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浅谈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设是语用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义预设通常从逻辑角度出发,研究命题的真值情况。语用预设则把语句同说话者的身份、社会地位等因素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语境中研究话语的意义。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而是存在一定的包容关系。  相似文献   

2.
反预设主要是由表达信念与级差含义的词如think,know,a,the,all和both触发:一个带有think、a、all语词的句子的不适当性是与带有know、the、both并行句子的适当性相关的。反预设不同于预设,它不能用域条件进行解释;它相似于级差含义问题,但要为反预设与级差含义提供统一的解释却面临着问题。O.Percus和E.Chemla使用最大化预设理论来考察反预设,并对反预设进行了认知步骤的解释。但在最大化预设的理论框架下,反预设的一些具体性质还有待澄清。按触发反预设的词汇类型——命题态度词与量词——来考察,指出命题的投射状况能很好地解释命题态度词引发的反预设,而量词的不兼容性是引发量词反预设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虚假语用预设在幽默话语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预设作为句子或话语中隐含的信息或命题,对交际双方的话语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语用预设并非总是无阻隔地顺利实现的。当其实现情况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发生偏离时,话语中的预设就实现为语用预设的另一特殊类型——虚假语用预设。文章对几则幽默话语及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虚假语用预设是幽默话语的重要制造机制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4.
张谊生认为在汉语中,对一个陈述的否定,实际上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命题否定,另一种是预设否定。预设否定的否定对象不是命题本身,而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共知的相关情况,即命题的预设(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例如:S1张三学了几年钢琴,但至今仍然一  相似文献   

5.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指形式和字面意义为肯定但含意和命题态度为否定的一种语用策略。以关联理论对意义的划分为标准,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可分为显义、预设和寓义三大类。显义包括指称指派类和命题意义类;预设包括语义预设类和语用预设类;寓义包括一般寓义类和弱寓义类。  相似文献   

6.
"恋爱送命题"作为对另一半特殊的考验方式,出题人设置障碍具有"考察、共情、增趣"三种意图。文章以"语用预设"理论为支撑,从出题者的角度分析"恋爱送命题"的设定策略:虚设冗余预设、暗布虚假预设、巧藏焦点预设、特置假定预设。并进一步探究预设策略发挥作用的原因:语境量的介入构成外在动因、主观常规关系决定内在动因、预设特征相辅发挥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7.
关于现代汉语中“白”类副词具有“预设否定”功能 ,是“预设否定副词”的认识包含了对“预设”概念、特别是对该类副词语义功能的严重误解。本文对此进行分析辩正 ,指出该类副词的语义功能不是否定话语的预设而是使话语具有特定预设 ,这是该类副词的词义具有该预设 ,用于话语时即将其带入话语所致。  相似文献   

8.
论悖论的自我否定本质--兼与张铁声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悖论以否定自身为内容,自我否定是它的本质.它预设了矛盾,它所预设的矛盾是在悖论思维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因而它有真值意义.但悖论的真值是不确定的、矛盾的.通常人们肯定或否定一悖论所导致的矛盾,是该悖论思维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矛盾的真实表现.矛盾是悖论思维的逻辑规律.  相似文献   

9.
论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语义预设是关于句子结构与世界的关系,它与句子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句子的预设可以是完全预设,也可以是几个句子共一个预设,也可以是一个预设由若干项组成,所有这些项合起来才成为句子的完全预设。语用预设是关于话语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其特征是预设的合适性和共知性  相似文献   

10.
预设问题是当个语用学和语言逻辑的一个重要课题,盖士达(G.Gazdar)提出潜预设理论探讨了预设与语境的复杂关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了预设投射问题,并给出了预设的形式推导,为语用学和语言罗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前提内蕴在人们的思维之中。前提的理解和翻译可以通过三个层次实现,即语义前提、语用前提和文化前提。语用前提和文化前提均寓于文本之中,其理解又都超出文本自身,是对语义前提的有益补充,对翻译也有着更为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弗雷格的预设理论、罗素的预设观点和斯特劳森的预设思想,追溯了预设理论的哲学渊源,分析了语言学研究预设的视角,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预设触发语和预设的投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预设起源于逻辑学,后来被引进到语言学领域,成为语言学和逻辑学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它是指说话者说出某个特定句子时所作的假设,是交际双方已知的共有或背景知识。从宏观上讲,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语义预设是语用预设的基础,语用预设是语义预设的具体运用,两者间是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语用学中的预设理论,举例说明了该理论的各个方面,包括语义预设、语用预设、焦点、共有知识、预设与语境、预设触发语。还就预设的特点,可取消性和投射问题加以论述。预设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预设概念不断深化,范围不断扩大,对预设的研究也从表层结构的语言形式,开始向情景、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前提是句子语义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语句意义的一种,包涵语义前提和语用前提两类。语义前提多为隐含在语句之中通过推论可以解读的意义,而语用前提则多为言外之意多通过语境和推论读取。本文认为,前提的认知和理解既受到投射的影响也与激活密不可分.而激活更是我们从复数个前提中读取其中之一并将解读导向理解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文化预设是广告存在的前提,广告语篇的文化预设分为文化内预设和跨文化预设。对于文化内预设采用主述位逻辑推进函式分析,文化内预设具有传递性和包容性;从文化语用学和逻辑语义学角度分析广告语篇的跨文化预设,跨文化预设是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相适应的结果,跨文化预设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  相似文献   

17.
预设在广告英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进出口商品的英语广告的目标就是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为此商家在广告英语上精雕细琢。广告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英语应用方式,体现了英语语用特点。如何应用英语语言在广告中发挥作用,对于商家来说很重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将预设应用于广告英语中进行分析,分别从存在预设、事实预设、词汇预设、结构预设四方面来讨论广告英语的制作,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发挥广告英语的语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汉英广告英文为文本,试图通过文化预设的视角,来分析其内在的特征以及性质。希望通过广告语篇中的六个文化预设维度,即:习俗、委婉、常识、词汇、修辞、心理来探究如何采用文化预设机制,有效地对含有文化信息的汉英广告语篇进行编码及解码,从而使广告话语在全球化背景下为受众所理解与解读。  相似文献   

19.
翻译中的文化预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设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在影响翻译的诸多因素中,预设,特别是文化顸设的复杂性很值得引起注意。对文化预设的准确把握有助于译者对原文信息的正确解读,从而对源语信息采取恰当的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