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提到北京大学的破格招生,人们会想到罗家伦、朱自清等人,他们无一不是怪才、偏才,却被北大录取,并成为学界泰斗。北大成就了他们,他们也为北大平添了一段段佳话。罗家伦:得到蔡元培和胡适力挺  相似文献   

2.
朱奕 《人才开发》2001,(10):6-7
争夺最优秀学生 高考过后,全国各地高校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招生季节。而其中最惹眼的依然还是“双子星座”清华北大对各地状元的争夺。北京地区的文理状元尘埃落定。文科状元王钥非北大新闻系不去,而理科状元陈鑫则对清华计算机系情有独钟。广东的三名高考状元,一名被北大录取,两名被清华收获。江苏的外语状元则花落北大……除此之外,在上海,  相似文献   

3.
跳槽往往是企业间人才正常流动的表现,但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如果这种流动过于频繁,那么也将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而一旦企业中非常重要的高层管理者频繁流失,那么给企业带来的打击也将是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相对稳定的团队,往往也是稳定业绩的重要支撑点。 在日前举行的北大国际MBA招生咨询会上,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美国福坦莫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4.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地来;你挥一挥衣袖,却带走了北大的一片云彩。”《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在北大开起了英式茶座,与剑桥大学校长和北大校长在下午茶的闲谈中话家常,探讨大学之道,最后他以这句偷换的徐志摩的名诗《再别康桥》作别了剑桥大学校长布鲁斯爵士,当时北大校长许智宏与现场的北大师生会意一笑。以上是剑桥大学代表团来访北京大学安排紧凑的行程中的一个别有风趣的小插曲。4月11-13日,剑桥大学校长布鲁斯爵士率团访问北大,并接受北京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两校商定,4月12日为北京大学“剑桥大学日”,以促…  相似文献   

5.
井盖为什么是圆的,梁祝为何要化蝶,如何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狮吼功"……近日,伴随着北大、清华等全国试点高校自主招生的考题出炉,让不少网友大呼"脑洞太大".烧脑、开放的考题,没有标准答案,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自主招生拥抱偏才、怪才、创新人才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在2004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面试中,江苏应届高中毕业生陈伟的回答妙语连珠,赢得主考教师的高度评价。①问:你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是什么?为何选择北大?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相似文献   

7.
《国际人才交流》2009,(1):12-13
记得我在大学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己长相也不好,家庭背景也不好.学习成绩也不好。确实是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所以导致自己在北大整整五年的时间里没有被一个女孩子爱上过,尽管我偷偷地爱上过她们。  相似文献   

8.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俗称亚.非学院。六十年前,作家老舍先生曾在这里工作过五年,并写了一篇名为《东方学院》的散文。该院的招生对象有两类:一是来自亚洲、非洲的学生,向他们灌输欧洲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9.
5月4日,北京大学满104岁。这个岁数在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的眼里真的是很青春。前不久,英国剑桥大学校长布鲁斯来北大访问时说,再过几年,他们将要迎来剑桥大学800岁的生日。许智宏无法想象800岁的北大会是什么样子,他现在想得最多的是117岁左右的北大,这足以让他兴奋。今年4月,在有14所中日高校校长参加的东京首届中日大学校长会议上,许智宏第一次向世界袒露了他和他的前任蕴于心中的目标——“在2015年前后,将北大建设成为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有无数的人叫好、激动;但怀疑、担忧的亦大有人在。今年年初,北大教授王铭铭抄…  相似文献   

10.
《人才开发》2009,(3):57-57
日前.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关于编制200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指出。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将比上年增长5%左右:教育部将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主要用于招收参加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MBA、MPA等也在扩招范围之列.  相似文献   

11.
让数字告诉你世界一流学府无不以英才答本、名师云集而著称,北京大学同样如此。百年北大之所以长盛不衰,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使其精神魅力和优良传统得以不断地弘扬光大。让我们先看一组数字:蔡元培主政北大时期,1918年全校200多名教师中有90位教授。在有资料可查的76位教授中,35岁以下的就有43位,50岁以上的仅6人,最年轻的才25岁,胡适、刘半农等当时不过27岁。年轻大师们传播新科学,倡导新文化,造就了“五四”时期北大的辉煌。然而,就在10年前,刚刚度过90岁生日的北大却陷入了一场空前的“人才危机”之中,这…  相似文献   

12.
5月31日上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大国际MBA(BiMBA)2008届毕业典礼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隆重举行。这是一个让所有人为之兴奋的时刻,也恰逢BiMBA整整走过了十年。  相似文献   

13.
《纽约时报》今年二月的一篇文章中,引用了袁明的评论言辞,称她是北京大学的美国研究专家。这使人们的目光穿过群星的光辉而投射到她的身上:北大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国际政治系唯一的女教授——袁明。袁明1945年生于四川重庆,3个月时她来到上海。在那里,她完成了自己的小学和中学教育。早在中学时代,袁明的天资聪颖便闻名遇这。17岁时袁明以优异成绩进入北大西语系学习英语。在风景如画的燕园,她书写自己如画的青春。袁明进入北大是幸运的,因为她考入大学的那年是当时唯一不论出身、不讲成分的一年,否则,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4.
10万年薪.对一位企业家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位每月只拿200元基本生活保障费的下岗女工.等于她41年的收入总和;而对一位月收入1200元的工程师来说也将是他近7年的工资收入。在美国.10万人民币大约是一位普通教授2个月的薪水。就此.我们采访了一些学者及海外归国人员。并对清华.北大备100位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众所周知,目前我国高校及科技界普遍存在科技后备力量匮乏,缺乏知识创新。近亲繁殖等现象.从60年代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到70年代的陈景润。进人80年代以后,再没有出现一位可望其项背,在国际国内有着广泛影响的科学家再没…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的招生宣传工作除了完成招生计划以外,还承担着宣传学校,优化生源质量等方面的任务。因此高职院校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在招生宣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地引导招生宣传,把握招生宣传工作的原则,优化招生宣传策略,构建更加合理完善的招生宣传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光荣的北京大学,迎来了百年校庆,北大校友、四海学人和各界人士同声祝贺。本刊同仁值北大百年校庆之际,向北大全体教职员工、全体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 北京大学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的基地。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都曾在北大任教和任职。经过一个世纪的洗礼,北京大学继承了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光荣传统,如今,在教学和科研上更焕发出异彩。 为了庆祝北大百年校庆,四月三十日,一列挂有“北大百年校庆专列”字幅的列车由深圳开出,经广州、长沙、武昌、郑州、石家庄,到达北京西站,200多名北大校友从不同地点登上专列,同深圳上车的近400名校友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系统的不断改革,近年来有部分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新招生政策,但是有许多人还不了解什么是大类招生、大类招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大类招生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大类招生的利弊等等。本文将会分析大类招生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俞敏洪应北大校长之邀做了演讲。这位北大老校友、新东方创始人的演讲非常精彩。其中的两个小故事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9.
2005年,陈十一教授从美国回到母校北京大学,受聘担任重建后的北大工学院院长一职。5年来。在他带领的团队的努力下,工学院一跃成为北大尖端科研技术研究的重点院系,恢复了昔日北大的工学风采。在科学家和管理者之间,他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一场主题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国际交流合作的形势与任务”的研讨会在北大举行。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外交部部长助理周文重、外国专家局副局长陈阳进,与北大校领导、各院系负责人、著名学者及学生代表共聚一堂,探讨国际化对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如何应对挑战。 国外一流大学及大学组织普遍把国际交流特别是高层次交流作为迎接挑战的重要途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已经超出了一个学校和一个国家的范围,必须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实现。 事实上,在北京大学这所中国最具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