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部地区在自秦汉至唐中叶的近千年时间,曾经出现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高度繁荣,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华夏文明。这一时期西部地区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并且一直是我国政治中心所在地。历代中央王朝,特别是秦汉到唐所实施的治理与开发西部地区的各类政策,主要有经济政策、治边方略及民族政策等,这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是推进西部地区发展的直接动力。宋元以降西部日趋衰落,主要是因为随着东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东南转移,政治中心也随之转移;而气候条件的变化给西部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人类的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这是导致西部衰落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从中央王朝来讲,开发西部的主要目的是防边戍边,很难从经济发展的布局上去考虑。由此也引出了许多深刻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 ,现在的云南地区尚处于原始社会 ,是我国较为落后的地区。但是 ,经过秦汉时期的开发 ,社会经济较以前有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秦汉时期对云南地区经济开发的一些措施以及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在目前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形势下 ,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文化开发和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经济开发与文化开发并重,是新世纪大开发的必然趋势,我国西部地区丰厚的历史与现实资源也为西部文化开发提供了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关注文化开发,致力于大力开发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弘扬西部古老文化,发掘革命文化资源,汲取其他地区的优秀文化,构建具有西部特色的文化特质和人文精神,塑造华夏西部精神,这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西部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论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的生态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人类社会中,经济与文化各自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互动关系.西部大开发可以说是对民族地区的大开发,丰富的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在西部经济大开发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与作用.对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是摆在西部人面前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西部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西部地区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以及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承传与复兴等问题.而西部大开发的最终成果,必应体现在西部经济与文化的共同繁荣之上.  相似文献   

5.
秦人西部开发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人在800多年的过程中,对西部广大地区进行了系统成功的开发,使其成为全华夏最富庶、实力最强的地区,为秦汉皇朝定鼎关中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反思秦人的西部开发史,其营造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经济开发因地制宜后来居上,交通和社会安定先行,重点工程近期和长远效益并重,注重环境保护等,都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6.
19世纪后半期 ,在美国西部山区兴起了大规模的矿业开发运动 ,此次经济开发热潮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在这一过程中 ,既形成了以矿业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地理区域 ,又由于矿业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深度拓进 ,呈现出矿业开发地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特征。矿业开发不仅对西部地区乃至对整个美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而且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其形成与拓展的社会历史成因、过程和影响的分析 ,可以从中归纳出对我国西部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深刻认识我国国情 ,尤其是我国西部经济、文化和民族各方面特点的基础上 ,本着去粗取精、趋利避害的原则 ,为我国的西部开发事业提供了历史的参照系 ,触发现实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19世纪后半期,在美国西部山区兴起了大规模的矿业开发运动,此次经济开发热潮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在这一过程中,既形成了以矿业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地理区域,又由于矿业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深度拓进,呈现出矿业开发地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特征。矿业开发不仅对西部地区乃至对整个美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其形成与拓展的社会历史成因、过程和影响的分析,可以从中归纳出对我国西部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尤其是我国西部经济、文化和民族各方面特点的基础上,本着去粗取精、趋利避害的原则,为我国的西部开发事业提供了历史的参照系,触发现实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秦汉时期的河套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这里既是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乐园,也是中原王朝与匈奴军事争夺的焦点,还是秦汉王朝经济开发的新区。特殊的历史渊源与地理位置、民族构成,形成了这一地区独具特色的多元的文化类型与文化特点。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尚武文化、移民文化和商旅文化在这里同时存在,同时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开放的、充满活力与进取精神的秦汉文化丰富了内涵,提供了动力,也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生态意识及其经济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部分。西部开发过程中的现代化进程必然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巨大冲击,但决不能以牺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而是要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双赢效应。西部大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应包括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强调要树立民族文化生态的"环保意识",提出"文化生态经济"概念,大力发展"文化生态经济",把它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在西部大开发中 ,西部文化以其对经济开发具有的不可低估的价值和作用 ,成为理论界、学术界和中央决策层关注的一个焦点。西部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同时也关系到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应树立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意识 ,使西部文化走上一条以教育为基础、产业化为主要发展模式、民族文化自觉为象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清王朝在统一新疆后,为了加强对当地的有效治理,巩固其统治,大批的遣犯和流人被发往新疆各地。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这些特殊移民群体不仅在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当地教育、社会习俗等文化方面亦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湖南三大经济带及各地(市)产业结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可知,湖南产业地域发展存在东强西弱、增长极不明显和产业竞争激烈等问题。科学构架湖南产业发展梯次的措施就是,即,东部以长潭株产业一体化为核心,突显增长极作用;中部承接东部产业辐射,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西部发挥其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旅游及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的文化圈及文化板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因历史流变而形成的文化圈和因地理单元的独特性造成的文化板块,使西部文化整体 上具有一致性而层面上又有特殊性。只有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的厚土与现实文化的重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样化之间的关系,依据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确立富有西部特色和多民族色彩的经济与文化综合开发模式,才能推动西部社会的 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甘、青、川交接区域具有多样且交错分布的经济地域类型,也使得农牧业成为该区域主要而又稳定的传统劳动地域分工,从而形成了区域内各民族不同的经济文化特征。自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多重制约作用使该区域经济发展还十分落后。在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即将规划“十一五”的背景下,筹划这一地区的经济开发应成为国家及相关省区着重考虑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中,大多数居住在中西部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加上历史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偏低和法律、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大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差。中央西部大发战略的提出,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文章从立法、司法与守法等方面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环境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力图通过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环境,从法律方面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古代中国“国家统一”的历史遗产和历史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9年以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是四千多年有明晰纪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继夏商周、秦汉、隋唐、元明清以后的第五个"大统一"时期。当代中国"国家统一"大业,是在继承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国家统一"的历史遗产和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自"王朝国家"至"民族国家"的近四千年的古代中国的中华文明史,有四个大统一的时期,统一时间近两千七百年;有三个大分裂的时期,分裂时间为一千二百多年。古代中国的"分分合合"积淀了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超稳定结构",一次次分裂又一次次统一,自小统一至大统一,至封建社会"谢幕"之清朝时期达到"大团圆"的鼎盛,为近代中国(中华民国)和当代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留下了一份沉甸甸的"国家统一"的历史遗产和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17.
明代渝东南地区土司谨慎遵循中央王朝各项制度,与中央王朝建立了稳定良好的社会关系,不仅稳定了自己的统治,对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中可以总结出西南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经验和教训,为西南地区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8.
略论优化和改善西部投资“软环境”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对外经济联系和交往的日益增多而变得越来越重要 ,已成为影响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西部各省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把软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建设好软环境 ,吸引更多投资 ,促进西部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不少国家和地区开始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汕头市作为粤东地区中心城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南翼中心城市,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文化积累深厚,商业发达,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资源、基础和特色条件。分析当前汕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可以采取由分散走向集群、由传统走向高新、由不完善走向完善和由国内走向国外等路径发展汕头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论述唐代丽江磨些蛮的分布及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 ,唐代纳西族地区虽然成为唐、南诏、吐蕃三强的逐鹿中心 ,但磨些在夹缝中求生存 ,在经济文化方面获得了较大发展 ,为以后元明清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