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生为例,选取苗族、侗族、汉族三个民族,旨在探讨不同群体大学生择偶偏好的异同以及当代大学生择偶标准的特点。方法:研究采用问卷法对260名大学生进行择偶偏好和择偶标准的调查。结果:(1)经济地位、人品事理、个性条件、气质四个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而情趣、生理条件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气质这一维度在城镇和农村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城镇大学生更重视对方的气质。(3)人品事理这一维度在汉族和苗族、侗族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苗族、侗族大学生更注重另一半的人品事理。(4)在选择配偶方面,男生更愿意选自己爱的,而女生更愿意选择爱自己的;大学生对于对方是否是独生子女持中立态度。(5)在大学生群体中,排名前五的择偶标准分别为上进心、志趣相投、包容、理解对方以及精神交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孤独与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和UCLA孤独感自评量表对500名大学生的自尊和孤独进行了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尊水平在性别表现为差异不显著,孤独感在性别表现为显著性差异;自尊水平在生源地表现为差异性显著,大学生孤独感在生源地表现为差异不显著;自尊水平与孤独感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父母依恋问卷、自尊量表、对人坚信量表改编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自主性问卷、自编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对2471名大学生施测,考察父母依恋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父母依恋、自尊、信任他人、自主性、社会支持感知对学校适应有积极影响;父母依恋部分地以自尊、信任他人为中介对自主性、社会支持感知、学校适应产生积极影响,其中自尊的中介效应更大;父母依恋、自尊、信任他人对学校适应的影响部分地以自主性、社会支持感知为中介,自主性是父母依恋、自尊影响学校适应的主要中介。  相似文献   

4.
潘峰  丁梦夏 《现代交际》2014,(10):180-181
为了探讨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的身体意向与自尊的关系及相互影响,采用多纬自我体像满意度调查问卷和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江苏、广西来自三所大学的共320名服装表演专业及其他普通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意向总体情况比普通专业学生更加乐观,大部分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对于他们的身体意向更加满意;服装表演专业学生体像得分存在性别、年级;大学生的自尊与体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自尊得分高于普通专业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运用自尊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采取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师范学院18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研究生活事件与自尊的关系。结果发现该校大学生中高自尊者占82.5%;自尊得分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在生活事件维度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受惩罚与自尊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正处于就业前期,觉得就业前景不够乐观,对未来渺茫,产生自我否定和丧失信心、无价值感,对自己的评价变低,自尊感变弱。这些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宽恕行为,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大学生的自尊与宽恕之间的关系,值得被关注和进一步研究。通过采用Hearland宽恕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在吉林师范大学随机抽取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大学生330名,发放问卷,发现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宽恕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探讨大学新生原生家庭功能现状,考察了家庭功能、自尊、大学新生羞怯感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家庭功能各个维度与大学新生羞怯感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家庭功能越完善,大学生羞怯感越低,父母越理解孩子,与孩子多沟通,多关爱孩子,孩子的羞怯感水平会越低;家庭功能与自尊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家庭功能发挥得越好,大学生自尊水平越高。由此得出结论:原生家庭功能与大学新生自尊、羞怯感显著相关,原生家庭功能可以显著预测大学新生羞怯感;自尊在原生家庭功能与大学新生羞怯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自我建构与主观幸福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引入了自我建构的理论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研究,在台湾学者对台湾人群研究的基础上假设:当代中国大陆大学生群体应当同时具有两种自我建构的特色;独立自我建构可以通过自尊获得主观幸福感;相依自我建构可以通过相融和谐获得主观幸福感。以24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我建构量表》、《自尊量表》、《相融和谐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相依自我与独立自我并存,相依自我显著高于独立自我;路径分析的结果也支持了独立自我可以通过自尊而获得其主观幸福感,相依自我则以与他人的相融和谐为其主观幸福感来源的假设。  相似文献   

9.
校园BBS使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编问卷,并辅以<孤独量表>和<自尊量表>的测查,调查了三所高校的29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以探讨校园BBS的使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校园BBS的使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基本是积极的: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在求知需要和社会责任感需要的满足上体验较好.而自尊水平低的大学生则对BBS使用的危害性体验高:校园BBS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随着其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感受到校园BBS对于成就和社会责任感需要的满足方面以及对于其危害的体验上,大学男生高于女生;研究生则在使用校园BBS促进成就和交往方面的感受上.显著高于本科生:研究生使用校园BBS的时间显著多于本科生.  相似文献   

10.
李珍珍 《现代妇女》2014,(9):170-170
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但在社会客观环境和大学生自身成长特点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消极心态。作为进行大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中,具有帮助大学树立正确三观的导向功能,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凝聚功能,和帮助大学生学会心理调适的调节功能。良好心态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1.
康荣 《现代妇女》2014,(8):178-178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和自信,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这种心理很容易产生消极情感,严重地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本文旨在分析了解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及成因,以寻求解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家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去农村的就业意愿、最低工资价位和职业选择的影响显著。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越高,大学生去农村的就业意愿越高,大学生去农村的最低心理工资价位越高;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去农村更愿意选择从政。  相似文献   

13.
雷锋精神是对雷锋的言行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就目前而言,它已经升华为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崇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为人民所敬仰和追求的精神文化。因此,将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激励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强化大学生的民族自尊意识、培育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家把高自尊分为安全高自尊和脆弱高自尊,其中稳定的、真诚的、一致的高自尊属于安全高自尊,与其相反脆弱的高自尊是不稳定、不真诚、不一致的。本研究以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一致性作为区分脆弱高自尊和安全高自尊的指标,来比较安全高自尊初中生和脆弱高自尊初中生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自尊与自卑的悖论──当代大学生自卑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尊与自卑的悖论──当代大学生自卑心理浅析蒋传东通常,人们很难将自卑与大学生联系到一起。但事实上,部分大学生的自卑心理还相当突出。这和其精神卫生问题联系在一起。据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大城市卫生部门的调查统计,有些高校有近半数的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神...  相似文献   

16.
侗族大歌     
侗族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单就侗族大歌而言,侗乡一向被誉为"民歌之乡".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至今还传承着"行歌坐夜"的古风.侗族大歌是在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国巴黎的金秋艺术节上,侗族大歌一经亮相便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相似文献   

17.
王枫萍 《科学发展》2011,(12):112-118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分析已就业农村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对农村大学生个体和农村社会文化、教育、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构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通过深度访谈已就业农村大学生的生存状况发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对农村大学生实现代际阶层的社会流动具有决定作用;已就业农村大学生在工作中,应以积极的心态和自强不息的奋斗努力实现"知识真正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对"新农村"的认知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468名大学生问卷调查,较全面地阐述了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相关情况的认识现状,了解了大学生认识农村的途径及对"三农"相关问题的认知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对"村官"的评价,深入研究了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选择、对于去农村发展的选择以及影响大学生去农村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认知较为迷惘,对去农村发展处于顾虑重重、徘徊不定的状态,他们对去农村发展的真实想法在这里表现得较为充分,这些问题值得相关部门深思分析。  相似文献   

19.
是中国侗族地区由侗族大歌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文章对侗族大歌的起源发展及保护做了深刻分析。  相似文献   

20.
促进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存在多年,作为大学生中的相对弱势的群体——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更困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在新农村建设人才短缺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态势下,通过转变就业观念、制度创新和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等探索,引导鼓励农村生源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到农村去就业创业,赢取人生。这既是促进就业的现实选择,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大学生和农村来说是双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