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柯勒律治作为第一代浪漫主义者的杰出代表,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又是一位天才的文论大家,在其流传于世的唯一一部长篇叙事诗《古舟子咏》中很好地彰显了他这一双重身份.文章拟以《古舟子咏》1817年版为对象深入探讨此诗是如何将诗人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完美结合起来以展现诗歌创作基本原则的,并由此重读《古舟子咏》及柯勒律治之为天才诗人文论家的独特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柯勒律治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也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理论的创立者之一。他的代表作之一《古舟子咏》是他唯一一部完整的长诗。全诗是一个具有奇幻之美的航海故事,探讨了人生的罪与罚问题。本文结合柯勒律治的"泛神论"思想,分析了《古舟子咏》所表达的人与上帝的回归主题以及人与自然的回归主题。  相似文献   

3.
《古舟子咏》是英国著名诗人柯勒律治的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从表现手法看,诗中充满了浪漫主义思想;从思想寓意看,诗中包含了丰富的宗教内涵.文章试从基督教思想、人物形象和象征隐喻三方面解读《古舟子咏》一诗中的宗教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全诗.  相似文献   

4.
西方通常都将英国湖畔派诗人柯尔律治的《古舟子咏》、《克丽斯塔贝尔》、《忽必烈汗》这三大诗作相提并论,称之为魔幻诗或超自然诗,对它们极力赞扬,推崇备至。布鲁克(Stopford Brooke)有一句常被人引用的名言很能说明这一点: 柯尔律治全部美妙的诗篇可以装钉在二十页中,但是,应该全部用纯金。当代有影响的批评家奈特更是别出心裁,把这三首诗称为柯尔律治的“神曲”,认为它们分别与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神曲》中的《净界》、《地狱》、《天堂》相当。概括地说,对柯氏魔幻诗不加分析批判而一味颂扬是西方评论的通病。另一方面,苏联和我们国内一些把柯氏视为反动或消极浪漫派诗人的论者又把魔幻  相似文献   

5.
对照目前生态危机问题,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解读此诗:首先对生态批评进行简要的介绍,通过对《古舟子咏》文本进行分析,以探讨诗歌中所蕴涵的生态危机意识以及作者所希望的人与自然互相尊重的关系,并为解决当今社会中存在着的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柯勒律治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湖畔诗人,一生所留下的诗歌并不多,但却以奇幻著称于世界文学,《古舟子咏》则是他其中一首流芳千古的长篇完整诗作。《古舟子咏》以展示一个古老却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为平台,意在探讨关于人类本性的罪与罚的问题。诗中的主人翁——老水手在射杀信天翁后遭受到严酷的惩罚,在所有的水手死去后却独自活下来。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中老水手的存活,不仅是对于人与自然回归和谐的一个见证,更是一种完成了基督教教义—信仰救赎和爱的救赎的载体与见证。  相似文献   

7.
追溯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原始和谐、分离对立到反思后的重新和解三个阶段,被誉为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生态寓言"的<古舟子咏>就是这一发展历程的写照.这部微缩的人与自然关系史既是历史的总结,也是对人类违逆自然的一个教训.通过发掘诗中承载的历史,探寻<古舟子咏>中的生态意识,可以了解诗人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努力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8.
《守望灯塔》是英国当代女作家詹尼特·温特森的最新力作,小说的语言生动、睿智,独特的叙述结构为作品又增色不少。另外,小说还体现了作者深刻的生态思想。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切入,分别从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两方面来解读这部小说,从而感悟作者深刻的生态主义思想,挖掘小说更多维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9.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献给世界的一部充满自然关怀和人文关怀的力作,与当下流行的生态批评不谋而合,本文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方面对《额尔古纳河右岸》进行解读,阐释其中丰蕴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0.
多丽丝.莱辛是一位具有强烈生态意识的作家。他的非虚构性小说《特别的猫》通过描绘一幕幕人与猫之间动人的故事构建了一整套的生态话语系统。大自然的美景、世间万物的生存法则、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关系在这部小说中一览无余。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特别的猫》,挖掘小说中的生态思想,不仅能为研究莱辛这位伟大作家提供新的视角,对进一步探讨英国生态文学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全面理解柯尔律治(Coleridge)对"象征"与"譬喻"的区分,并以此为契机揭示其诗学的神学意向,运用分层递进式的方法深入开展讨论,三个层面分别为:象征与天才,象征与有机统一,象征与道成肉身。旨在说明柯尔律治的"象征"观在本质上是宗教性的,神学观念是其区分"象征"与"譬喻"的终极根据;无限与有限、抽象与具体、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通过"象征"确立了联盟。  相似文献   

12.
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对英国诗歌史的考察都体现出诗学的自然进化思想,诗学进化思想是用自然循环的周期来看待诗歌的演变的一种观念。20世纪初的胡适和闻一多也通过诗学的自然进化思想来为新诗的合法性辩护,他们的诗学进化思想是中国文史“通变”观和这尔文的进化论合力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旅游业的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之间矛盾尖锐,严重威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施政府行为和法律手段等强制性的解救生态环境的办法之外,人类能否寻求到一种自觉的、内在的解救之路呢?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其思想信仰早已渗透进中国人的传统社会生活中,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伦理思想具有约束、教育和规范作用,对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图剖析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诗学理念格格不入的原因,提出浪漫派诗歌内部在图征和象征上的巨大差别,以及考察这两种古老的艺术手段对浪漫派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和贡献。  相似文献   

15.
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形成新的生态伦理。“仁爱万物”、“天人合一”、“取物不尽物”和“取物以顺时”的儒家生态理念,以及道家主张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价值观、“自然无为”的法则、“无以人灭天”的态度,对于增强全民族的生态环保意识,构建现代生态伦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人环境意识的淡漠和观念的落后。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大力开展环境教育。已有的环境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环境的持续恶化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应该改变传统的环境教育思想,超越功利主义的自然观,把人与自然的物质功利关系提高到生态审美的境界,建立人与自然平等的精神交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发挥生态审美的优势,大力开展生态美育,积极改造传统社会的"经济人",使其转变"生态人",追求"诗意栖居",是当前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态书法是一种现代书法,是“天人合一”的书写方式,追求人类主体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文字书写方式,是当代“生态艺术”(人体艺术、自然介质与动植物艺术)的一种。生态书法取意“道法自然”,依据儒学的生态思想创立。通过自然万物的客体意象与主体审美观念的辩证作用,形成中国现代书法特有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书法原则。而日本现代派书法则继承了禅宗书体与西方现代派艺术精神,使得东亚现代书坛具有多元性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生态经济思想萌芽于古人对动物、自然环境现象的图腾崇拜以及远古时期的农耕文明。古人“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和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生态经济学的发生有重大意义。各家各派还从不同角度提出生态保护思想、生态经济利用思想及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目标,对现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历史责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作指导,最终要落实到真信、真懂、真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