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拉伯世界有两个,一个在利比亚,习惯称的黎波里;另一个在黎巴嫩,现译为特里波利,是黎巴嫩的第二都城.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公元1世纪,意为“三座城市”,为公元前800年艾尔瓦德和绥顿的腓尼基人所建。因其在叙利亚梅岸古代史上的重要地位,腓尼基城邦委员会就设在这里。公元638年,阿拉伯  相似文献   

2.
“大叙利亚计划”是当代中东政治中人们常谈及的一个话题.两年前,当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反对黎以协议,干涉黎巴嫩内政,控制黎巴嫩政府时,人们说他试图推进“大叙利亚计划”,兼并黎巴嫩.那么,“大叙利亚计划”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试从如下三点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3.
肖凌 《阿拉伯世界》2005,(6):21-23,48
叙利亚与黎巴嫩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遭到暗杀后,黎巴嫩问题成为继巴以争端、伊拉克问题之后的中东又一热点.黎巴嫩问题的走向深刻影响着叙黎关系及中东局势甚至美国的中东战略.叙利亚在整个事件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国内局势基本按美国意图向前发展以配合其“大中东”战略构想,尤其在美、法的联合打压下,叙陷入严重的政治外交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有两个的黎波里,一个是我们现在参观的黎巴嫩西北部港口城市,一个是利比亚首都."80年代,我们在黎巴嫩工作时,两位陪同我们参观的黎波里旧城的历史学教授向我们介绍说.从他们那里,我们知道黎巴嫩的的黎波里在地中海东部,俗称东的黎波里(今译成特里波利);而另一个的黎波里在地中海西部,俗称西的黎波里.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有两个的黎波里,一个是我们现在参观的黎巴嫩西北部港口城市,一个是利比亚首都。”80年代,我们在黎巴嫩工作时,两位陪同我们参观的黎波里旧城的历史学教授向我们介绍说。从他们那里,我们知道黎巴嫩的的黎波里在地中海东部,俗称东的黎波里(今译成特里波利);而另一个的黎波里在地中海西部,俗称西的黎波里。它们都是公元前7~9世纪腓尼基人建造的。前者曾是西顿、提尔、阿尔瓦德三城邦同盟的首邑;而后者奥伊阿也曾是组成迦太基东部省份的拉布奇、奥伊阿、赛卜拉泰三城市之一。公元一世纪罗马人占领后,把两者都称作“的黎波里塔尼亚”,简称的黎波里(Tripoli),意即“三座城”。此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6.
法拉哈·安东(1861~1922)生于黎巴嫩的特里波利,在基督教会学校念中、小学.16岁辍学,跟父亲做木材生意,后弃商进入特里波利罗马天主教学校.1897年,他在埃及亚历山大读到了卢梭、马克思等人的著作,接受了  相似文献   

7.
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害引起了黎政局和叙黎关系的危机,亲叙利亚政府被迫辞职,叙利亚宣布从黎撤走全部驻军,长期形成的叙黎特殊关系面临严峻考验.随着叙利亚因素淡出黎巴嫩,叙黎关系有可能走向合理化和正常化.  相似文献   

8.
黎巴嫩与叙利亚有着传统"特殊关系"(叙利亚视黎巴嫩为叙利亚一个省,并非主权独立国家),以往黎巴嫩的内政和外交受叙利亚影响很深,甚至其内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被叙利亚左右和控制.而我国台湾地区与大陆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与黎叙关系有一定相似性,在历史、文化和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台湾受到大陆影响非常深刻.并且与黎叙关系相似,我国民主政治仍然处于上升发展期而并非完成期.黎巴嫩不可能追随一个看不清未来的叙利亚同理,中国的未来也影响着台湾的走向.而本文将从黎叙关系和两岸关系的角度,把黎巴嫩自身、中东地缘政治和国际大国三方面因素与台湾统独之争和台海地缘政治结合起来,尝试说明黎巴嫩应对叙利亚而调整外交政策对两岸关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叙利亚与黎巴嫩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遭到暗杀后,黎巴嫩问题成为继巴以争端、伊拉克问题之后的中东又一热点.黎巴嫩问题的走向深刻影响着叙黎关系及中东局势甚至美国的中东战略.叙利亚在整个事件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国内局势基本按美国意图向前发展以配合其"大中东"战略构想,尤其在美、法的联合打压下,叙陷入严重的政治外交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0.
叙利亚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主张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包括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西奈半岛和塞浦路斯,称之为“新月沃地”的大叙利亚。该思想后得到叙利亚领导人阿萨德的贯彻执行。阿萨德作为一名谨慎的政治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试图建立一个由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巴勒斯坦组成的、以他为首的联盟,然后通过这一联盟,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力量之间,在确立联盟的政治和军事战略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叙利亚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主张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包括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西奈半岛和塞浦路斯,称之为"新月沃地"的大叙利亚.该思想后得到叙利亚领导人阿萨德的贯彻执行.阿萨德作为一名谨慎的政治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试图建立一个由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巴勒斯坦组成的、以他为首的联盟,然后通过这一联盟,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力量之间,在确立联盟的政治和军事战略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第一届阿拉伯妇女图书展览会于1995年11月16日晚7时在开罗歌剧院的哈纳吉尔剧场揭开了帷幕。来自埃及、黎巴嫩、约旦、阿联酋、叙利亚、巴勒斯坦、科威特、摩洛哥、巴林等9个阿拉伯国家的25所大学和出版社参加了本届书展。本届书展由埃及和黎巴嫩组织,今后每两年举办一次类似的书展,地点为各阿拉伯国家的首都。举办阿拉伯妇女图书展览会旨在为文学家,大学师生及研究妇女问题的民间组织提供一个讨论阿拉伯妇女问题的论坛。本后书展共组织了6次研讨会,分段次进行,并由来自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等国妇女界的知名人士主持。研讨会的议题是: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黎巴嫩民族国家逐渐形成。黎马龙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接受了以黎巴嫩为“永恒祖国”的原则,并将之作为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的基础。但黎什叶派传统的以封建家族首领为核心的教派认同,在经历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挑战后,转变为以什叶派政治组织和民兵武装为基础的新什叶派教派认同。这种集体认同所具有的亲伊朗和叙利亚的属性,对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黎巴嫩民族国家逐渐形成.黎马龙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接受了以黎巴嫩为"永恒祖国"的原则,并将之作为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的基础.但黎什叶派传统的以封建家族首领为核心的教派认同,在经历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挑战后,转变为以什叶派政治组织和民兵武装为基础的新什叶派教派认同.这种集体认同所具有的亲伊朗和叙利亚的属性,对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15.
李寒秋 《老年人》2005,(12):8-9
2005年10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根据对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遭遇暗杀事件的调查报告通过决议,呼吁各国配合,禁止联合国调查委员会和黎巴嫩政府列出的嫌疑人员进入本国或从本国过境,并要求叙利亚指认涉嫌谋杀哈里里的该国政府官员和有关人员。由于中俄两国反对,该决议删除了美、英、  相似文献   

16.
1948年和1967年的两次中东战争,使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人丧失了家园,沦落为无家可归的难民.据统计,前者约60~76万,后者约30万,全都流落在各个阿拉伯国家里.现在,当初的那些巴勒斯坦难民及其后裔已近200万,其中约旦约有101万,黎巴嫩约为32万,叙利亚近30万,其余的散居在埃及、伊拉克与海湾国家.  相似文献   

17.
温诚 《阿拉伯世界》2003,(4):16-18,60
随着国际和中东形势的变化,在伊朗和叙利亚支持下建立、成长、壮大的黎真主党正在调整其内外政策,以期摘掉“恐怖主义组织”的帽子,力争成为黎巴嫩的一个合法政党,在黎甚至国际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黎巴嫩纪事     
在阿拉伯世界,黎巴嫩是一个小国.然而,与多数阿拉伯国家相比,黎巴嫩在政治、历史、经济和风土人情方面都具有独特之处.由于工作上的原因,笔者曾在黎巴嫩生活了4年.4年期间,笔者几乎跑遍了这个正在遭受战争磨难的国度,耳闻目睹的种种情况至今记忆犹新. 雪松——独立的象征地处地中海东岸的黎巴嫩,山区阳光充足,雨水丰沛,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适宜各种针叶植物的生长.在黎巴嫩生长的各种杉、松、柏等针叶树中,尤以雪松最为名贵.雪松又称黎巴嫩杉,在圣经中被称为“上帝的杉树”.在黎巴嫩的国旗上和钱币上都印有雪松的图案.1941年黎巴嫩宣布独立后,雪松成为这个国家独立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少尉排长雷恩是御龙雪山哨卡的最高指挥官,也是我们这18个青皮后生的头儿。头儿去兵站接我们时,私人请我们看了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散场后,头儿便落下了“大兵”这个外号。 大兵5年前从南昌步兵学校毕业,来到帕米尔高原这座海拔4800米的哨卡后,曾经3次心急火燎地下山回家相媳妇,只可惜每次都铩  相似文献   

20.
她是在1983年6月,夏季来到之前,与春同去的。我们不知道,如果她活着,是否也会象黎巴嫩老百姓一样感叹行路难——由于经年战乱,各党派、教派划地据守,把整个黎巴嫩分割得七零八落。不要说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要穿过数不清的路障、哨卡,就是住在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条街道的亲朋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