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路得记》是一篇简洁质朴而富有诗意的叙事作品,包含着多元的文本意义。尽管《路得记》书写文本背后呈现出的口述特点、牧歌风格、历史信息无不使其文类界定屡遭歧见,现有文本仍体现了这是一件经过多重书写的精致的文学艺术品。此外,《路得记》在不同语境的各种译本中解构其“原本”意义的同时,重构了读者对其文学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问题是贯穿《精神现象学》的根本问题,黑格尔多次指出,现象学是精神从自在走向自为,从实体走向主体的运动过程,主体是这个运动过程的本质和目的。主体是什么?人为什么是主体?主体的本质是什么?主体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它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是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关键问题,《精神现象学》这个黑格尔哲学的诞生地,作为其主导原则的主体理论具有极大的合理内核,对它的进一步研究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问题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马克思在大学时期追求主体的自我意识哲学,《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开始探索无产阶级主体的革命作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转而研究作为劳动主体的工人的异化问题,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现实的个人"作为实践主体的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了无产阶级主体的历史使命,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展开对资本的主体性批判,标志着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成熟。通过研读不同时期的马克思的文本,发现可以从主体性的视角呈现出马克思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思想演变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4.
《童蒙先习》为朝鲜朝时期童蒙通过《千字文》识字之后所要学习的儒学教科书,它虽然引用了很多中国的经典文献及圣贤的名言名句,但却不是盲目的,而是按照《小学》的编写体例从《小学》中间接引用的,并以此凸显了其为《小学》前一阶段读物的特征。就其历史观来讲,《童蒙先习》有其自身的民族意识,还带有苛刻的历史主体意识、明显的中国中心意识。就此而言,《童蒙先习》的这种编写特点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汤姆·斯托帕德的《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敦之死》通过对《哈姆雷特》的刻意寄生,使两部戏剧呈现出一种显性的互文关系。互文性突破了两个文本之间的历时性界限,通过空间映射,借助读者的想象与认知能力,构建了文本间性隐喻,扩展了文本的话语空间。同时,《罗》剧套用《哈》剧戏中戏的结构,将互文性上升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游戏,使剧中主体游离于主体间性之间,在主体间性之间消解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在参与游戏实践中体验生活、创造生活、回归自由,实现审美救赎。  相似文献   

6.
圣人的理想人格形态,是《周易》所内在地隐含、需要、召唤并塑造完成的,它对于《周易》价值系统的建构与《周易》作为文化实践模式的完型,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这种圣人的理想人格形态,通过一种"空心人格"和"负"的主体形态,以放弃其私心、私我层面的方式,使其人格主体本身成为《易》道的实践载体,将广大的价值实践领域,按照《易》道的法则,组织于圣人人格的主体性空间当中,并最终达成《易》道与其理想人格之间的同构关系。这种《易》道与圣人理想人格同构关系的达成,给出了一个完整的文化图谱和文化实践路径、文化实践模型,而这也才是《周易》价值系统建构的最后"完成"。  相似文献   

7.
一评价是一种主体活动,是主体对价值关系的反映活动,评价性的认识是认识的一种特定形式,它和被人们称作“科学认识”或“知识性认识”有着不同的特征。有的同志提出,评价性认识和知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主体的地位:被认识价值关系的主体不是评价主体就是知识性认识,如果它同时又是评价主体就是知识性认识。(参见李德顺:《价值论》第256页)。这种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又名《剩余价值学说史》,是马克思19世纪60年代写的一部经济学手稿的主体部分。它是一部政治经济学史草稿。马克思生前对它从未整理修改过,他逝世以后才由考茨基在1905—1910年整理出版。解放前,郭大力同志翻译的考茨基编的德文版本《剩余价值学说史》(共三卷四册,第  相似文献   

9.
刘震云的小说《单位》和《一地鸡毛》是单位题材成长小说的经典。主人公小林从刚入单位的大学生逐渐成长为合格的单位人,其中蕴含着成长主题:成长的主体经过他人的命名和自我的定位,认识到"成长"在单位中的必要性以及它与改善私人生活的关联,逐渐由被动改造到主动改造。在这一"成长"历程中,小林通过对单位等级秩序的认同而逐渐成长,单位也通过特有成长仪式而接纳考验合格的他。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刑讯逼供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然而司法工作人员的刑法实然规定并不符合刑法对刑讯逼供罪寄予的功能期许——期待通过刑讯逼供罪的设置来保障基本人权、规范公职行为、改善社会治安、平复民怨民愤和保护国家法益.司法工作人员的内涵无法变身以适应刑法对刑讯逼供罪的功能期许,只能将刑讯逼供罪的主体重置以完成刑法赋予它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秦伟 《社会科学家》2006,(Z1):195-196
本文通过探讨《圣经》中恶女形象的评判标准,揭示在父权制价值体系的《圣经》中,恶女标准的背后是男性对女性身份主体的认同冲突.  相似文献   

12.
《棉被》是日本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完成了从前期日本自然主义的单纯模仿到具有日本特色的后期自然主义转变的作品。通过对“自然”、“主观”和“客观”的分析,可以看到,作者一方面通过主体间性对自然客体的切入,另一方面通过客体的主观变容,使得《棉被》表达出一种早期的主体间性思想。  相似文献   

13.
《精神现象学》所描绘的意识到达“绝对知识”的过程可以看作主体自我实现、主体寻找自由的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描述,黑格尔从一个侧面表达了自己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14.
《洛阳伽蓝记》第五卷《宋云惠生行纪》为杨衒之综合《宋云行纪》、《惠生行纪》和《道药传》三篇而成,学界一般认为该文本以《宋云行纪》为主体,故惯以"宋云行纪"称之。余太山的新观点进一步否定《惠生行纪》的存在。本文通过分析杨衒之的自述、《洛阳伽蓝记》的叙事惯例、《北史》作者李延寿的评论,以及行纪各部分篇幅的差异,指出《宋云惠生行纪》的文本主体应为《惠生行纪》,而非传统观点认为的《宋云行纪》。  相似文献   

15.
文厚泓 《船山学刊》2012,(3):103-106
人生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以"现实性社会人生哲学"为主旨的先秦诸子哲学的突破,《庄子》内篇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独特的"超越式个体人生哲学"。它以超时空的道为自我的本体;以个体自我为哲学的主体对象;为个体自我提出了超越式的人生价值取向———通于大道而外天下、逍遥无己。它为中国现当代哲学提供了新视域。  相似文献   

16.
生育自决权是指《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7条所规定的公民有生育的权利。目前,有关生育自决权的研究虽然较多,但仍有待深入发掘。从性质来看,它是人权。从主体来看,它为已婚者所享有,未婚者无论性别、年龄均不能享有。从内容来看,它包括三项权能,即自由地、负责地决定子女的数量、间隔、时机,但依法受到限制。平等主体侵权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妨害夫妻各方内心真意的形成、妨害对真意的表达。人民法院目前可以类推适用《侵权责任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该权利有必要也有可能设计成民事权利,具体的立法设想为:在《婚姻法》中明确规定夫妻各自享有依法自由地决定他们的子女的数量、间隔、时机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薛永武 《齐鲁学刊》2008,(3):109-113
《乐记》肯定了乐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揭示了创美主体情感的真实性,认为乐是情深、气盛与和顺积中的感性显现,是主体浓郁情感的抒发,是主体"气盛"的表现,进而达到和顺积中的中庸之美。情深才能文明,气盛才能化神,和顺积中才能英华发外。《乐记》通过对乐心互动之真的阐释,进一步证明了"唯乐不可以为伪"这一重要的美学命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等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决定》是从数量与质量并重的角度来阐发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一个量化指标来衡量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提倡“一大而公”,造成了我  相似文献   

19.
徐瑞坤  周宜 《理论界》2022,(11):27-33
阿甘本的《业》一书在伦理学层面延续他以往的生命政治议题,批判性地考察了行动何以归责于作为行动者的主体并使他有过错的问题。在阿甘本看来,法律通过制裁使人原本无辜的行动变得有过错,这也是法律得以建立的前提。自由意愿的发明使得过错内在化——它连接了行动与主体,并将行动的责任归给主体。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将人界定为通过作为手段的行动追求作为目的善的主体,这使得善被分裂到主体之外,由此行动被外在规范捕获,责任主体得以建立。要使人从罪业中获得救赎,就必须切断行动与目的的连接,使行动成为作为纯粹手段的姿态,从而破除虚构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20.
郑庆林同志在《也谈价值的哲学本质》(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11期,以下简称郑文)一文中,对王玉樑同志的《客体主体化与价值的哲学本质》(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7期,以下简称王文)一文提出商榷,批评其将“价值的最一般的本质”规定为“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主张用“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或“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来定义“价值”。虽然我们也象郑庆林同志一样,不赞成把“价值”理解为“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但拜读了郑文之后,却有这样一种感觉:它对于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概念的理解、定义及其论证,明显地缺乏合理性而难以让人信服。考虑到这种不合理的论证和定义方式在国内价值论研究中原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以郑文为例提出几点商榷意见,不当之处,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