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故事新编》与《神曲·天堂篇》结构、题材的相似性人手,探讨但丁对鲁迅的影响,进而指出鲁迅晚年在思想上"没有走向天国"的原因,为鲁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西方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了剧烈变动,爆发了人与社会、艺术与现实的深刻危机。对现实的怀疑导致了对再现艺术的怀疑,西方艺术发展的重心自文艺复兴以来从模仿现实偏向了形式创造。新时代的观念、情趣、想象不断冲击艺术家的心灵,鼓舞他们越过几百年写实绘画的...  相似文献   

3.
<诗经>在艺术上突出的就是赋、比、兴的创始,赋、比、兴等"有意味的形式"在言情中的广泛运用,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味道与价值,成就了<诗经>富于内容的结构形式、富于情感的表达形式、富于意境的审美形式.本文努力以文艺美学的观点给<诗经>言情形式以新的观照.  相似文献   

4.
追求“有意味的形式”──读许评的散文曹明海抱着不朽的希望,许评致力于散文创作的艺术实践。他以一支朴拙的笔,刻画世界的各面,传达生活和时代的足音,对自然、社会和人生作着独到的思考和透视。他的散文讲究感性与知性的统一,善于描绘感觉和经验的世界,把人事、景...  相似文献   

5.
论辩,包括论理和辩驳,是人物思想感情交流与冲突中的热点。中国古典散文尤其是先秦两汉的散文,富有论辩的色彩,作者常常通过规谏、驳诘、巧言,诡辩等论辩形式,显示出雄辩滔滔、情理具足的气势和说服力。《红楼梦》人物对话中的论辩色彩,虽有别于策士游说却又纵横捭阖,翻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写作学的角度着重论述了《红楼梦》的色彩描写的深度和创造性。这主要表现在对人物居住环境和服饰的色彩描写与人物思想性格的高度切合上;表现在景物描写的色彩调配对悲剧气氛的烘托和渲染上;也表现在色彩描写与情感拧发的高度融会上。全文通过色彩描写这个侧面探究了《红楼梦》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指出其可供借鉴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解读了克莱夫@贝尔著名的美学命题“有意味的形式”所包含的含义,认为凡是用来恰如其分地表现、传达或寄托艺术家主体内在生命并富于创造的形式即为“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几乎任何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著都毫无例外地认为《女神》是“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奠基之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肯定都是针对“早期白话诗平实而缺乏想象力,冲淡而感情浓度与强度都不足的诗风,显然不能充分反映五四时代精神”而言,仅仅是关于《女神》的思想研究,而没有涉及到关于《女神》艺术价值本身的研究。事实上,《女神》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价值,并不仅仅因为它的“时代精神”,十分重要的是它彻底地脱离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内容和形式的论述为理论基础,以文艺为具体研究对象,论述了形式内在意味由事物的生命形态到材料的物态天趣的一定体现,到合乎一定的规律与规则的审美意味的升华三个层次的内涵及其联系。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语谓固人,词多彻性”“托言寓意”的手法特点是通过它的故事情节描写特别是它的诗词曲赋表现出来的。如果没有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二百四十余首诗词曲赋,《红楼够》上述这些特点就不会得到充分的表现,《红楼梦》的艺术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红楼梦》也许就不会成其为《红楼梦》了。因此我们说,评论《红楼梦》中诗词赋的好坏优劣,不能脱离开整个《红楼梦》的艺术特点和成就,而孤立的进行评论。红诗是整部《红楼梦》的有机构成部分,在《红楼梦》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我们探讨评价红诗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否则就难免陷入主观片面盲目的泥潭里去,而不能正确地评价红诗的好坏优劣。  相似文献   

11.
《诗经》在植物、动物、山水气象、车服器饰等方面描写中运用了极为丰富的色彩词汇,其中蕴含着文化和审美的意味。这些色彩,可以分为富丽之色、淡雅之色和浓郁之色,对后世贵族、文人及平民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的语言使用是很讲究艺术性的。从关联理论看,《红楼梦》中的语境假设、谐音取义、神话故事,都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语用艺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红楼梦》在叙事过程中运用空白艺术的方式及其产生的审美效果。《红楼梦》的空白艺术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语句空白,或是利用语言的特殊功能,使语言所显示的意象与意象之间出现断裂或省略,或是利用特殊的句式把语句压缩,使语意出现跳跃,省去两种语言意象间的直线性因果联系,从而造成一种含蓄蕴藉、潜藏不露的艺术效果。第二种是情节空白,作者对某些人物和事件并不直接描绘,而是通过别人的态度、反映来叙事,或干脆把情节隐去,让读者从已知的情节去推想未知的情节。空白艺术的运用,有利于调动读者的思考和想象力,丰富和充实小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以声写人声如其人表现人的音容、物的声貌本非易事,而表现人的灵魂深处的心音,就更为其难。而要创造成功的典型,又必须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心灵的奥秘。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其中也包括着音响的手段,致力于音响的描写,把音响化为语言,借助于音响渲写人物的鲜明性格。以音响作为拨子,拨弹人物心灵的弦键,这音响的感染力也紧扣读者的心弦,或发出轻纤的回声,或发出撼人的回响,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便由音响立体化了起来。音响绝不是单纯的伴音,而是塑造典型人物、塑造典型性格的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音响与人物命运息息相关,音响是作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是一部充满艺术气息的文学作品,它涉及了多种艺术形式,不仅拓宽了题材表现领域,更丰富了故事情节,突出了不同人物的多面性格。无论是家族聚会时的游乐活动,还是三五人的吟诗联句,抑或是独处时的书法绘画,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为我们展现了《红楼梦》精彩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6.
小说的艺术世界总是由一系列特写画面组接起来的模糊整体。它是清晰的,因为有一系列特写的精彩画面作骨架;它又是模糊的,因为舍去了许多过程,只是用清晰的特写画面模糊集合起来的整体。不同的小说总是以不同的结构形式,把许多生动的特写画面组接起来,形成不同的艺术世界及其运动。所以,不运用组接艺术,人物的一系列活动就不能形成相对完整独立的性格运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位高妙的色彩大师,曹雪芹在其巨著《红楼梦》中亦充分调动了色彩带来的视觉效果和深蕴的文化内涵,此尤以作品中妇女服装色彩之描写最为突出。曹氏敏锐地把握住红与绿两种颜色,将其作为全书的色彩基调。在桃红柳绿,穿红着绿的红楼世界中又极尽搭配组合之妙,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各种色彩的运用潜质和丰富内蕴,使得不同色彩既表现出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又与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完美契合。理解这些匠心独运的色彩描写对于更深刻地把握作品主题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一部《红楼梦》,让人百读不厌,单说其命名的艺术,就叫人回味无穷。先就书名来说,原名《石头记》是自譬所记石头之事,《风月宝鉴》则戒妄动风月之情,《情僧录》指宝玉有情人做了和尚,《金玉缘》记金锁与宝玉相配的姻缘,《金陵十二钗》则明指书中十二女主角的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反讽艺术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达独特主题内涵的需要和自觉的艺术创新意识 ,是《红楼梦》创造性地运用大量反讽技巧的原因。反讽运用于小说总体结构 ,“梦”、“幻”框架将小说现实世界笼罩在超现实世界中 ,表达了深刻的悲剧意识 ;反讽运用于人物塑造 ,出现了贾宝玉、林黛玉等空前新异深刻的性格 ;反讽还为《红楼梦》美学风格注入新的“色素” ,也增加了叙事单元的意蕴涵量 ;反讽扩大到最大规模 ,形成“主题的反讽” ,它赋予作品的思想以“令人着迷的深度”。成功的反讽运用为《红楼梦》艺术素质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句顶一万句》具有鲜明的叙事特色,在语言、形式、结构、故事等方面我们都看到了刘震云对叙事可能的娴熟把控和大胆尝试.叙事策略的不寻常是服务于小说的主旨表达的,而《一句顶一万句》更达到了形式与意味的高度融合.文章从叙事时间切入,分两个部分:时序的繁茂化及时限的还原性,探讨了文本形式与主旨意味的互动关系,或能为《一句顶一万句》的叙事研究提供新的着力点和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