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儒家的艺术观在孙过庭的《书谱》里得到了比较完整的继承。《书谱》的书法理想是"中和美",即提倡书法中"情"与"法"、"骨力"与"妍媚"等的和谐统一。《书谱》对书法的人格主义批评也受儒家艺术观的影响。此外,《书谱》"质以代兴"、"异质同妍"的书法风格观也来自儒家美学。  相似文献   

2.
初唐孙过庭所《书谱》,既是一个学习草书的范本,又是一部经典的书论,《书谱》在关于书法的地位、社会功用、书法艺术的内涵、美感,以及书法实践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孙过庭《书谱》研究文献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书谱》书法艺术美妙,文字内容理论精深,在书法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2.唐代文献关于孙过庭《书谱》的论述文字简略,却因去孙氏较早,有较大价值。3.宋米芾《书史》最早记载《书谱》的收藏。姜夔《续书谱》“非吴郡指也”,戈守智对《书谱》作文字注释,包世臣全面研究《书谱》的书法艺术与文字内容,却不曾阐发其基本论点。4.解放以后,《书谱》研究由汇集资料、考证、注释走向艺术特点的分析和文字内容、理论体系,思想观点研究,专著和论文陆续问世。5.国外研究成果的引进提供了研究的参照对象,更有利于国内对孙过庭《书谱》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
论《书谱》在书学中的价值崔延和唐代是我国包括书法在内的文学艺术极为发达的时期。这一时期书论研究的内容比过去更细致、更深入,并出现了有系统的书论。孙过庭的《书谱》、张怀武的《书断》、窦的《述书赋》、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等书论,不仅是唐代,也是...  相似文献   

5.
继承与发展的统一,理论与创作的结合,乃是唐代书法辉煌的直接原因。唐代许多书法家,同时也是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及其《书谱》就是一个明证。研读其人其书,不仅于继承传统书法,就是建构今日之书法框架,都有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6.
《书谱》以言简意赅的文辞论述了孙过庭独尊王羲之的书法取向,书法之体、书家的素质及主客观条件.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问题。此书对当今书坛的社会现状及书家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赋》与《书谱》虽然作于不同的时代,且分别论述文学与书法创作,但两者关于艺术体裁的特征、创作灵感的产生、个性与艺术风格的关系、艺术对于情感的表现等方面的观点都有许多共同之处,表述方式十分接近,行文风格也非常接近。由此可以见出《文赋》对于《书谱》的影响。通过这一个案分析,可以验证我国古代文(诗)论与艺论(包括书论、画论、乐论等)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邓肃为宋南渡时期著名谏官和爱国诗人,有《栟榈集》25卷传世。他诗、词、文兼善,又长于书法。《论书》阐明了他对笔墨纸砚的认识与取用法则,并对唐宋几位书法大家及其书法特点进行了品评鉴赏;由其书迹题跋,可以洞见其以人论书的书学思想及尚晋崇王的书法趋尚。邓肃《论书》及其书迹题跋,皆精到语,既充分体现了他的书法造诣,也折射出宋季书学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刻揭示<书谱>接受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运用通变思维,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视角,鉴赏、批评和运用三个层面,论析了<书谱>对书法艺术审美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深刻阐释和准确把握,为当代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0.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是在法度恢弘、书法家辈出的辉煌时代中撰写出来的,它站在历史的高峰和时代的前沿去观照书法,打破唐代初期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和官场行文注重法度而失去灵气的书法教育模式,率先提出以情感因素为核心的书法教育学说,系统地阐述了书法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审美的观念和意趣、创作的主体与客体等方面的情感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1.
《春秋》书诸侯葬后举谥似乎无一定体例,“三传”对此各有阐释.为此,以《左传》文献为依据,结合“三传”的观点,通过对其归类整理、梳理、考析,剔除其不合理之处,认为《春秋》书与不书诸侯葬谥有其独特的书法体例,即以内鲁和同盟为前提,国君之是否礼葬为书同盟诸侯的标准,而吴楚僭越、夷狄和灭国则不论同盟与否均不书.  相似文献   

12.
醉书书法家、我校郝文勉副教授所著《醉书渲言》一书2000年4月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当月22日在河南大学举行隆重的首发式,全国300多位领导、专家参加会议,盛赞郝文勉先生在书法理论上的这一开创之举.……  相似文献   

13.
醉书书法家、我校郝文勉副教授所著《醉书渲言》一书 2 0 0 0年 4月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当月 2 2日在河南大学举行隆重的首发式 ,全国 30 0多位领导、专家参加会议 ,盛赞郝文勉先生在书法理论上的这一开创之举。醉书 ,古谓醉中所得书法。古今醉书作品不少 ,但未有醉书理论。河南大学郝文勉先生经过多年研究探索 ,对醉书这一神秘书法现象分析破译 ,建立醉书理论体系。其理论特色为 :一、确立醉书标准。即意境深邃、形势狂癫、语言高雅。醉书意境是用笔墨创造的虚幻飘渺、蕴意深刻、奔放流动的艺术境界。醉书意境主要用自然、含…  相似文献   

14.
时下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大中城市,在人际交往中,送鲜花之风兴起。给病人、情人或其他至爱亲朋送束鲜花,确实是雅事。然而,我觉得馈赠书籍亦属高情雅意,并不俗于鲜花。去年,我在五一路新华书店见有一套名曰《婚礼大全》的书,硬壳包装,上面系一条红绫,扎成十字,非常雅观。里面有四本书,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书法与书者的“大节”的关系 以我之愚见,书法与书者的“大节”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不妨先举颜真卿、赵孟頫的书作为例分析之。 颜真卿从25岁举进士到755年安禄山造反,是颜真卿步入社会从政的前期,也是其书法艺术的前期。在这期间,前有不依附权奸杨国忠被排挤贬谪,为平原太守的遭遇,后有安禄山造反举兵拒敌的义举,正表现了颜真卿的刚正忠义的品格。但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多宝塔感应碑》所表现的风格遒劲娴熟和在此之后所写的《东方画赞碑》、《金天王祠题记》,虽已显得浑厚挺劲,却也属清雄风格,  相似文献   

16.
项穆,明代万历年间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和诗人。有著作《书法雅言》和诗集《元贞子诗草》行世。《书法雅言》是一部比较有系统的书学著作,行文大体摹拟孙过庭《书谱》,气息纯厚,“论旨一贯,条理井然,独抒心得”(《历代书法论文选》)。项穆“中和”的书法审美观,在《书法雅言》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并且成为全书贯穿一致的论旨。首先,项穆“中和”的书法审美观,表现为他把“中和”之美做为书法艺术最高的审美理想。在《中和》篇中,写道:“书有性情……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在项穆看…  相似文献   

17.
南朝宋虞龢《论书表》中曾认为:王献之书法受到谢安的轻视,并且王献之自称书法胜其父。其实,谢安是颇重视王献之其人及书法的,且王献之并没有因为时人对自己的推崇而得意忘形,只是认为自己和其父的书法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孙过庭和他的《书谱》 在《宣和书谱》中有孙过庭的一段记载:“孙过庭,字虔礼,阵留人。官至率府参军录事。好古博雅,工文辞,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俊拔刚折,出于天才,非功用积习所至。善临摹,往往真赝不能辩。文皇尝谓:‘过庭小字书乱二王’。盖其似真可知也。作《运笔论》,字逾数千,妙有作字之旨,学者宗以为法。然落笔喜急速,仪者病之,要是其自得趣也。今御府所藏书三:《书谱序上下》二,  相似文献   

19.
论姜夔《续书谱》中的书法美学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夔《续书谱》是对孙过庭《书谱》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在书法理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书法美学观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对楷、行、草三种书体特征的评析,崇尚魏、晋楷书的"飘逸之气",强调草书灵活多变的特性,最推崇王羲之的行书。二是对用笔、用墨等技法的见解,具体分析了执笔、运笔、笔画形态、笔势等,主张用墨要有变化,力避单调。三是阐述习字的途径,包括摹书、临书。四是推崇书法作品中的风神和书家的情性。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李邕书法当属王羲之体系,但李邕书风并不死守右军法度。李邕被贬遵化后因立功出任澧州司马时,他的书风开始发生转变。李邕书风的嬗变可以《端州石室记》作为分水岭,在此之前李邕恪守右军风规几乎不事加减,之后他不断融合北碑的意趣,晚年作品更是掺进了王献之的笔调。李邕书风的嬗变体现了初唐转入盛中唐时社会主流审美思潮的改变。他首创性地把北碑的结体和运笔运用到行书实践中,一改王系书法妍美精谨的面目,开创盛中唐宽博雄浑之气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