究了世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分散与集中两种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进步事关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事关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作为发展中农业大国的中国来说意义尤为重大。文章在设定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础上,以中国13个省级行政单位2000-2012年数据为例,实证农业FDI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农业FDI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是显著的;除农村金融规模指标外,前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科研人员的投入量、农村金融结构和效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人力资本指标均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农业科技进步对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指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存在着供需不足、供需脱节等问题。提出应大胆引入市场机制 ,改革我国现行的农业科研与推广体制  相似文献   

14.
肯定了闽台农业科技合作对福建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永春县为例分析了影响闽台农业科技合作与转化的相关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计算出影响永春芦柑生产科技进步的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并据此给出进一步促进闽台农业科技合作与转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进步作用,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是当前上海郊区农业生产中尤显突出和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沪郊种植业发展中科技进步作用的定量分析以及种植业科技进步发展现状分析,反映出8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对促进沪郊种植业稳步增长起了较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沪郊种植业生产中科技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与种植业长期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影响农业科技的进步的因素依然存在。本文就如何消除这些不利因素,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推进郊区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除了继续依靠政策和投入外,关键是必须充分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制度创新应兼容农业科技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制度创新与农业科技进步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农业制度创新可以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有效激励 ;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制度创新富有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农业制度创新必须将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作为重要的制度目标。在农业制度创新与安排中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加快建立和培育农村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和市场竞争及价格机制 ,发育农产品市场及各类要素市场 ,并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督与调控  相似文献   

17.
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科技传播网络及传播模式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把农业新技术从研制者(技术亚系统)通过社会亚系统(农村的干部、男性和女性村民)放大,用在农业生产中(自然生态亚系统),提高农业生产和品质。因此,科技传播过程中有四个重要的关键环节,即丰富的科技源、流畅的科技流通渠道和社会亚系统的放大,最后到达合适的自然生态中,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与数量。所以,提高社会亚系统的放大作用是农业科技传播的关键。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农业科技传播的诸多模式及其特点,基于参与式理论、社会性别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创建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性别敏感的参与式农业技术传播网络模式,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证明该模式符合中国国情,农业科技传播效率高、效果好,显著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的自信心和科技素质、参与意识显著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和家庭条件显著改变。并开创出一套将该网络持续发展的方法,提出了主流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结构的影响与我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劳动力的社会分布也将重新分配,它一方面对传统就业方式提出挑战,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另一方面又创造新的就业领域,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历次技术革命对就业都有影响,观察科技进步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找到制约科技进步推动我国就业水平提高的因素,从而提出在科技进步环境下促进我国实现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农业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为此,我们通过对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科技进步的作用和贡献的测算,从整体上把握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和潜力。本文对乌兰察布市近年来农业科技进步状况作了测算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科技进步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海峡两岸的农业技术发展各有优势 ,具很强的互补性 ,且又极其相似。笔者认为这种农业技术的特性与晚清以前大陆特别是福建向台湾的移民有很大的关系。本文试图从传播的角度 ,论述大陆农业科技包括农业工具、农田水利、种植制度和农作物引种几方面 ,通过移民向台湾地区进行地域传播和社会传播的历史过程。并就大陆农业科技传播对台湾近代的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