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宏印教授的新著《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以下简称《论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是我国翻译学界近年来一部具里程碑意义的专著.  相似文献   

2.
论文学翻译批评学科构建的框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嫦 《天府新论》2011,(2):152-155
文学翻译批评不同于文学研究,其研究方法也不同于外国文学或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它应该是一种复合式批评,是翻译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实践的附庸。在翻译研究的争论中,可能没有比关于翻译批评标准的争议更多、分歧更大的了。其原因就在于,文学翻译本身就是复杂的、个性化很强的艺术实践,而文学翻译批评要把这一艺术实践上升到认知层次,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3.
外国文学要成为本国、本民族多元文学系统的有机部分,本土文学要走向他国和世界进而成为世界文学,获得在异域“后来的生命”,必须仰仗文学翻译;文学翻译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离不开文学翻译批评的正确引导,而文学翻译批评要不负众望、发挥上述导向作用,自身建设——翻译批评研究亟待改进和加强。本文在对翻译和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现状分析、评述的基础上,围绕研究命题的内涵、重点与难点、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外国文学翻译事业濒危:流水线的大生产、泛滥的重译和累累的硬伤.鉴于此,本文呼吁建立文学翻译批评学科,以净化、拨正我国现当代文学翻译.本文从翻译美学、翻译文化学以及翻译心理学的角度试探构建该学科的基本元素.  相似文献   

5.
正耿秀萍(1975-),女,陕西省宝鸡市人。宝鸡文理学院院外语系副教授,中共党员,专业英语教研室主任,党支部宣传委员。199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外文学院,获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同时,辅修国际金融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考入复旦大学外文学院,2008年6月获复旦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承担外语系十余门专业课程;兼任《现代作家》编辑部副主任,负责英文审稿和编辑;宝鸡市翻译者协会成员。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以及翻译研究。主张人文文化传承创新,强调精神生态批评研究。独立主持陕西省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而言,翻译文学指中国人用中文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中国翻译文学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但由于过去研究界对翻译的本质、特点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很少有人对翻译文学进行专门论述,近代翻译文学史研究也始终没有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郭延礼先生的新著《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的出版,确立了该项研究的独立地位。近代翻译文学史研究是一个急待开拓的领域,同时也是一项…  相似文献   

7.
扎西东珠 《兰州学刊》2008,(7):187-188,186
文章从五个方面简述了《格萨尔》的现实意义。而其文学翻译问题的研究,旨在探索:从具有共性的翻译实践中“生成”的翻译理论,到需要突出“个性”的《格萨尔》文学翻译实践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学文本的特质决定了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本质.在文学翻译的描写性研究取代了传统翻译观后,文学翻译进入了文化的多维语境中.文学翻译不仅要传递原语意义,还要进行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是文学翻译的内在要素,是文学翻译的重要生成条件.文学翻译创造性是以原语文本和以目的语文本为导向的交集,是"直译"和"意译"的统合,在文学翻译活动中要将两者统筹兼顾,并协调统一翻译过程中的隐性创造与显性创造.  相似文献   

9.
西方文学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运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翻译文学发生的。所以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不仅推动了近代文学的发展与变革,成为近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参照系,而且对“五四”新文学也起到了催生作用。但长期以来,对于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的近代翻译文学的研究,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郭延礼先生的《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这部44万字的学术专著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成为近代翻译文学研究的拓荒之作。该书的作者具有开放性的研究视野,他没有把近代翻译文学看作一个封闭…  相似文献   

10.
王杨 《理论界》2004,(3):113-114
引言解构主义文学翻译观强调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强调解构作者的权威地位,是译者赋予了原作作者作品以新的生命。因此它赋予译者更大的自由,让译者主动地在阅读中介入作品的再创造。一、译作:原作的再生本雅明为波德莱尔《巴黎雕像》译文所作的序言《译者的任务》,一向被视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经典文献。这篇文章提到了译作是原作后起的生命这一观点。译作的依据当然是原作,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文章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译作所依据的并非原作的生命,而是原作的来世。本雅明认为翻译总是晚于原作,世界文学的重要作品也从未在问世之际就有选…  相似文献   

11.
谈到文学翻译,我们实在不应忽视一位对我国文学翻译理论卓有贡献的翻译家——茅盾。本文着重介绍茅盾对文学翻译的目的,要求,方法和原则,以及对文学作品的转译、复译和重译等方面的翻译思想。在文学翻译理论空前繁荣的今天,对茅盾的文学翻译思想进行一番梳理,必将对我国文学翻译理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谈到文学翻译,我们实在不应忽视一位对我国文学翻译理论卓有贡献的翻译家--茅盾.本文着重介绍茅盾对文学翻译的目的,要求,方法和原则,以及对文学作品的转译、复译和重译等方面的翻译思想.在文学翻译理论空前繁荣的今天,对茅盾的文学翻译思想进行一番梳理,必将对我国文学翻译理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学翻译刍谈常清华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是文学生命延续的保证。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翻译得以世代相传。随着社会发展民族语文翻译将会占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所以,作为一名真正的文学翻译家,必须具备文学修养和学术修养,吸取各方面的知识营养,完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4.
文学翻译与文化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有许多制约因素,难免会出现误读现象。因此文化误读成了文学翻译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从误读理论和接受美学两个方面阐述了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理论基础,然后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成因及表现,再后分析了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最后指出应慎重对待误读以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世界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学语用学翻译思想强调在语言层面、文化层面、语用层面、美学层面等的动态性和理性的语言使用,它更能透视文学翻译中语言使用的本质与语用价值。文学语用学思维在翻译建构中的解释体现了翻译研究从规约性向描写性,再到理性交往解释的语用学转向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对外交流的需求日益广泛,国家对翻译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我国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领域向世界前沿迈进,这对翻译教学中的师生提出了更高要求。赵丹著《翻译教学原理及其文学应用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紧跟时代需求,对英汉翻译教学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文学  相似文献   

17.
文学和文学翻译作为特殊的语言形式,整个语言活动都具有反逻辑的诗性功能。就文学翻译而言,语言哲学与翻译诗学相互渗透交融,形成宏观的文学翻译诗学,具体实现路径包括突显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明确文学翻译是一个意义再生的过程;将文学翻译放置在宏观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追寻文学翻译文本中权力话语的作用;建构文学翻译诗学中的伦理支撑等。语言哲学维度下的文学翻译诗学建构拓展了翻译研究的外部因素和方法,彰显了文学翻译的灵活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对文学翻译研究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谢云才 《理论界》2014,(1):135-137
本文以对比方式分析了不同翻译研究流派文学翻译标准观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依据,借助诠释学原理阐述了这种传统翻译标准隐含的主观静态性,在哲学辩证法的思辨层面上论证了文学翻译标准应该具有的客观动态性,据此提出了动态翻译标准观。  相似文献   

19.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是由原语和译语语言结构的差异性和文学语言的审美功能决定的。本文论述了文学翻译中创造的必要性及其表现形式,认为创造是文学翻译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英汉语言、英汉思维、英汉文化差异等方面分析了进行文学翻译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学翻译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转换,它是一种语言的再创造。在这个再创造过程中,英汉民族思维的不同以及文化的差异会给翻译的同效性造成很大影响,当引起学习翻译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