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届西安伊斯兰文化研讨会于1997年9月20日至22日在古部西安隆重召开,来自当地党政、宗教、学术界及企业界的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部分外地专家、学者,并举行了(伊斯兰文化论丛》首发式。会议是在著名回族企业家、西安三宝双喜集团公司总裁沙鹏程先生的资助下召开的,与会各方代表对沙先生多年来致富不忘国家、社会,特别是解囊支持回族教育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文化繁荣、积极推进回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这种具有远见卓识的慷慨举措,给予了一致赞扬;大家期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涌现出更多的像沙先生这…  相似文献   

2.
回族伊斯兰文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在历史上,回族大分散的分布特点和围寺而居的居住格局,不仅诞生了回族自身的经堂教育体系,也使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播高度依赖经堂教育,故步于民族内部。近代社会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在依托传统经堂教育的基础上,主要是依靠现代新式教育的创办和新式大众传播媒介——回族报刊,不仅使伊斯兰文化在本民族内部的传播得以延续,也开始向外族介绍和传播伊斯兰文化。当代社会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伴随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也体现出多样性,在保有传统经堂教育的基础上,各种新式民办学校、网站、新媒体都在参与其中,使得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不仅在不同民族之间展开,也开始迈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试论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人生观教育南文渊教育是促进人们学习接受一定的文化知识、影响人们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活动,从而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并使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通过教育活动,注重对本民族成员实施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是各民族教育中的共同...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面临信仰危机的回族分别以西安、南京、河州为中心掀起了一场伊斯兰教复兴运动,虽然三地运动的内容和形式不同,但经堂教育的倡兴、汉文译著的展开、教派门宦的形成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复兴伊斯兰教.本文试从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等方面探讨三场运动源起于西安、南京和河州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清真寺是伊斯兰建筑的首要样式,也是伊斯兰教的重要标志。清真寺的装饰艺术是伊斯兰文明的物化象征标志,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其形式、内容、色彩上都表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伊斯兰文化自传入中国以来,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伊斯兰社会妇女戴盖头习俗的由来、盛行、与汉族戴盖头婚俗的异同及其伊斯兰社会妇女戴盖头习俗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文章着重指出:伊斯兰社会妇女戴盖头习俗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表现之一,它客观上反映了伊斯兰民族的一定的生活环境,反映了伊斯兰社会妇女的文化意识与审美价值观念,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13种民族图书获全国大奖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二届国家图书奖已经揭晓。在92种获奖图书中,有13种是全国各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以及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民族题材图书。它们有获得国家图书奖的《朝鲜语词典》、《蒙古族民歌集成》、《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获提名...  相似文献   

8.
回族家庭教育功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回族家庭教育作为一种伊斯兰文化的教育,作为一个民族的教育,和身处汉文化背景下的通识教育,有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本文从回族家庭教育的本体功能和外在功能两方面深入考察了回族家庭教育,指出:回族家庭教育在保存和传承伊斯兰文化,形成和发展回族文化,进行民族整合方面,满足个体发展与享用及社会的发展与制控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这种功能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关中穆斯林聚居区的形成、构成,以及在这个聚居区倡兴起来的经堂教育,形成的陕西学派,发生的穆斯林反清起义和起义失败对西安伊斯兰教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最后则是对清末民国时期西安伊斯兰教的介绍,包括伊赫瓦尼在西安的传播,新老派别的纷争以及西安伊斯兰教的近代转型,等等。  相似文献   

10.
回回民族二元一体的文化结构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伊斯兰文化是回回民族精神文化的另一方面,它是回回人的精神支柱。伊斯兰文化是一个没有中断过的世界性的大文化,它包含着认一论的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诸多方面,它是一个庞大的文化综合体。同时,中华民族养育了回回民族,使回回民族具有了儒学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二元一体的文化结构。这二元一体的文化结构,构建了回回民族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1.
1991年10月,在古城西安,由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和西北大学联合主办了“伊斯兰教与中国西北地区现代化建设国际研讨会”,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具体负责筹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行的有关这一问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甘肃省民族研究所、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等单位从事伊斯兰教和西北穆斯林问题研究的老中青专家学者,及青海省民委、陕西省民委的有关领导和同志参加了这次研讨会。提交会议的论文约20余篇。  相似文献   

12.
所谓伊斯兰文化的研究方法,是指正确地进行伊斯兰文化研究所应遵循的一套原则、手段、程序和技巧。研究方法在伊斯兰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着特别重要的职能,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规范着伊斯兰文化发展的水平和风格。没有成熟、科学的研究方法,就不会产生成熟、发达的伊斯兰文化。就伊斯兰文化的研究方法,我们有两点拙见,把它说出来,以求教学人。 首先,摆正伊斯兰与伊斯兰文化的关系。伊斯兰文化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实体,与伊斯兰密不可分,互为依托。按照伊斯兰的基本教义,伊斯兰是安拉的意志,通过《古兰经》和圣训得以具体体现。两者是伊斯兰教的基础和最基本的经典,是伊斯兰国家信仰原则、哲学思想、政治经济、法律创制和司法实践的权威准则和第一源泉。而伊斯兰文化是由阿拉伯民族和穆斯林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共同参与创造  相似文献   

13.
回族家庭教育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作为一种伊斯兰文化的教育、作为一个民族的家庭教育和身处汉文化背景下的通识教育三个方面全面论证了回族家庭教育的内容、方法及其特色。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伊斯兰文化资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华涛 《回族研究》2001,(1):60-64
中国学者在探讨全球化时代中国民族文化的命运时,是如何对待本国非汉族群体的文化的;在探讨全球化与本土资源的关系时,是如何看待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如何看待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这些问题还没有被很好地讨论。实际上,研究者在这场本土文化资源与现代化关系的讨论中很少提及中国伊斯兰文化,当然也没有明确提出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穆斯林社会或穆斯林社区发展中,甚至在整个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资源性角色问题。缺乏对中国伊斯兰文化资源角色的确认,有很多原因,但其中有三点特别需要注意:第一点,多年来“极左”思潮对我们的影响,第二点,中国大汉族对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的认识,第三,西方对当代世界伊斯兰问题的基调,即“帝国主义话语”对中国的影响。在跨入21世纪时,我们首先要确立伊斯兰文化的资源性角色,其次要从开发伊斯兰文化资源这一重大目标出发,研究它的创新问题。这不仅是中国伊斯兰研究者,而且也是所有关心本土文化资源与现代化关系的人应该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许淑杰 《回族研究》2006,(1):157-160
自唐代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伊斯兰文化就与中国文化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且历经宋元,降至明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中,缔造了一个回回民族,也熔铸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中国伊斯兰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大批的以回回伊斯兰文献为主的中国伊斯兰文献,  相似文献   

16.
青海撒拉族饮食文化撒拉族饮食文化是本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原文化及周边兄弟民族文化长期相互影响、交融、发展而形成的,既充满了撒拉族的个性,又渗透着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具有突厥传统、伊斯兰特色和高原风味三大特点。传说,撒拉族先民曾牵着骆驼,驮着《古兰经》,...  相似文献   

17.
李福泉 《回族研究》2013,(1):141-143
伊斯兰教在西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为国内外学术研究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尤其是莲湖区的回坊,因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基本保存着传统的社区结构,成为研究大都市穆斯林不可多得的典型个案。马强教授的《回坊内外: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西安伊斯兰教研究》便是国内最新一部解剖西安穆斯林社区的学术专著。该书共35.5万字,除绪论、结语和附录外,总计五章。作者将时间定位于20世纪、尤其是  相似文献   

18.
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的田野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强 《回族研究》2003,(4):104-110
当前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的形式比较多,清真寺、经学院、阿拉伯语学校、民族幼儿园等都成为新的学习场所。以往学者对经堂教育的论述比较多,缺少对这一教育其他形式的综合探讨。实际上,各种教育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面临的困难。本文运用个案调查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对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思考,认为在保持现有各种教育形式的基础上,在长时期内仍将摸索前进。  相似文献   

19.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当今世界的重要文化系统之一,它是阿拉伯民族和其它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结晶。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世界文化尤其是欧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对于东方文化包括中国文化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在世界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较之其他两大宗教,伊斯兰教产生时间较晚,其文化也独具特色。伊斯兰文化起源于阿拉伯半岛,随着伊斯兰教向四方传播。每传播至一地,便会积极融入到当地文化生态之中。伊斯兰文化与各地区、各民族相互借鉴、相互影响,既保持了自身独特的本质内含又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伊斯兰文化的融合性与吸纳性在伊斯兰艺术,尤其是建筑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