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西方各国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体力劳动和非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日益缩小;中产阶级的队伍不断扩大;工人阶级的实际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加上工会性质及其作用发生的某些变化,尤其是西欧几个社会民主党在内外政策方面取得的明显成功,使各种各样资产阶级的和反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思潮明显抬头,有的思潮甚至影响越来越广,受到西方学者的普遍重视.新维贝尔学派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应如何分析,划分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与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结合起来研究,这些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多年来一直在激烈争论的重要问题。其中对于确定工人阶级的定义,特别是确定小资产阶级(即所谓“中产阶级”、“中间阶级”、“新小资产阶级”、“专业-管理阶级”等)的定义问题争论得最多。西方学者所说的阶级结构的概念,实质上就是如何确定资本主义社会特定阶级的定义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确定划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的标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英国为主要研究对象,论述近三十年来工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发展的主要趋势.文章指出,社会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是这些国家的特点,其表现之一是,在自立人口中雇佣劳动者的数量和比重增长.雇佣劳动人数与企业家、自立人口数量之间对比关系的变动直接影响了阶级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对比关系.然而,在这期间变动最剧烈的不是在阶级之间,而是在阶级内部.雇佣劳动者人数普遍增长,他们的成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雇佣劳动力的绝大多数是产业工人;现在,非体力劳动的被雇佣(职员)集团发展迅速.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工业无产阶级仍然是工人阶级的基本核心,其人数占全体工人人数的一半以上.工业无产阶级绝对人数虽然继续增加,但矿工、码头工人、运输工人、纺织工人等传统职业的人数普遍下降;某些新的加工工业部门工人的人数增加了.  相似文献   

4.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历来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十分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这也是我们无法简单地将其划归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原因。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较多地注意了他们对现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国家和意识形态发生变化的一般批判,却较少地去研究他们这种批判得以发生的内在根据和历史性的逻辑演进线索。我以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在深层理论逻辑中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卢卡奇经济“物化”理论到后期法兰克福学派心灵的“支配”理论的重要递升过程。我发现,这一变化并不仅仅是在他们的头脑中发生的认识转变,而是他们关…  相似文献   

5.
胡小燕 《社科纵横》2007,22(7):57-58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与10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描述的有很大不同。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深入地观察和分析这些现象,坚决批判西方学者提出的各种否认阶级存在、抹煞阶级矛盾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6.
西方发达国家股权扩散趋势下对无产阶级定义的新认识王林波一在通行的定义中,“无产阶级”在阶级划分上主要有两个本质特征:一是不占有生产资料;二是靠出卖劳动力去获得生活资料。这里暗示着这样的观念,即:无产阶级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只有靠出卖劳动力才能获得他的...  相似文献   

7.
中间阶层的崛起,是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课题。文章以马列主义为理论依据,剖析了西方学者的种种观点,阐明了中间阶层的概念和特征。文章指出:对此研究不能回避阶级划分与阶层划分的相互关系。阶层划分是在阶级划分的前提下,从另一角度对社会结构进行具体划分。中间阶层由阶级体系内的“中间几个阶梯”构成,其内部结构有同质与异质的区别。中间阶层是个历史概念,它是混合体,有很强的变迁性。  相似文献   

8.
周争艳 《社科纵横》2006,21(8):20-21
二战后,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阶级利益与阶级意识方面的所谓“一体化”和“趋同化”在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的稳定与繁荣。在这种新的国际背景下,出现了与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所揭示的资本主义阶级结构很不相同的特点。这虽然给马克思、恩格斯150多年前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基础上所得出的“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形成新的挑战,但是不能否定“两个必然”理论所具有的真理性。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正统的经济理论既不能解释当前在西方工业国家可以见到的滞胀现象,也无法说明这种现象在各国之间表现形式上的差别。因此新的研究方法非常受欢迎,近来已经取得了某些进展,特别是那些不同程度地结合着体制上的特点的研究方法成绩更好一些。本文就是按这条思路进行研究的。战后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结构在制度方面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政府在经济政策的选择上受到了不小的限制。这些变化有以下6点: 1.由于企业经营日益集中,劳动力亦集中于强大工会,商品价格已经不由市场上供求力量所左右,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贫困?在现今的西方国家里还有没有贫困?如何认识这些国家的工人阶级状况?这是为人们关心并引起争论的大问题。美国总统卡特在电视演说中宣布“向贫穷宣战”,发誓要在他的任期里消灭贫穷。美国的一些宣传家们唱的则是另一个调,说他们已经进入“群众高额消费时代”的“富裕社会”,成了“全民福利国家”,就是说已经消灭了贫困。有的还进一步得出政治结论,认为在他们那个所谓富裕的全民福利的国家中,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界限和阶级对抗已经消失,成为一个“幸福美满和谐一致的天国”。对于这种神话,我们也有一些人颇为相信而且心响往…  相似文献   

11.
刘金才 《日本学刊》2001,(4):96-111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发生的倒幕维新运动 ,一般被认为是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转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变革”。然而 ,关于士农工商各阶层在这场变革运动中的作用问题 ,却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例如 ,有强调“农民的反封建斗争是推动明治维新的主要动力”者 1 ,有强调“草莽”——下级武士是“倒幕斗争中一支积极的、主体的力量”者 2 ,有强调武士阶级通过自我变革调整完成“政权交替”者3等等 ,而较少重视幕末士农工商诸阶级中惟一可代表日本资产阶级前身的町人阶级的作用 4。本文将对幕末町人的政治态度和反幕斗争及其在“尊王攘夷”…  相似文献   

12.
已解放各国在社会结构上发生变动的最重要方面有:独立居民在行业和职业组成上的变化,雇佣劳动的增长,新的阶级和阶层的形成,旧的阶级和阶层的转化,以及城市化等。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它引起的生产关系中的变化,是发展中社会、也是任何一种社会改革的基础。在已解放的各国,正是这些过程的特点使那里正在形成中的社会结构独具一格。新兴国家总的发展方向的形成,是一系列内外因素的辩证相互作用的结果。外部因  相似文献   

13.
“新韦伯主义”学派为西方社会学中冲突论学派的分支,与“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一起构成70年代以来冲突论学派的两大基本阵营。50年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侧重功能主义;进入60年代,冲突论学派因更能解释社会和教育的变化而取而代之。冲突论的开山鼻祖,在西方被确认为马克思和韦伯。这一学派共同采用冲突的观点来考察社会现象和教育问题。70年代初,这一学派逐渐分化,始形成“新韦伯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两大分支。“新马克思主义”偏重以社会政治、阶级结构的观点看待教育的作用,而“新韦伯主义”的出现则是对“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从来没有对“阶级”下过定义。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引起的利益冲突对阶级下定义似乎是最好的方法。这一概念首先在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中形成,但许多人认为用它来划分农业国或原始社会的各个阶级是无效的,并会造成误解。罗默提出用购买和出卖劳动力来规定农村每个  相似文献   

15.
关于民族主义和战争的新视角[美]J.卡马罗夫、P.斯特恩.李运霄译关于民族主义,按照西方社会思想的传统观点,最令人吃惊者莫过于它仍然与我们同在这一事实了。马克思主义一般认为,由于“第一世界”资本主义的矛盾,通过有组织的知识分子的努力,阶级必将成为现代...  相似文献   

16.
美国《幸福》杂志1979年3月号刊载的这篇文章,对六十年代以来美国国内政治冲突的变化情况作了论述,说当前美国“经济领域中的阶级冲突实际上已经结束”,而出现了一种“以教育水平为中心”形成的“新型的社会阶级”;说新的分化不是取决于一个人的阶级属性和经济地位,而取决于他所具有的文化背景。这些“新的论点”和本文提出的一些情况,仍然值得我们注意。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西方学者莱斯利·斯克莱尔和威廉·鲁宾逊提出的“跨国资本家阶级”理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 ,文章对“跨国资本家阶级”理论作出评析 ,认为西方学者所说的超越民族国家利益的“跨国资本家阶级”和“跨国国家”并没有形成 ,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导致超帝国主义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近代帝国主义实施侵华行为的中国当地条件制约或限定了侵略的方式和特性。外来侵略者通过条约体系内化为中国权势结构的一部分,又依“例外法则”在中国形成一套与西方基本价值观相冲突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故这些西方代表在中国表述着“西方”却又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列强既要中国实行改革以维持西方标准的“正常”秩序,又是与西方标准相异的中国秩序之构建者和维护者,扮演着改革推动者和既存秩序维护者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劳动力”和“创造者”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把人仅仅视为“劳动力”是资本主义的痼疾,是私有制存在的需要,是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需要。而人是“创造者”则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自我解放和自我买现的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劳动力的人的劳动是被强制的劳动,被强制的劳动过程是劳动者生命的叹息。马克思在谈到这点时说:“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7页)马克思指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劳动者同生产的关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体系论中,把各“国民国家”的发展范式看作是由它在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这种总体主义(holism)的理论结构一直受到批判。对此,本文想要以与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范式相对应的阶级关系状态为根据,将“国民社会”加以类型化,以从这些关系中找出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逻辑。为完成这一课题,把构成体系的固定资本总体的变化与劳资关系结合起来,再参考阶级斗争、国家干预、意识形态等因素,重构长期波动理论。据此从理论上说明,最先掌握世界资本主义主导权的“国民社会”在有可能发生转换的同时,也对处于“半外围”或“外围”的资本主义发展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